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醉雨 » 2013-10-06 04:39 PM

龍文鴛侶 寫:重複一下龍文理解的古風式七律,其精神實質乃在於不拘泥于既有的平仄範式,完全以文從字順方面去著力,下功夫,著力于詩句內容的表現力量。

醉雨是傾向與贊同龍文詞長所理解的!
在擬用杜韻並試將入聲一概套用的過程當中,一邊再讀手上幾本研論杜詩的書冊,其間,內心的感受與龍文詞長是一樣的。
最重要影響我思考的是﹝呂正惠先生‧杜甫與六朝詩人‧大安出版社﹞這本書。
另外,我會跟這帖,並不只玩玩文字遊戲,而是頗了解與贊同李凡詞長對正規以外的探討及用心。
醉雨寧信,結論或是一時的,可以因人因時而推翻,因為關念是不斷在進化的;然而過程才是重點,是充滿無限可能的。失去或輕視了過程的重要性,便很難甚至不會有結論。

討論是最珍貴的過程,先向兩位致謝!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醉雨 » 2013-10-06 04:41 PM

十六【秋思寄冬夏詞長】(用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之二〉韻)

翹思灞水亭風急,入夢銷魂橋柳黃。
異鄉客夜悲遊子,故里月臺癡喚郎。
飛雲偶逐江海闊,倚樓獨吟秋夕長。
歸來發心不許讓,海角花雨亂勾將。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10-06 10:08 PM

回龍文兄.醉雨兄.
以我觀之,杜詩拗律主要是定式求變.一是保留了七律的定規.亦即王力先生指出的律詩三要素前兩個.一.字數合,
二.中二聯對仗.拗,即拗對拗黏拗律於平仄.但必須尋求格律和拗而不害的最大公約數.〔折腰體即是最成功的拗〕
至於吳體,原就是因杜’強戲為吳體’一句而留名.可見吳體根本無甚生命力.是杜甫切入代入了自己理念而提高了詩之質素,成為了唐時獨特的杜詩拗律.杜甫大量拗體七律是在其發出’老去漸於詩律細’之後,可見其變之心.此是一切立在時代最高峰者的必然心態.
至於我,讀這方面的書並不多.只是讀了葉教授關於《白帝城最高樓》的分析,對其:“像這樣的詩,其所把握的,乃是形式與內容相結合的一種原理原則.雖然不遵守格律的拘板的形式,卻掌握了格律的精神與重點。”〔我怕讀多了,反而影響判斷〕或者因為我對吳體之疑惑,感覺若自成體何故無他人作品留存〔今留存者皆杜詩之影響〕.而我讀杜之拗律感覺比其正統詩更受感染.杜之拗律是在近體詩的頂峰出現的〔不同於古風是在之前〕.是在’老去漸於詩律細’以後的人生最後階段出現的〔杜之以前已開如比同時代人更多的拗句,而此些拗句被正統詩接受并成為枯燥格律中變的因素.
我從統計中發現其拗體并非放蕩而是在律詩基礎上的質變.就像音樂,音符是固定的,但可有無限的發揮...但都有其音律變革的烙印...
呵呵,最近好像沒見冬夏...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醉雨 » 2013-10-07 03:16 AM

十七【秋思寄戴金生詞長】(用杜甫〈暮歸〉韻)

東山拂衣跡鶴棲,爭奈北極暮猿啼。
不怨客居日隱隱,長懷故土雲淒淒。
圖繢但願恤民瘼,闕廷何為撾鼓鞞。
偏知季節迭嬗遞,聊復哦詩時杖藜。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10-08 04:13 PM

戴兄:或把所和整理成一帖.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戴金生 » 2013-10-08 07:11 PM

醉雨 寫:十七【秋思寄戴金生詞長】(用杜甫〈暮歸〉韻)

東山拂衣跡鶴棲,爭奈北極暮猿啼。
不怨客居日隱隱,長懷故土雲淒淒。
圖繢但願恤民瘼,闕廷何為撾鼓鞞。
偏知季節迭嬗遞,聊復哦詩時杖藜。

多謝並且問好醉雨詞長!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0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戴金生 » 2013-10-08 07:20 PM

李凡 寫:戴兄:或把所和整理成一帖.


