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日月潭畔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夜宿日月潭畔

文章故紙堆中人 » 2013-02-12 08:20 PM

夜宿日月潭畔
輕車遊罷宿山城。潭影分來一屋清。鷗鷺凌波銜晚月,船帆隔岸捲殘櫻。
挑燈看劍興猶在,據案高談酒未酲。剪燭方驚時已晚,忽聞斷續杵歌聲。
故紙堆中人
系統管理員
 
文章: 1009
註冊時間: 2005-09-03 10:29 PM
來自: 台灣

Re: 夜宿日月潭畔

文章楚狂 » 2013-02-12 10:05 PM

頸聯「挑燈看劍興猶在,據案高談酒未酲。」甚佳,頂一個!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夜宿日月潭畔

文章楚狂 » 2013-02-13 08:36 AM

五句化用稼軒詞句亦佳,豪興猶見。
怕遇破靴黨徒,告發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夜宿日月潭畔感懷

文章四年級 » 2013-02-16 07:20 AM

故紙堆中人 寫:夜宿日月潭畔
輕車遊罷宿山城。潭影分來一屋清。鷗鷺凌波銜晚月,船帆隔岸捲殘櫻。
挑燈看劍興猶在,據案高談酒未酲。剪燭方驚時已晚,忽聞斷續杵歌聲。

借韻--
夜宿日月潭畔感懷----七律
陶冶身心蒞碧城,鄙人因酌少神清。
門風整飭令消志,意緒鬆弛藉賞櫻。
暗夜春花猶滿載,明潭醉客尚餘酲。
難望好景能常在,只恃醇醪贖怨聲。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Re: 夜宿日月潭畔

文章楚狂 » 2013-02-16 02:29 PM

不動腦筋無法創新,好為「步韻」,可避免自己落韻出錯。若有差池錯韻,都是原創者的先錯與誤導。

「步韻」的好處在於可以提供讀者同時閱讀原作與步韻者作品,將兩者並觀,構思、佈局、遣詞、運「鏡」,孰優孰劣,雲泥立判。
故,「步韻」確有存在的價值。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夜宿日月潭畔

文章四年級 » 2013-02-16 02:48 PM

楚狂 寫:不動腦筋無法創新,好為「步韻」,可避免自己落韻出錯。

兩者並觀,構思、佈局、遣詞、運「鏡」,雲泥立判。


評的尚稱中肯,但版大打數尚差太多,何不做幾首,
或步韻示範一下,以名實相符------
今天你既然說成這樣,我也就不好意思步韻了,還有一首,我明天貼來,
先預告一下我只借題不借韻--敬請拭目以待------

P.S說實話版主眾多,像閣下這樣盡忠職守,執著,我未曾見過------
就沖著這點,我才捨不得去新秀鍛鍊場------------ :lol: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Re: 夜宿日月潭畔

文章四年級 » 2013-02-17 07:37 AM

有誤當改----
借韻--
夜宿日月潭畔感懷----七律
陶冶身心蒞碧城,鄙人因酌少神清。
門風整飭令消志,意緒(輕鬆)藉賞櫻。
暗夜春花猶滿載,明潭醉客尚餘酲。
難望好景能常在,只恃醇醪贖怨聲。

查(弛)上聲 四紙
四年級
會員
 
文章: 1926
註冊時間: 2008-09-25 09:54 PM

Re: 夜宿日月潭畔

文章葉大照 » 2013-02-17 10:36 AM

楚狂客板既然說了
那我當點出問題所在

這詩問題不在第五句的點化
而在
剪燭
杵歌聲上
不合時宜罷了
葉大照
 

Re: 夜宿日月潭畔

文章葉大照 » 2013-02-17 10:38 AM

若我
取首兩聯作七絕看
葉大照
 

Re: 夜宿日月潭畔

文章楚狂 » 2013-02-17 03:45 PM

葉大照 寫:楚狂客板既然說了
那我當點出問題所在

這詩問題不在第五句的點化
而在
剪燭
杵歌聲上
不合時宜罷了

網上評詩有多人認為「蠟燭」今人已不用,若在近體詩中寫入有關「蠟燭」的詞句,便是泥古,不合時宜。
若「何不秉燭遊」句,要切合時宜與事實,當書作用手電筒;至於「手電筒」河洛話省作「手電」,故原詞語應改作「當持手電遊」既符事實又具現代時髦感,可惜與「硬底鞋」一樣,無詩味。

詩取其「意」,讀今人創作類「何不秉『燭』遊」句,知其重點在「夜遊」探趣,不在「秉燭」二字上。
讀「滅燭、剪燭」知「熄燈」,閱「秉燭遊」不費唇舌於日夜之爭,咸取其意,而不以字面害詩,孜孜矻矻於「燭火」之辯。
若天乾物燥,勸人注意星火燎原,故書「小心火燭」,聞者皆知。若謂現代社會倘遇劉文聰輩,書「小心汽油」或「小心番仔火」,恐是瞠目不知所云。

若必謂「今人不用蠟燭」不當書「燭」,不免失之過苛,亦流於濠上子魚之辯而已。
IKEA賣場各種大大小小、形形色色蠟燭,堆如小丘;相關用品如燭臺、風燭燈罩亦琳瑯滿目。深夜於陽明山公園中見青年男女持IKEA風燭燈罩燃燭夜遊賞櫻,無須大驚小怪,疑遇狐仙。
我便看過。

至於「杵歌」存不存在於現代?合不合時宜?
當然存在。邵族婦女歌舞「杵歌」,是日月潭表演項目。
至於是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如清晨搗麻糬販售?或原作「杵歌」所涵意義?
這我不知,清晨三四點守在藍紫色的湖畔等待光影變化,沒注意。

若今日台灣各風景區,最惱人的聲音莫過於卡拉OK噪音或騎馬舞,即便躲到杉林溪內亦無所遁逃。
若將「卡拉」、「電音」等書入詩中以符時代潮流,呃,不讀也罷。

今人讀詩,若如此不求甚解,見影開槍,則早執第五句向警察機關告發作者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夜宿日月潭畔

文章練習生 » 2013-02-17 11:45 PM

故紙堆中人 寫:夜宿日月潭畔
輕車遊罷宿山城。潭影分來一屋清。鷗鷺凌波銜晚月,船帆隔岸捲殘櫻。
挑燈看劍興猶在,據案高談酒未酲。剪燭方驚時已晚,忽聞斷續杵歌聲。

月.時已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下一頁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6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