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不材間輯》──【吳體】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Re: 《材不材間輯》──【吳體】

文章龍文鴛侶 » 2013-07-12 09:36 AM

好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是慢慢的推敲斟酌的比较好。
龍文鴛侶
會員
 
文章: 400
註冊時間: 2005-11-18 06:34 PM
來自: 上海

Re: 《材不材間輯》──【吳體】

文章芬陀利 » 2013-07-12 12:49 PM

楚狂 寫:
芬陀利 寫: 至於第三篇嘛~~正在"溫讓"中 8-)

你的「溫良恭儉讓」美德,養在山中人不識。
快把第三篇,推出來,敲出來!


哈~~小的那來的溫良恭儉讓啊~~"溫讓"者乃小的與友人頑笑時之"醞釀"邊讀舛音也 :p
所以啊~~從溫讓到醞釀還需要一段時間呦 :lol: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Re: 《材不材間輯》──【吳體】

文章芬陀利 » 2013-07-12 01:00 PM

龍文鴛侶 寫:好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是慢慢的推敲斟酌的比较好。


報告龍文詞長
小的自知頑陋得很,三十年亦吟不得個好句
所以呢~~~隨性得很,從不刻意寫詩,屬於有屁才放的那種 8-)

不過
不論是詩友的催促、優容或鼓勵,我都當是善好美意 :-D
感恩!感恩!
芬陀利
會員
 
文章: 2263
註冊時間: 2002-07-20 09:12 PM

Re: 《材不材間輯》──【吳體】

文章醉雨 » 2013-07-12 01:05 PM

芬陀利 寫:報告醉雨詞長
小的頑陋得很!可沒五柳先生那高節雅趣
寫詩嘛文才更不敢東施效顰


節與趣是否高雅,可能見仁見智;醉雨更敬重的卻是其真誠面對人己事物的態度,一如敬重版上諸位一般 :-D


芬陀利 寫:從溫讓到醞釀還需要一段時間呦 :lol:

有理 :lol:

也期待楚狂詞長的佳作

颱風將近,敬祝大家平安
醉雨
會員
 
文章: 1490
註冊時間: 2002-02-26 06:02 PM
來自: 台北市

Re: 《材不材間輯》──【吳體】

文章風雲 » 2013-07-13 01:59 PM

多謝醉雨與楚狂二兄解惑!

「爭鋒蠻觸涎猶膩,蠹國鼠狐譁未休。」好句!拜讀了!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七律】訪謁陳定南故居(吳體)

文章楚狂 » 2013-08-21 11:34 AM

圖檔圖檔
【七律】訪謁陳定南故居 (吳體)

壓山雲色透晚晴,村前滄浪自濁清。
故居簡樸齊穗滿,新竹蒼勁連節成。
唯否百官譏酷吏,行藏獨步留嘉聲。
斯人不懼有斯疾,風雨晦如時一鳴。


2013-07-03訪謁陳定南紀念園區,感斯人風骨,作吳體紀之。
昔時宜蘭青山綠水可養斯民骨氣,如今農田遍種別業,不知清白之地尚留幾分?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材不材間輯》──【吳體】

文章楚狂 » 2013-08-28 10:49 AM

圖檔
【案】(圖1)簡樸故居後為新建之二樓洋房紀念館。
   (圖2)右側圓形建築為新建仿農村倉囷式「圖書展覽室」,先生購存多套《辭海》類的辭書,頗為特別。
   (圖3)陳定南先生銅像,訪客可坐於「椅條」上與其合照。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訪謁陳定南故居(吳體)

文章犁頭店人 » 2013-08-28 08:44 PM

楚狂 寫:圖檔圖檔
【七律】訪謁陳定南故居 (吳體)

壓山雲色透晚晴,村前滄浪自濁清。
故居簡樸齊穗滿,新竹蒼勁連節成。
唯否百官譏酷吏,行藏獨步留嘉聲。
斯人不懼有斯疾,風雨晦如時一鳴。


2013-07-03訪謁陳定南紀念園區,感斯人風骨,作吳體紀之。
昔時宜蘭青山綠水可養斯民骨氣,如今農田遍種別業,不知清白之地尚留幾分?

