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戴金生 » 2013-09-17 11:16 AM

其五
無題(試寫杜甫拗體)
不知故鄉何處尋?滿山霧罩天陰陰。
閙街人潮儈氣盛,荒煙草漫幽情深。
世間常有不平事,政客何來誠意心。
悲痛家園法制失,錯將溷溷當黃金。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81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練習生 » 2013-09-17 11:25 AM

感謝諸兄不怪罪晚識淺妄言,若是定旨於承繼杜甫拗體詩之寄意,以求格律聲律意律在七律巔峰上的突破,不是泥於吳體,那晚期待賞讀各詞長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大作.加油

再抄幾句補充供吾友參考:
1唐律由初而盛,由盛而中,由中而晚,時代聲調,故自必不可同。然亦有初而逗盛,盛而逗中,中而逗晚者。何則?逗者,變之漸也,非逗,故無由變。如《詩》之有變風變雅,便是《離騷》遠祖,子美七言律之有拗體,其猶變風變雅乎?~~[明‧王世懋]
2律、絕詩每句平仄都有規定,誤用者謂之「失粘」。不依常格而加以變換者為「拗體」。前人所謂「拗」,除有時變換第二、四、六字外,著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兩聯都拗的稱「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稱為「拗律」。詩人中有故意為之者。如清王軒《聲調譜序》云:「韓(愈)、孟(郊)崛起,力仿李(白)、杜(甫)拗體,以矯當代圓熟之弊。」~~[詩詞常識]
3凡兄言:十八首中,拗對與拗黏似乎每首皆有.但有一規律,其絕大部份單句〔除二三例首句外〕之四,六字都是平仄相反的〕.
個人揣測是基於不宜入律之法,如出句入律,則對句宜避免入律;對句入律,則出句宜避免入律。換言之:前拗後正,前正後拗.此外亦不怕犯孤平,蓋孤平可避免入律。
以上獻曝,請諸君慢慢寫,待晚律詩精熟後也看懂拗律的精妙處,再來練習.願大家創作愉悅,和樂融融.
最後由 練習生 於 2013-09-17 11:46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菉竹猗猗 » 2013-09-17 11:30 AM

冬夏 寫:自從與李凡等詞長學寫拗體詩以來,頗有心得。剛開始感覺與格律相悖,氣滯不通,很難受,很别扭。後慢慢吟詠多了,感覺氣息便順暢多了。在學寫過程中,更熟悉了格律,變律,古體詩等的規律。對寫格律詩,古體詩,拗律詩等都有幫助。
在此感謝各位能與吾一起共度美好時光。也特别謝謝練習生詞長精彩解析。

其六。學用杜甫【望岳】

儒雅無為道義尊,謙遜衣缽傳兒孫。
求得真知發百慧,結滿玉穗煥金盆。
千年史記存華表,諸子編修易一門。
日月星辰恒共轉,江河聚散出新源。

2013.9.16.


同冬夏君所言:-)
練詞長所提那幾個吳體的正在仔細研習:-)

凡兄把題訂在抝體,很妙,吾等當然不能相較杜甫。呦呦鹿鳴耳: )
最後由 菉竹猗猗 於 2013-09-17 12:0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菉竹猗猗
會員
 
文章: 1868
註冊時間: 2013-02-16 09:51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菉竹猗猗 » 2013-09-17 11:35 AM

[/quote="練習生"]感謝諸兄不怪罪晚識淺妄言,若是定旨於承繼杜甫拗體詩之寄意,以求格律聲律意律在七律巔峰上的突破,不是泥於吳體,那晚期待賞讀各詞長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大作.加油

再抄幾句補充供吾友參考:
1唐律由初而盛,由盛而中,由中而晚,時代聲調,故自必不可同。然亦有初而逗盛,盛而逗中,中而逗晚者。何則?逗者,變之漸也,非逗,故無由變。如《詩》之有變風變雅,便是《離騷》遠祖,子美七言律之有拗體,其猶變風變雅乎?
2律、絕詩每句平仄都有規定,誤用者謂之「失粘」。不依常格而加以變換者為「拗體」。前人所謂「拗」,除有時變換第二、四、六字外,著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兩聯都拗的稱「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稱為「拗律」。詩人中有故意為之者。如清王軒《聲調譜序》云:「朝(愈)、孟(郊)崛起,力仿李(白)、杜(甫)拗體,以矯當代圓熟之弊。」
3凡兄言:十八首中,拗對與拗黏似乎每首皆有.但有一規律,其絕大部份單句〔除二三例首句外〕之四,六字都是平仄相反的〕.
個人揣測是基於不宜入律之法,如出句入律,則對句宜避免入律;對句入律,則出句宜避免入律。換言之:前拗後正,前正後拗.此外亦不怕犯孤平,蓋孤平可避免入律。[/quote]

