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词·面壁吟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李凡 » 2013-12-13 01:19 PM

自由词人 寫:你们不了解度词,也不了解我。首先说明的是独木桥体不等于度词,独木桥体不是创新,度词是。是我的自由词用了独木桥的押韵方式,说我的作品像沁园春,无论平仄、句法、韵式···都有很大区别。
那首和我的作品有平仄不调的地方。如果你们读过王力《汉语诗律学》,自己就会推出谱式。

有一點請詞長寬慰:此網中除個別人外,都是與人為善.上面幾位的回帖更見善意.并非阻止或反對〔自度曲〕.只是探討自度曲在今日的意義.若您說的是歌詞,當然不會有人置喙.
當然若您以為是值得的,就自行選擇.今日古典詩必竟是自娛而後娛人.如我一向喜雜家詩,雖知受眾少,亦繼續.至於創新兩字,則必須是得到別人肯定,或前人所無而又有意形趣奇的得著.
至於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若您肯定,則此網大部分人都是同道.同道不一定是統盤全收,還有地方特色.台灣朋友亦有其尊崇的權威,必須指出:古典詩在大陸斷層幾乎三十年.
王力的〔漢語詩律學〕是西南聯大時的結晶品.各地詩詞理論在華人世界只是寬嚴而非對錯,有人以捧一人攻撃他人,恐怕被捧者亦感不快,是自找沒趣〔這另有所指,絕非說您〕.
至於您說”你們不了解自度詞”,可能言重了.此網有的詩者詩齡恐比您多以倍計〔我不是,我非台灣人,詩齡亦短〕,見識不會差的,也寬容...但說”不了解你”,倒是真的.在網絡世界,了解一個人,只可以在詩中.希望您在詩中表現出個性,讓人眼前一亮.

南歌子
若有銘心句,從來任意搓. 看君瀟灑問云何, 可是其中三味,得而歌.
情自堪風趣,緣知借夢多. 新詩得韻好吟哦,信手不留痕跡,柳婆娑.
最後由 李凡 於 2013-12-13 06:0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醉雨 » 2013-12-13 01:52 PM

有心,便不畏難,把作品不斷地拋出來,直到有人拍手認可為止。
佳品,即是創例;自古皆然。
若不感人心,即按譜就章,也是畫貓而已。與詞長共勉喔 :-D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自由词人 » 2013-12-13 04:34 PM

可能我是年轻的,今年46岁。在诗词格律学上有一点研究探索。大陆诗词界比较保守,别看新韵提倡十几年,刊物、论坛仍以旧韵为主,不是没人写,是没处发表。新韵尚且如此,度词就更被冷落了。实话实说,我自认为我的研究在学术上有突破(不只是创作度词),对诗词界有益,至今没能登堂(大陆的一些中文教授也看过,有的鼓励、有的不理、还有的说不是这领域的专家)。我可能太固执了,一直坚持不懈。
我想到港台诗词界可能不一样,想找一个大的港台诗词论坛(或者找个像王力那样的诗词前辈指导一二),看看有没有共同语言。香港诗词论坛几乎全是大陆人,我也不知道台湾还有没有其它的网站。看到一篇关于新韵的文章,我就注册了。因为在繁体字的论坛有人讨论新韵,实在不易。现在看来,我又错了。不是你们的问题,是喜好不同。
谢谢几位吟长参与讨论,谢谢您写诗鼓励。
自由词人
會員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13-12-03 01:52 PM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李凡 » 2013-12-13 07:03 PM

自由词人 寫:可能我是年轻的,今年46岁。在诗词格律学上有一点研究探索。大陆诗词界比较保守,别看新韵提倡十几年,刊物、论坛仍以旧韵为主,不是没人写,是没处发表。新韵尚且如此,度词就更被冷落了。实话实说,我自认为我的研究在学术上有突破(不只是创作度词),对诗词界有益,至今没能登堂(大陆的一些中文教授也看过,有的鼓励、有的不理、还有的说不是这领域的专家)。我可能太固执了,一直坚持不懈。
我想到港台诗词界可能不一样,想找一个大的港台诗词论坛(或者找个像王力那样的诗词前辈指导一二),看看有没有共同语言。香港诗词论坛几乎全是大陆人,我也不知道台湾还有没有其它的网站。看到一篇关于新韵的文章,我就注册了。因为在繁体字的论坛有人讨论新韵,实在不易。现在看来,我又错了。不是你们的问题,是喜好不同。
谢谢几位吟长参与讨论,谢谢您写诗鼓励。


