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柏 寫:練習生 寫:(泛非)我想是[Pan-Africanism],爭取所有非洲國家的政治聯合的運動。如果是犯非何來感徹?
紛披>意可解為盛多或散亂>我讀得通> 潘老師卻評之[故意用些深字,這是差勁]>
我雖不知您們關係為何?但這言論有失[老師]之斯文.這留與過往文友公評.
[曲高和寡的詩不是好詩]誠然>然不懷好意之議論亦可厭>
作者造語是否清潤,攸關學養;讀者襟抱是否洒然,斯同!
練習生詞兄
首先請聽小弟解釋
小弟好像第一次感覺到詞兄您的持平。因為詞兄還懂得“
作者造語是否清潤,攸關學養”。您這話等於揭開這萬類同舟的問題所在 --
空洞而不清潤!雖然詞兄語氣帶著強烈尖酸,小弟都尊敬您。
詞兄說的
“不懷好意之議論亦可厭”這話小弟也很同意!希望練習生詞兄一視同仁的把這句也用在其它同文評論上。
回到“
泛非”,小弟覺得問題在於 --
非洲很多政客很害怕曼德拉的做法,那些自私自利的政客沒幾多人會感激他,又怎會還“感徹”嘛?作者說明曼德拉受“欽差暴力”,很清楚他是欽犯,所以他被認為是“
泛非”,不足為奇!
急需澄清的倒是,這首作品看不出同“泛非”本義扯上任何關系。詞兄上一個[Pan-Africanism],下一個爭取所有非洲國家的政治聯合的運動。好宏偉的政治運動名詞,底子稍差的,也許會給它們折倒!可您知道麼?小弟的政治知識一定在這沁水園公子之上。他的學兄學妹們可以見證。
而關於“
紛披”,小弟原本以為可以站得住腳,可是經您一提,可解釋作“
散亂”,那..哎!您的好評把作者顯得更糟糕!按照您的解釋,作者說“窮追獨秀,早殺紛披”意思應該是“拼命追求最突出最優秀,所以一早搞亂南非局面”。
我最喜歡用謝榛的話: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
還有我也喜歡用袁枚的神悟說:鳥啼花落,皆與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飄風。惟我詩人,眾妙扶智。但見性情,不著交字。宣尼偶過,童歌滄浪。
您是老師當知[紛披]之意當不僅於此>至於作者欲表達為何?您的角度我的看法總不會和他一樣?
人心不同正如其面,別強求同一思維>有相同的邏輯價值觀才會有共鳴>您以為?
呵呵>[作者造語是否清潤,攸關學養]>難道老師無責任?
[非洲很多政客很害怕曼德拉的做法,那些自私自利的政客沒幾多人會感激他,又怎會還“感徹”嘛?]
[按照您的解釋,作者說“窮追獨秀,早殺紛披”意思應該是“拼命追求最突出最優秀,所以一早搞亂南非局面”]>以上兩段其實都是您的思維>是您說的.....豈可用我當擋箭牌?又豈是作者的旨意?別想當然耳.
為師者[誤]人子弟或[悟]人子弟>是人師或是經師>宜自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