據聞當時宜蘭縣長為發展觀光,委託許多建築師設計幾套歐式農舍樣本,讓農民選擇建造,並有獎勵金支援以致有到處是別墅的感覺。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七律】訪謁陳定南故居(吳體)

文章楚狂 » 2013-08-30 09:37 AM

犁頭店人 寫:據聞當時宜蘭縣長為發展觀光,委託許多建築師設計幾套歐式農舍樣本,讓農民選擇建造,並有獎勵金支援以致有到處是別墅的感覺。

以前走北宜九彎十八拐,出金面山即見蘭陽平疇水光連天。今日入蘭,田中漸多別業突兀。

揚州富甲天下,但亦無百年繁榮,風氣使然。
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
雪隧開通之後,金錢追逐的陋習便逐漸污染蘭陽。

七月初訪陳定南故居,曬穀場前十公尺處便正動工興建兩幢別墅,擋住陳家原可望見溪水、田野的風光視野。志工亦感無奈。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七律】訪謁陳定南故居(吳體)

文章犁頭店人 » 2013-08-30 02:38 PM

楚狂 寫:
犁頭店人 寫:據聞當時宜蘭縣長為發展觀光,委託許多建築師設計幾套歐式農舍樣本,讓農民選擇建造,並有獎勵金支援以致有到處是別墅的感覺。

以前走北宜九彎十八拐,出金面山即見蘭陽平疇水光連天。今日入蘭,田中漸多別業突兀。

揚州富甲天下,但亦無百年繁榮,風氣使然。
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
雪隧開通之後,金錢追逐的陋習便逐漸污染蘭陽。

七月初訪陳定南故居,曬穀場前十公尺處便正動工興建兩幢別墅,擋住陳家原可望見溪水、田野的風光視野。志工亦感無奈。

事實上向外國移植其風格進來而失去本國風味也並非良策,既然與他本國相似又何必出來觀光呢?如此何能振興無煙囪的產業。純樸的後山,即將因便利的交通加上人口的擠壓為金錢所污染,乃是必然。又如我們臺中大肆重劃,使許多傳統文化建築一夕消失,讓一些地方文史工作者扼腕不已。只有隨後抗爭申請保留,或踏在前頭作田野調訪查作記錄再匯集成書,但往往與時間賽跑。如果不如此台灣幾成沒文化的國度了。
犁頭店人
會員
 
文章: 862
註冊時間: 2007-03-02 09:37 AM

Re: 【七律】訪謁陳定南故居(吳體)

文章楚狂 » 2013-09-02 09:40 AM

犁頭店人 寫:事實上向外國移植其風格進來而失去本國風味也並非良策,既然與他本國相似又何必出來觀光呢?如此何能振興無煙囪的產業。純樸的後山,即將因便利的交通加上人口的擠壓為金錢所污染,乃是必然。又如我們臺中大肆重劃,使許多傳統文化建築一夕消失,讓一些地方文史工作者扼腕不已。只有隨後抗爭申請保留,或踏在前頭作田野調訪查作記錄再匯集成書,但往往與時間賽跑。如果不如此台灣幾成沒文化的國度了。

既是「地方」,便該有「地方特色」以成地方文化。
便如同鳳梨酥口味,台北、台中搶成一堆,基隆還有一個更有名的李鵠記;以往各地的風味小吃、伴手禮,都要在原生地才有地方特有的風味。
現在,只要跑到台北「京站轉運站」,就可買到全台各地「特產」帶回家忽攏,假裝出差很累,黃臉婆才不管你公事包裏怎會有薇閣摩鐵的安全套件。

如果台灣3.6萬平方公里,從台北、走到宜蘭,再到台東、屏東,全台房屋都是「販厝」一個樣,即便都聘用李X原建築師作雲牆、紅瓦設計,在家裏開窗看到的都是一模數印,何須出門?
當全台都是「高樓大廈」一個樣,就乏味了。

宜蘭,有「宜蘭厝」。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