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長梧子 » 2013-01-31 08:09 AM
蓬山:此指臺灣。
帝闕:帝門、宮門。
敻古:遠古、邃古。
喆君:聖主、明王。
註:何謂聖主、明王,詳見莊子應帝王,可明其真意。
國蹙:國勢迍邅困頓。
劫貧虛眷苦:此指未能藏富於民,苦民所苦,更劫貧濟富,擴大貧富差距。
眷苦:關念苦難、危急。
苦:困、急。
註:在音韻上,其義為困時歸於去聲七遇、其義為急時歸於上聲七麌,
在此音義兼採。
政隳:政道衰微敗壞。
求禍複禳災:此指自取其咎,但仍癡心妄想,祈求神靈消災解厄。
求禍:招惹災殃、禍害。
註:求禍一詞,詳見蘇軾超然臺記,可明其真意。
例:官商貪婪無道,攘奪自然資源,造成過度開發,以致災變頻煩,
縱使事後再求補救,亦不見得能化解此厄,惟有祈求神祐而已。
例:眾多貪官汙吏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待得東窗事發之後,
不但怙惡不悛,反倒還處處求神問卜,期能化險為夷。( 成語造句練習 )
驍驍句:此指勇將保家非保國,獨為稻粱謀。
亹亹句:此指高官虛糜公帑,國債日增。
糞壤:濁惡之地。
註:可謂五濁惡世。
蕭疏:荒涼稀疏。
鬼域:幽冥之地。
註:今之臺人,有謔稱臺灣為鬼島者,
蓋云此地人何寥落鬼何多,並極言其憂患。
天刑:此指上天對人民之懲戒或廟朝苛政擾民。
至此:到如此境地。
一何哀:何其悲哀。
首句:即「蓬山九重帝闕開。」。
註:首句為懸想之詞,無須深究。
蓬山:原設詞蓬萊,萊字犯韻,故改蓬山。
喆君:可設詞三皇、羲皇、軒皇、軒黃、黃唐、唐虞、聖王、明王、哲王等,
為求調諧音韻,暗涵深意,故不取。
喆:古哲字,字義為睿智,字形為吉字合成,
如以此字字面另作他解,可釋福祉、禎祥。
註:敝人採擷喆字,設詞喆君,可和如今之拙君、苦君相對。
喆君:能為國家帶來禎祥、願為人民謀求福祉之睿智國君。
拙君:不善治政又毫無睿智之國君。
註:bumbler,拙物也,此為臺人對當朝國君之謔稱。
苦君:為國家人民帶來苦難之國君。
註:在臺灣,有位百里侯昔日嘗至廟中問事,廟鸞明示云:
「我朝前有貪君,今有苦君,往後爾為明君。」
其聞之大悅,以為承天景命,而存窺窬神器之心。
國蹙:原設詞勢蹙,因意思較不通透,故改國蹙。
劫貧:可設詞攘貧,惟攘和禳字國語同音,亦位於同聯,故不取。
眷苦:原設詞救苦、濟苦等,惟廟朝虛有眷苦之表而無救濟之實,故不取。
政隳:原設詞道衰、道隳,因意思較不通透,故改政隳。
求禍:可設詞迎禍、迓禍、邀禍、肇禍、召禍、招禍等,
因敝人忽憶蘇軾超然臺記有求福辭禍和求禍辭福之語,遂採擷之。
國、蹙、劫:入聲十分急促,在此連運三字,冀能凝塑家國窘迫之氛圍。
驍驍、亹亹:極言高官虛糜公帑之勤勉,勇將獨謀家計之踴躍。
蓬山、糞壤、鬼域:從蓬山至糞壤,復從糞壤至鬼域,天刑至此,能無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