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練習生 » 2013-08-23 09:11 PM

主題: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潘柏 寫:
練習生 寫:我沒有學到,只會倚譜跟著練習>那您們繼續我在旁學習,保證不插嘴.

練習生詞長這樣說實在把在下折殺了.
就憑練詞長的高明和對古典漢詞譜的通透,已經足夠我繼續請教.
切莫誤會以為在下有不滿.愚見的所謂“專有名詞入詞的平仄規矩”都是道聽途說,沒有認真考究過.而道聽途說的次數多了,沒有其他人異議,便作為自己的“規矩”,是我語氣冒犯了,請原諒!

請練習生詞長繼續“插嘴”,好讓在下繼續學習!

問安詞長>既容繼續插嘴,謹就個人所知,表示看法,若不以為然,仍作風過耳
潘柏 寫:
李凡詞長,容在下再生疑問:大作裏面,“漢江星色”的領格字“”是否有問題?
因為“星色”好像只能“”,怎能“”呢?

上回晚說過:領句字怎樣才算標致可取?原則上是填入[仄聲領格字],宜用去聲,所以準此讀李凡詞長:聽漢江星色,仁川月影,釜山雲事,雷電天鈞.死已茫茫,生惟耿耿,萬代河山祭碧魂.>晚以為其義為[任由]即所謂的:聽其自然>聽天由命,若以此意讀此段, 讀者焉能無悲憫情懷?
品姬 寫:這一回,小妹倒很同意潘老師的見解.
李凡詞長用“聽憑”來辯白“聽”的用法,完全沒有邏輯可言.

凡合乎一般常情的規律,即合乎邏輯>蓋中國文字一字多義,若用耳之感官聽取聲音來解釋自無道理,然若聽憑命運的擺佈,任由自然的消長,而半島之詭依然,此解不通?詩詞解讀在於作者與讀者的會心,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
潘柏 寫:
醉雨 寫:既然有討論,順便請教一下這是甚麼邏輯?
周禮˙官秋˙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下:「夫明者視於無形,聰者聽於無聲,誠先於未然。」

晉書˙卷五十一˙摯虞傳:「其日月之眚,水旱之災,則反聽內視,求其所由,遠觀諸物,近驗諸身。」


在下是將“聽星色”和“看星色”兩者相比,覺得“聽星色”差勁. “看星色”自然合理得多.

李凡詞兄用了很大篇幅維護沁水園公子“萬里戎機聽陸沉”,或者有他個人秘而不宣的動機.
在下不敢在這揭人私隱.

李凡詞長主張我們用心”聽”. 破口漫罵倒不如用心建設!
在下建議: “聽…星色” 用“看…星色”, “閱…星色”, “觀…星色”, “念…星色”代替.
在下建議: 萬里戎機“聽陸沉”, 用“待陸沉”, “陷陸沉”, “必陸沉”代替

李凡那麼宣揚邏輯,所以我用邏輯迎接.
醉雨詞兄,您又有沒有勇氣說出閣下的邏輯給大家分享? 請指教在下!

醉雨詞長引證即在說明中國字之多義性,若依晚觀點萬里戎機聽陸沉>並無不當,此[聽]其意當為等候等待,所以與潘柏兄建言[待陸沉]並無不同,只是詩詞的字斟句酌常會因作者欲表達的意旨與張力而有不同,晚饒舌插嘴,無非希望文友網絡有緣相逢,能秉真誠切磋討論,莫為是非綑綁,自落下乘,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誠不我欺.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潘柏 » 2013-08-24 03:09 AM

李凡 寫:沁園春/聽
欲聽風聲,欲聽雲情,欲聽月襟.
此聽之行止,聽之詩境,聽之本識,怎問於今?
若字知微,如詞解意,值此蒼冥堪一斟.
從違待,看空虛遠邇,省審耽吟.
.
誰何明鑑幽深.是山野迷茫歸鳥林.
或閒聽煙色,靜聽水影,傾聽塵事,清籟其尋.
莫嘆言真,莫嘆文累,緣累緣真槐下音.
由來者,總機關鎖就,忘了初心.