前幾日我剛剛在詩詞小講堂發一帖〔平水韻和今韻〕.我雖不作研究,亦無新意.但始終也是讀別人幾萬字文章精簡的.
新韻不是提倡十幾年,而是幾十年.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國民政府已有〔中華新韻〕發表.〔共18個韻部〕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此又作了編訂出版〔還是18韻部〕.以後又修訂了幾次,出版了幾次.但始終強差人意.但無論如何,這是現今較被接受的新韻書.不過如今作新韻的人連此書亦懶得翻.大家都以自家方言湊合成韻.所以說大陸不是保守,而是大躍進的心態...這種凌散的,不規整的心態怎會推動新韻發展..
我在是帖明確指出:
對平水韻不認同的理由主要是古今語音之差異.必須指出,此種理由不自今日起,大概宋以後一直存在.
但〔平水韻〕一直是一種被詩家普遍接受的書面文學語音系統,它始終和任何時期漢語口音,語音存在著距離.
很多人以為,一開始平水韻的語音和當時實際口音是完全相同的,這是誤解.切韻分韻原則是「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以...捃選精切,除削疏緩」〔見:切韻序〕.

現在連一本令人信服的韻書都沒有,還講什麼新韻?即是王力翻生亦無本事扭轉乾坤,何況王力先生是主張平水韻的〔連潤之先生都用平水韻〕.
平水韻之所以歷久不衰正正是它是有系統,有公認的韻書,一直是一種被詩家普遍接受的書面文學語音系統,它始終和任何時期漢語口音,語音存在著距離.〔當然科舉制度是古典詩發展的重要因素〕.明朝不改,清朝不改,現在最有威望的詩學家不改,原因亦在於此.
就如今,一個有志於古典詩的朋友會作何選擇?我不反對新韻的研究,但要成系統恐怕是幾代人的事,甚至未成系統,古典詩詞已升上神台,成為國粹.變成世界文化遺產.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自由词人 » 2013-12-14 02:31 PM

谢谢您耐心讨论,18韵挺科学,当代汉语语音共有三十九个韵母,其中有些韵母是原韵母前加i、u、ü 形成的,其音色与原韵母相近,若将之与原韵母合并,基本等同于十八韵;若再把音色相近的韵合并,就成了十三辙。我赞同短作品依照18韵,长作品依照13辙。
我原以为18韵是为了新诗准备的。大陆有很多新韵方案,一是不按普通话(国语),按自家方言;二是很多人想名垂千古,明知道有18韵还编新韵···。
我赞同新韵旧韵双轨制,自己标明就是,但旧韵作者掌握着刊物、论坛,新韵作品无处发表。
我的文章中有一种观点,写诗依照平水韵、写词依照词韵、写曲依照曲韵,新体度词依照新韵。这样做符合传统。怕得罪人,就删了。
另外我还想问问各位吟长,香港台湾有没有类似于《这个韵文学刊》、《词学研究》那样的刊物?有没有格律学方面的专家?有没有像中华诗词论坛那样的网路论坛?各位吟长别笑我孤陋寡闻。
自由词人
會員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13-12-03 01:52 PM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李凡 » 2013-12-16 01:20 PM

網上古典詩詞成百上千,普及不叫好,蓋高格調的東東,受眾不多.
古典詩格律研究多已為前人定義了,現代的大陸的,如王力,如啟功,如葉嘉瑩..
倒是杜甫的拗體律未成形.這網前有一帖討論.
您若以中華詩詞網為對像,相信此網絕不在其下,其中有幾位版主是交流過的.
詩始終在於發掘創見.一枝梅花千百年來,吟了萬千首,再好的技巧亦如是.
前些日子在網上遇到了張智深,順和幾首.張算是今日大陸詩界新進名人.某省詩學會副主席,全國音樂協會成員.他有一些作詞作曲,亦有名篇.我順便問了他的自度曲是否歌詞.他答:也可以這樣說.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自由词人 » 2013-12-18 11:22 AM

