李凡 寫:呵呵,前面的聯,有趣,但也有些玩耍戲鬧.不合律者亦多〔趣聯是可不必要求聯律,但以上之聯,還稱不上真正的趣聯〕.
聯之律雖不太統一,但短聯從詩律,...
長聯〔二句以上〕,上聯每節最後字必是平聲.〔凡註:所謂節,即是長聯出聯,可以是一句或幾句是仄,但其間必有對仗,而一節之最後一句必以平收.但出聯無論單聯或長聯,都必是仄收.對句與前易平仄,平收.
以前廣州陶陶居有一名聯,可證.
陶潛善飲,易牙善烹,兩相善座中賓主;陶侃惜分,大禹惜寸,最可惜杯裡光陰.
〔凡按:此只是一般而言,聯早於近體詩,出自古風,因此下聯仄收一直存在.岳麓書院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即是.〕
以上發於:http://www.poetrys.org/phpbb2/viewtopic.php?f=6&t=27287
至於長聯中之短句,盡可能合乎詩律或音節平仄相間.〔粗字是詩不必理會的,但聯可以〕
這樣,我們應把長句裁成短句,至少在句讀時平仄能相對.
凡兄好:
晚曾當過數年的聯人稍知些微>提供參考
對聯的格律說[六相],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
【對聯句中平仄規則】同一聯句中,每兩個或三個字就互換平仄。上下聯之間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
一言聯:仄,平。
二言聯(第一個字可以不論):仄仄,平平。
三言聯(兩種,第一個字可以不論):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言聯(兩種,一三不論,可以活用,二四分明,不忌孤平、孤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聯(兩種,平仄要求是在遵守對聯「禁忌」的基礎上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六言聯(平仄要求是在遵守對聯「禁忌」的基礎上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聯(兩種,平仄要求是在遵守對聯「禁忌」的基礎上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八言聯以上的句子,按節奏停頓將其分為幾節,每節就按幾言聯的平仄規則處理。
【句中平仄】:指一個聯句中每個字的平仄安排規則
(下例是上聯正格[下聯與之相反]>句中平仄作長聯時為配合句腳平仄皆可相反)
一言句:●
二言句:●●
三言句:○○●,○●●
四言句:○○●●
五言句:●●○○●,○○○●●
六言句:●●○○●●
七言句:○○●●○○●,●●○○○●●
一至七言,最為常用,八言以上,視節奏而定。
【對聯句腳平仄規則]對聯句腳對馬蹄韻的運用,有正格與變格之分。
句腳平仄完全符合馬蹄韻的要求者,為正格。
每邊兩句的,其正格是「平仄,仄平」;
每邊三句的,其正格是「平平仄,仄仄平」;
每邊四句的,其正格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四句以上的長聯,不管仄起(指首句句腳為仄聲字)還是平起(指首句句腳為平聲字),若為偶數句正格,則除首尾為單仄或單平而外,中間的句腳皆保持連珠;若為奇數句正格,則除末句為單仄或單平而外,其前的句腳皆保持連珠。每邊尾二句句腳的平仄不是單仄或者單平,又未從根本上違反「仄頂仄,平頂平」的規矩的,為變格。
每邊兩句的,其變格是「仄仄,平平」;
每邊三句的,其正格是「平仄仄,仄平平」;
每邊四句的,其正格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既不合正格又不合變格者,謂之破律。
不管是短聯還是長聯,上聯最後一句的句腳必須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句的句腳必須是平聲。【句腳平仄】:指對聯若干句每句最後一個字的平仄安排規則.
(下例皆為上聯句腳,下聯與之相反即可。)
一句:●
二句:○,●
三句:○,○,●
四句:●,○,○,●
五句:●,●,○,○,●
六句:○,●,●,○,○,●
七句:○,○,●,●,○,○,●
八句:●,○,○,●,●,○,○,●
八句以上句腳平仄以此類推
【對聯的標點】文章中引用對聯一般在上聯收尾處用標點符號。一般而言,單句聯聯尾用分號為宜;中長聯,聯中已用了分號、句號,上聯尾用句號為宜;至於某些表達特殊語氣的標點符號,可使用疑問號或驚歎號等。對聯中一般不使用括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書名號等標點符號。對聯貼在牆上或門的兩側不用標點符號.
【對聯的書寫與張貼】對聯(上下聯)的書寫格式,可以橫寫,也可以豎寫,在實用中一般是豎寫。豎寫時,如果分成數行,則應注意上聯要由右而左書寫,下聯要由左而右書寫。上端要平齊,下端最內行(即最末行)應較短。使全聯成為繁體的「門」字形。而在在張貼、懸掛、雕刻對聯時,上聯在右邊,下聯在左邊(此時左右,應以面對對聯所貼處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