若要聽月,可在網上找辛棄疾之〔聽月詩〕...又可在此網讀到敏翔詞丈生前貼出的:明.沈光文詩句:遇 晴 常 聽 月 ; 無 月 聽 偏 難 。
又或問:空虛可看嗎?吾無言. 


沁園春. 半島狂魔與堅槿(步李凡原韻再和)
戰禍當頭,葉散支離,國破兩分.
使全民矚目,三軍聽命,衝鋒地穴,對抗天鈞.
往事迷茫,前瞻乏力,部隊求和高潔魂.
何煩說,借先師列子,弄法醫瘟.
狂魔氣燄囂塵.招新怨連隨幾代貧.
致家山弛廢,江山變色,愁山壓迫,恨海侵神.
族裔陰霾,官場幽暗,半島堪憐寂寞人.
情必再,盼堅強木槿,奮發靈坤. (1)


註(1) 朴槿惠總統的堅強魄力,是韓半島邁向統一的精神支柱.
結尾這句,是直接回答李凡的“祈情再,更杜鵑木槿,開遍靈坤”


敬覆 葉大照詞長: 何謂狂人(魔),何謂堅槿(謹),有目共睹!
也再覆李凡詞長
沒錯,詞長經常有氣勢出奇的語句,為眾多後學立下多個佳句榜樣.
可是,在下非常堅持,即使要求取詩意,某些慣常用字總不適宜過份走偏鋒.

記得不久之前,李詞兄才用“涇渭”問題,評過在下應該從本義看問題.
這回在下以為,面對“聽”,“看”之類的高頻率慣用語,如無必要,也不應該拗曲本意去標奇立異!
您同意嗎?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練習生 » 2013-08-24 04:13 AM

潘柏詞長安安>雖然不是問我,我也樂意表達看法
[面對“聽”,“看”之類的高頻率慣用語,如無必要,也不應該拗曲本意去標奇立異!]
這是讀者的建言,是否符合作者的原意,晚不清楚,然肯善意提醒其心必善,本於尊重,作者或可從善如流,或可擇善固執,反正領字眾多如任.看.望.對.悵......,只要合乎作者創意,何妨善用虛字,則句語自活,必不質實,觀者無掩卷之誚.>個人淺見供參

另賞讀潘柏詞長沁園春大作>學習中>特將領字韻腳標色以利賞讀

沁園春. 半島狂魔與堅槿(步李凡原韻再和)
戰禍當頭,葉散支離,國破兩.
使全民矚目,三軍聽命,衝鋒地穴,對抗天.
往事迷茫,前瞻乏力,部隊求和高潔.
何煩說,先師列子,弄法醫.

狂魔氣燄囂.招新怨、連隨幾代.
家山弛廢,江山變色,愁山壓迫,恨海侵.
族裔陰霾,官場幽暗,半島堪憐寂寞.
情必再,堅強木槿,奮發靈.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李凡 » 2013-09-07 10:08 AM

沁園春之沁園春
填沁園春,述說襟懷,聲律自由.
暢以文承事,以情承信,以緣承遠,以善承謀.
韻腳無多,詞淵廣闊,對仗機靈堪自修.
隱其道,聽古今星象,物理春秋.

惟當領字追求,例仄去尋常應範疇.
又三言音逗,四言排比,七言通識,整體相酬.
變格頻仍,減加陪襯,調合宮商知所籌.
清吟罷,示閑聊品玩,莫許風流.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潘柏 » 2013-09-09 04:51 AM

李凡 寫:沁園春之沁園春
填沁園春,述說襟懷,聲律自由.
暢以文承事,以情承信,以緣承遠,以善承謀.
韻腳無多,詞淵廣闊,對仗機靈堪自修.
隱其道,聽古今星象,物理春秋.