學習了。感恩喔。
建議凡兄下回把王維的五絕或五律整出來大家練習:-)
菉竹猗猗
會員
 
文章: 1868
註冊時間: 2013-02-16 09:51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冬夏 » 2013-09-17 07:18 PM

其七。學用杜甫【立春】

圓月悠悠轉飛碟,久别故鄉縈梦時。
些許纏綿飄白羽,幾分思念繞青絲。
楓葉離枝任意落,玉娥拂袖為何悲。
远人半秋情不已,桂花荡了一襟诗。

2013.9.17.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冬夏
會員
 
文章: 1763
註冊時間: 2012-03-12 04:32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09-17 10:17 PM

我在上面帖說了:葉嘉瑩教授對杜甫拗體律...不能延續表示了極大可惜.這句或者應作個解釋:
我們今日把它提出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并非要延續〔這裡有幾位還真是詩情詩律有致者〕.而是先想探討一下自己不了解的東西.而要了解,先從最基本的做起:模仿,而後希望窺其堂奧.延續似說得太早了,相信大家與我一樣,不會自以為是的認定可以得所願.只不過這是比較雅的一個玩法.
在此網中練兄在詩詞理論的真功夫,應是大家了解并信服的.也因此大家才會願意聽,願意問,願意提出疑惑,也願意實踐和交流...此是人之信譽所在.
至於子美七言律之有拗體,是否變風變雅.各有所思.而我以為并非重點.重點在於它在近體詩的園圃中打開了一扇窗或門,讓人得窺另一風景.
練兄說:個人揣測是基於不宜入律之法,如出句入律,則對句宜避免入律;對句入律,則出句宜避免入律。換言之:前拗後正,前正後拗./此直是我不敢肯定的看法.
此外亦不怕犯孤平,蓋孤平可避免入律。/此點我有疑,認為杜甫還是想避的.
蓋十八首中真正意義上的犯孤平并不多〔先不談出律〕,共六例〔第一字平不計,若計,則只二例〕:
一.江草日日生,
六.拄到女洗盆。
十.棣萼一別望。
十一.安赤腳冰。
十二.春渚日落牽。
十五.冰漿瑪瑙寒。
而這六例中皆有入聲字〔紅色〕.除玉,碧二句只一入聲字外,其餘四句有二字入聲字.
反而其大量用下三仄下四仄下五仄〔此算是合律的〕,下三平,出律句,拗律拗黏.而合律句亦多用特殊形式拗句.
最後由 李凡 於 2013-09-17 11:33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菉竹猗猗 » 2013-09-17 11:29 PM

其八

疑是仙人醉夢中,霧縠飄下廣寒宮。
魄飛青冥擲皓鏡,帶被河漢御長風。
一秋桂子掇芳郁,幾蘂芙蓉羞水紅。
月相自生太古色,為伊延佇小樓東。

下午 11:22 2013/9/17

同凡兄所言,練兄不亢不卑,可參可商也,深得中道之旨...
菉竹猗猗
會員
 
文章: 1868
註冊時間: 2013-02-16 09:51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練習生 » 2013-09-18 01:53 AM