是有備份,但無法一次全部登錄,老是有error message, I will try it again.
--------------------/////////
SQL ERROR [ mysqli ]

Incorrect string value: '\xF0\xA5\x9A\x83\xE5\x8F...' for column 'post_text' at row 1 [1366]

當讀出此頁的時候發生一個 SQL 錯誤。如果問題一直存在,那麼請連絡 管理員。
-------------/////////
Does anyone get
this message when you are copying or posting ?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0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菉竹猗猗 » 2013-10-09 11:09 AM

很是贊同。
醉雨 寫:
龍文鴛侶 寫:重複一下龍文理解的古風式七律,其精神實質乃在於不拘泥于既有的平仄範式,完全以文從字順方面去著力,下功夫,著力于詩句內容的表現力量。

醉雨是傾向與贊同龍文詞長所理解的!
在擬用杜韻並試將入聲一概套用的過程當中,一邊再讀手上幾本研論杜詩的書冊,其間,內心的感受與龍文詞長是一樣的。
最重要影響我思考的是﹝呂正惠先生‧杜甫與六朝詩人‧大安出版社﹞這本書。
另外,我會跟這帖,並不只玩玩文字遊戲,而是頗了解與贊同李凡詞長對正規以外的探討及用心。
醉雨寧信,結論或是一時的,可以因人因時而推翻,因為關念是不斷在進化的;然而過程才是重點,是充滿無限可能的。失去或輕視了過程的重要性,便很難甚至不會有結論。
討論是最珍貴的過程,先向兩位致謝!
最後由 菉竹猗猗 於 2013-10-09 12:05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菉竹猗猗
會員
 
文章: 1868
註冊時間: 2013-02-16 09:51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菉竹猗猗 » 2013-10-09 11:19 AM

好探討,若能有一專寫吳體者加入討論應該更是不同。也頗思念冬夏兄,試一喚之。
李凡 寫:回龍文兄.醉雨兄.
以我觀之,杜詩拗律主要是定式求變.一是保留了七律的定規.亦即王力先生指出的律詩三要素前兩個.一.字數合,
二.中二聯對仗.拗,即拗對拗黏拗律於平仄.但必須尋求格律和拗而不害的最大公約數.〔折腰體即是最成功的拗〕
至於吳體,原就是因杜’強戲為吳體’一句而留名.可見吳體根本無甚生命力.是杜甫切入代入了自己理念而提高了詩之質素,成為了唐時獨特的杜詩拗律.杜甫大量拗體七律是在其發出’老去漸於詩律細’之後,可見其變之心.此是一切立在時代最高峰者的必然心態.
至於我,讀這方面的書並不多.只是讀了葉教授關於《白帝城最高樓》的分析,對其:“像這樣的詩,其所把握的,乃是形式與內容相結合的一種原理原則.雖然不遵守格律的拘板的形式,卻掌握了格律的精神與重點。”〔我怕讀多了,反而影響判斷〕或者因為我對吳體之疑惑,感覺若自成體何故無他人作品留存〔今留存者皆杜詩之影響〕.而我讀杜之拗律感覺比其正統詩更受感染.杜之拗律是在近體詩的頂峰出現的〔不同於古風是在之前〕.是在’老去漸於詩律細’以後的人生最後階段出現的〔杜之以前已開如比同時代人更多的拗句,而此些拗句被正統詩接受并成為枯燥格律中變的因素.
我從統計中發現其拗體并非放蕩而是在律詩基礎上的質變.就像音樂,音符是固定的,但可有無限的發揮...但都有其音律變革的烙印...
呵呵,最近好像沒見冬夏...
菉竹猗猗
會員
 
文章: 1868
註冊時間: 2013-02-16 09:51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10-09 11:21 AM

戴金生 寫:
李凡 寫:戴兄:或把所和整理成一帖.


是有備份,但無法一次全部登錄,老是有error message, I will try it again.
--------------------/////////
SQL ERROR [ mysqli ]

Incorrect string value: '\xF0\xA5\x9A\x83\xE5\x8F...' for column 'post_text' at row 1 [1366]

當讀出此頁的時候發生一個 SQL 錯誤。如果問題一直存在,那麼請連絡 管理員。
-------------/////////
Does anyone get
this message when you are copying or posting ?


我無此缺憾.用一行八句,一首兩行如何?或用兩帖.
再不然,您看看有可想改之處,有,即在原帖改了,我代為集結.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菉竹猗猗 » 2013-10-09 11:25 AM

醉雨 寫:十五【秋思寄菉竹猗猗詞長】(用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韻)

抱琴攜酒醉公子,扣寂妙旨鏗琅玕。
相勉春風好著力,先欺臘雪更耐寒。
道情遙知淡名色,款曲聊欲窮毫端。
意想秋深竹里跡,杯前月下聽珊珊。

這首大佳,陶陶然收之詩囊,珍而藏之。

聽珊珊。倒似醉雨兄也常持水晶杯搖動清酎與碎冰。
菉竹猗猗
會員
 
文章: 1868
註冊時間: 2013-02-16 09:51 P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和 9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