惟當領字追求,例仄去尋常應範疇.
又三言音逗,四言排比,七言通識,整體相酬.
變格頻仍,減加陪襯,調合宮商知所籌.
清吟罷,示閑聊品玩,莫許風流.



沁園春之沁園春 (步韻回和李凡)

詠沁園春,束縛應除,封建無由.
既以文敘事,以情帶信,以緣行遠,何用深謀!
韻式人為,詞牌複雜,對偶寬鬆加減修.
詩意貼,則逢人暖意,麗句迎秋.
.
不需硬領奢求. 免仄去常能開雅疇.
引書經作義,詩經作韻,心經作譜,正路皆酬.
正格超群,歪聲難聽,音調高低舒坦籌.
吟過後,必優資劣質,涇渭分流.


把這首第一句略略修改,以配合原意.
其實很希望練習生詞長和我此首.
可否也特别請冬夏詞長,沁水園公子對小弟的觀点回和?
我也不介意醉雨詞長的继续批评.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練習生 » 2013-09-12 02:33 AM

潘柏 寫:
李凡 寫:沁園春之沁園春
填沁園春,述說襟懷,聲律自由.
暢以文承事,以情承信,以緣承遠,以善承謀.
韻腳無多,詞淵廣闊,對仗機靈堪自修.
隱其道,聽古今星象,物理春秋.

惟當領字追求,例仄去尋常應範疇.
又三言音逗,四言排比,七言通識,整體相酬.
變格頻仍,減加陪襯,調合宮商知所籌.
清吟罷,示閑聊品玩,莫許風流.



沁園春之沁園春 (步韻回和李凡)

詠沁園春,束縛應除,封建無由.
既以文敘事,以情帶信,以緣行遠,何用深謀!
韻式人為,詞牌複雜,對偶寬鬆加減修.
詩[意]貼,則逢人暖意,麗句迎秋.
.
不需硬領奢求. 免仄去常能開雅疇.
引書經作義,詩經作韻,心經作譜,正路皆酬.
正格超群,歪聲難聽,音調高低舒坦籌.
吟過後,必優資劣質,涇渭分流.


把這首第一句略略修改,以配合原意.
其實很希望練習生詞長和我此首.
可否也特别請冬夏詞長,沁水園公子對小弟的觀点回和?
我也不介意醉雨詞長的继续批评.

潘柏詞長夜安:
我很少讓人失望,雖說不會寫,也會東拼西湊,我勉力抄,
您是否把詩貼>改平聲一下,好嗎?因為我一直讀不順.
兩位的大作都是自由派,一問一答還算有趣,對仗不怎嚴謹,就當作遊憩遣興作品,一併賞讀,然後初抄乍襲,寫得不好還請諒解,只此一闕...別再找我了, 還有領格字原則上用仄聲宜用去聲,這是老師教得.感覺較好聽,當然我不會硬領奢求您聽從,事實上用平聲的領格字我也讀過.只是有所執 .....總之希望您們大家都一團和氣.獻醜啦

(無題)調寄沁園春
用韻依詞林正韻第十二部.譜式依欽定詞譜蘇軾詞,
雙調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二句五平韻

譜沁園春,倚聲擇韻,格律率由。
莫陳言滿紙,千篇固守,空腔虛套,一難酬。
琢句成章,融情入景,餘味無窮筆底收。
從他笑,是誰人擅得,半島風流。

如今似我何求。
看塵世、浮名盡幻漚。
有林泉幽境,怡然縱賞,詩歌妙趣,瀟灑優遊。
過眼煙雲,到頭霜鬢,蠻觸交爭應罷休。
君知否?夢蘧蘧著枕,蝶夢莊周。
最後由 練習生 於 2013-09-14 04:5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潘柏 » 2013-09-13 02:50 AM

練習生詞長 首先小弟向您敬禮,因為您不厭其煩的希望化解爭持.
實話實說,以閣下才學這麽高,態度這麽誠懇看,小弟更加欣賞閣下的能耐和友善.