李凡 寫:我在上面帖說了:葉嘉瑩教授對杜甫拗體律...不能延續表示了極大可惜.這句或者應作個解釋:
我們今日把它提出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并非要延續〔這裡有幾位還真是詩情詩律有致者〕.而是先想探討一下自己不了解的東西.而要了解,先從最基本的做起:模仿,而後希望窺其堂奧.延續似說得太早了,相信大家與我一樣,不會自以為是的認定可以得所願.只不過這是比較雅的一個玩法.
在此網中練兄在詩詞理論的真功夫,應是大家了解并信服的.也因此大家才會願意聽,願意問,願意提出疑惑,也願意實踐和交流...此是人之信譽所在.
至於子美七言律之有拗體,是否變風變雅.各有所思.而我以為并非重點.重點在於它在近體詩的園圃中打開了一扇窗或門,讓人得窺另一風景.
練兄說:個人揣測是基於不宜入律之法,如出句入律,則對句宜避免入律;對句入律,則出句宜避免入律。換言之:前拗後正,前正後拗./此直是我不敢肯定的看法.
此外亦不怕犯孤平,蓋孤平可避免入律。/此點我有疑,認為杜甫還是想避的.
蓋十八首中真正意義上的犯孤平并不多〔先不談出律〕,共六例〔第一字平不計,若計,則只二例〕:
一.江草日日生,
六.拄到女洗盆。
十.棣萼一別望。
十一.安赤腳冰。
十二.春渚日落牽。
十五.冰漿瑪瑙寒。
而這六例中皆有入聲字〔紅色〕.除玉,碧二句只一入聲字外,其餘四句有二字入聲字.
反而其大量用下三仄下四仄下五仄〔此算是合律的〕,下三平,出律句,拗律拗黏.而合律句亦多用特殊形式拗句.

凡兄謝謝您大量寬容並指正,您們講[拗體詩]>[古風式的律詩]
除了字數、韻腳、對仗像律詩以外,若論平仄不合於一般規則,又夾雜三平調等古風的格調。有意識地造成失對和失粘。我卻扯到古體詩,什麼跟什麼?我錯了>
下列兩句我吞回去啦>也請文友原諒晚識淺妄言
:oops:
練兄說:個人揣測是基於不宜入律之法,如出句入律,則對句宜避免入律;對句入律,則出句宜避免入律。換言之:前拗後正,前正後拗/此直是我不敢肯定的看法.
此外亦不怕犯孤平,蓋孤平可避免入律。/此點我有疑,認為杜甫還是想避的.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09-18 09:38 AM

下列兩句我吞回去啦>也請文友原諒晚識淺妄言
練兄說:個人揣測是基於不宜入律之法,如出句入律,則對句宜避免入律;對句入律,則出句宜避免入律。換言之:前拗後正,前正後拗/此直是我不敢肯定的看法.
此外亦不怕犯孤平,蓋孤平可避免入律。/此點我有疑,認為杜甫還是想避的.
-----
呵呵,我不知練兄吞回去的意思.但我經調整後應明確一下.
第一點,前拗後正,前正後拗.練兄的看法我是同意的,只是不敢肯定而沒直接提出〔隱約指出是有的〕.
第二點,犯孤平,我有疑〔惑〕,認為杜甫還是想避的.這後一句純屬揣測.今再檢視一下,十八首有六首已佔三分之一,比例不少〔此是正統詩對大忌者的統計法〕,但此帖已非論正統詩,若以平收36句+10句[第一句平收10句]=46句,
6/46,佔了13%,比例亦不小,只是比下三平〔20例〕明顯少了,讓我以為不多.
提供給大家參考.并為我之:認為杜甫還是想避的.加了這後一句純屬揣測.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李凡 » 2013-09-18 09:50 AM

十一
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下句合律)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上句三仄尾)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本联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平通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句三仄尾/合律)
(27合律/12,34,78拗對/23,45,67拗黏)

十二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上句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句五仄尾/合律)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上句合律)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上句三仄尾/疑似合律)
(35合律/12,34,56拗對/23,45,67拗黏)

十三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本上句三平尾,下句三平尾)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11(本聯合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本聯合律)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12(本聯合律)
(345678合律/12拗對/23,45拗黏)

十四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13(本聯合律)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14(本聯合律)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34567合律/12拗對/23,45拗黏)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借韻杜甫拗體詩之寄意...

文章菉竹猗猗 » 2013-09-18 09:55 AM

調寄醉吟商致練詞長:  )贊其風度

荻岸風涼。又指太清明月。獨憐高潔。         
似向吾人說:竹也虛心脩節。能詩有別。

上午 09:49 2013/9/18
菉竹猗猗
會員
 
文章: 1868
註冊時間: 2013-02-16 09:51 P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