古典詩格律研究多已為前人定義了?也许因为定义而反对创新。知识是条路也是堵墙。
我研究的是:传统格律研究主要注重两点:一是音韵的分类及押韵规则;二是声调的分类及节律规则。从前人的研究资料中我们几乎只能看到这两方面。这样研究很正确,但我认为还不够全面,它忽略了汉语诗歌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句与句之间的组合规律即我所说的句组结构。
句组结构的意义及作用之一就是为度词新词提供理论依据:诗歌有格律自由之分,又有齐言杂言之别。汉语诗歌诸形式中:古体诗是自由的齐言体,近体诗是格律的齐言体,词曲是格律的杂言体,唯独没有自由的杂言诗体。我的角度是一种新体诗形式绝非自度几个作品。
我当地文化局的建议是:新体探索投诗词刊物,句组结构投学术刊物。我从1993年开始投稿无数,期间虽然有丁芒、王国钦、刘章、侯晓琼、刘庆云等专家教授以及北京大学中文系、社科院文学遗产···回信鼓励、建议,但始终没有被刊用。我想:即便是我的水平非常低,就仅因为新领域,也应该有发表的机会。
于是我便将文章发在各种诗词论坛网站、中文学术网站上,几乎大的网站都发了,但是我对台湾的诗词界学术界不了解,不知你们是否像大陆一样保守;也不知这里一楼允许多少字,也没找到适合的版块。从诗经、辞赋、乐府、古体、近体、词、曲,怎么明清以后就没有大的变化了,而且还甘心这种保守、反对变化!
自由词人
會員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13-12-03 01:52 PM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醉雨 » 2013-12-18 12:19 PM

自由詞人先生文安

愚以為古体诗是自由的齐言体這句話稍有語病,
想請教先生是説诗经、辞赋不在汉语诗歌诸形式中:roll: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醉雨 » 2013-12-18 12:36 PM

另:
個人以為,明清以後最大的變化是現代詩、當代民歌創作以及流行樂壇的歌詞創作。
若拉大歷史的角度看詩歌的進程:當代詩歌的演變過程與歷代詩詞曲體起落的過程是一個樣的,只是身在其中往往不得所見。
愚意思是:宋詞、元曲在文人參與改良提高品質之前,也曾被嗤之以鼻的。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醉雨 » 2013-12-18 12:59 PM

再說:唐代集唐前詩歌總結,歸納出最精華、精美、精緻的型式;文學可以使用多至數百萬言的任何文體來表現,也不過是想表達作者心意。而唐詩以短短二十到五十六字,所表達的甚至可能不輸某些長篇鉅作。這也是經過歷代流行文體巨變而近體依舊存在的原因之一。

反過來說,也是短篇在詳實、曲折與娛樂上有其不足之處,所以有新文體開創之需求。

愚所提及並非駁斥先生用意,只是稍加補述,請勿誤會喔 :-D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自由词·面壁吟

文章李凡 » 2013-12-18 02:23 PM

新詩始終正當興起,新韻始終是新詩主流.
但古典詩詞的新韻,可以兼容,但不易成為主流.先要拿一本好的新韻系統.如您以為〔中華詩韻〕已經很好了,但很多有識之士卻不滿意.
前面一帖,說白了,就是說:自度曲讓它在新詩發揚光大吧.在古典詩詞中,可以寫,不能有成就.
您說投稿未曾刊出,即說明不被接受.我從不投稿,有約稿,只請其網上找.但一樣有多刊登載.〔中国诗词〕月刊,因有寄贈,大概會有十幾二十首.紐約〔綜合周刊〕因是德儒兄主理,也登了一些.我亦曾多次為其組稿.我去紐約,儒兄請客,對老版娘說,您不是一直問誰是李凡,這就是了.
雜詩受眾不多,但一樣有人喜歡.一樣有轉載轉刊.沒有人賞識是找不到定位.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