大作上篇給人一種教訓意思,即使小弟對號入座,也沒問題,因為沒任何人是完美的.
下半則感覺詞長您具有非一般的超脫.只講態度已經是小弟的好導師!

詞長閣下堅持說領格字原則上用仄聲宜用去聲,但大作的“莫”,“著”兩個領格字是入聲而不見用去聲,這又何解?
小弟已經馬上把您大作傳給學生們,看他們會否回和.
也許如詞長提出的,沁園春上篇三字句很多人一定用 “平平仄”才順.
我才不是那種見善不改的人.  就把“詩貼”,改成“詩貼”,可以嗎?

沁園春之沁園春 (步韻回和李凡)

詠沁園春,束縛應除,封建無由.
既以文敘事,以情帶信,以緣行遠,何用深謀!
韻式人為,詞牌複雜,對偶寬鬆加減修.
詩心貼,則逢人暖意,麗句迎秋.
.
不需硬領奢求. 免仄去常能開雅疇.
引書經作義,詩經作韻,心經作譜,正路皆酬.
正格超群,歪聲難聽,音調高低舒坦籌.
吟過後,必優資劣質,涇渭分流.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練習生 » 2013-09-13 03:50 AM

潘柏 寫:練習生詞長 首先小弟向您敬禮,因為您不厭其煩的希望化解爭持.
實話實說,以閣下才學這麽高,態度這麽誠懇看,小弟更加欣賞閣下的能耐和友善.

大作上篇給人一種教訓意思,即使小弟對號入座,也沒問題,因為沒任何人是完美的.
下半則感覺詞長您具有非一般的超脫.只講態度已經是小弟的好導師!

詞長閣下堅持說領格字原則上用仄聲宜用去聲,但大作的“莫”,“著”兩個領格字是入聲而不見用去聲,這又何解?
小弟已經馬上把您大作傳給學生們,看他們會否回和.
也許如詞長提出的,沁園春上篇三字句很多人一定用 “平平仄”才順.
我才不是那種見善不改的人.  就把“詩貼”,改成“詩貼”,可以嗎?

沁園春之沁園春 (步韻回和李凡)

詠沁園春,束縛應除,封建無由.
既以文敘事,以情帶信,以緣行遠,何用深謀!
韻式人為,詞牌複雜,對偶寬鬆加減修.
詩心貼,則逢人暖意,麗句迎秋.
.
不需硬領奢求. 免仄去常能開雅疇.
引書經作義,詩經作韻,心經作譜,正路皆酬.
正格超群,歪聲難聽,音調高低舒坦籌.
吟過後,必優資劣質,涇渭分流.

潘柏詞長夜安:敬覆垂問
[詞長閣下堅持說領格字原則上用仄聲宜用去聲,但大作的“莫”,“著”兩個領格字是入聲而不見用去聲,這又何解?]
領格字原則上用仄聲宜用去聲,上去入皆屬仄聲,只要讀之順暢即可,以前有人教我宜用去聲,我想自是有其道理,說實在,我也不知其奧妙之處,現在也沒人管我對錯,即便不完美可是我已盡力啦.我也是應您要求花了40多分鐘勉力成章,其實對仗久未練習早已生疏,花我最多時間.至於領格字要找去聲字換也容易,只是寫的時候沒刻意要求,提筆就寫想到什麼就說出來,希望您能感受晚善意的回應.其實這壇中有好多人填詞何不跟他們一起切磋?小令中調長調都可嘗試,不一定要填順手筆的沁園春,只要依詞牌有所本,必得寸進,切莫累千萬篇,自誇富有,而不足傳後。譬舂米既熟,乃可入腹,糠秕則愈多愈厭耳。
盼君明鑑,祝創作愉悅.
ps:枕蘧蘧覺,這句法訛誤,應是夢蘧蘧著枕更改於上.
[一難酬>應該是一難酬>打錯字,今蒙楚狂大師於他文中指出,特來更正.錯不自知須賴師友指訛,惟過不憚改,幸甚!為此鄙人有導誤之過特向潘柏詞長致歉.09141700]
最後由 練習生 於 2013-09-14 06:2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醉雨 » 2013-09-13 01:12 PM

潘柏 寫:我也不介意醉雨詞長的继续批评.


一語識得潘柏老師胸懷坦蕩,醉雨學習了



練習生 寫:領格字原則上用仄聲宜用去聲,上去入皆屬仄聲,只要讀之順暢即可,以前有人教我宜用去聲,我想自是有其道理,說實在,我也不知其奧妙之處,現在也沒人管我對錯,即便不完美可是我已盡力啦.


關於詞曲聲律,醉雨並無深涉,但藉此處說說個人想法,期望稍得拋磚引玉之用。

記得兒時玩伴時常將一些童謠、民歌或流行歌曲之類私改詞句以為玩樂,這經驗印象時常在我學習吟唱詩詞或閱讀文章時不斷浮現,我嘗思索:

1.自編歌詞雖隨意隨興而毫無文學創作之意,不過其中許多音節處,用字聲調音韻若不相輔,就無法朗朗上口,就算詞意合理,卻不能得聽者欣受。也就是說,聽起來不悅耳。
這是否能比較而得知為何歷來填詞總有要求與重視分辨上去入聲的原理?

2.個人亦常觀察現代歌唱音樂的演變與發展,總不自覺的拿來與歷代詞曲民謠的遞變相對照,其中有曲調創新的需求與地域口音變化的影響,

不知這值不值得參考?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醉雨 » 2013-09-13 09:16 PM

補充一下


2.個人亦常觀察現代歌唱音樂的演變與發展,總不自覺的拿來與歷代詞曲民謠的遞變相對照,其中有曲調創新的需求與地域口音變化的影響,舉例說,中文歌曲〈例如粵語、台語、普通話....甚或中外語言〉之間翻唱的歌詞,字數的增減與內文情事的轉換等等,都頗相類。不知這值不值得參考?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半島之詭/應潘柏一首〔沁園春〕

文章李凡 » 2013-09-14 09:58 PM

老實說,我對聲律全無研究.只在於讀詩讀詞得以窺得小許.
首先明白一下:平,即無起伏,仄即不平,起伏也.平聲讀時悠長,仄聲短促.仄之音,入最短,上較長,去中間.
古時只平入二音,平再分拆,多分上聲,入多分而成去聲.
領字之所以多用去聲,即取中間.但上去亦可以.領字之前一般平聲收韻.故新起一段自是以仄領之,仄又以最為可取.但可以用上入.〔一是去為是,一是上入可以.主次分明〕.王力先生說:領字用仄聲,這是定則.
有些人用平聲,若是有名望者,別人不好月旦,惟終非得意.但詞譜之領字是統計學,以首創及名篇多者為是,旁及其他名著.詩詞皆以意先.可出意者,平仄可以斟酌,寬大.此是名家的優越處.是故,不要以一篇之平仄不類而以為正道.沁園春之三字句,中間字亦以平聲為常態〔當然第一字平聲更好〕.沁園春是詞牌中較寬的慢詞.
當然,詞以前是配樂的,音樂性強.各樂師,詞人,亦各有性格,形成了某些地方不同於詩的音樂性.
我填沁園春不少,但直至最近才發現七字句之第三字是不可用仄聲的〔以前一直以律句應之〕.若以我以前詞駁我今日,我無言以對.此亦是我請教練兄七字句第一字之平仄可否從寬之因.一般人多會以律句制詞,雖大部份正確,但非唯一理.若犯孤平,詩是大忌,詞亦多避.但有小數詞句亦偏.
一些囉嗦話,未必正確,只是我如是想.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