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踏青

文章張岩冰 » 2012-04-16 02:57 PM

曾聞春水枕雲眠,尋盡長亭撥嶺前。
桃嗅玉蘭紅釣浪,鴨痕漫出柳絲邊。


原句(二):
曾聞春水翠無眠抖落風塵撥嶺前。
桃嗅玉蘭紅釣浪,鴨痕漫出柳絲邊。


原句:
曾聞春水翠無眠,抖落風塵撥嶺前。
桃嗅玉蘭紅不盡,鳧漫出柳絲邊。 “鴨”出律
最後由 張岩冰 於 2012-10-14 09:58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5 次。
大家好!
張岩冰
會員
 
文章: 34
註冊時間: 2010-12-18 09:58 PM
來自: 北京

Re: 踏青

文章楚狂 » 2012-04-16 09:19 PM

張岩冰 寫:曾聞春水翠無眠,抖落風塵撥嶺前。
桃嗅玉蘭紅不盡,鳧漫出柳絲邊。


鴨,入聲17洽。

「鳧漫出柳絲邊」之「鴨」字,可改用「鷖」字。
鷖(上平8齊),鳧屬水鳥,即鷗也,唐人詩中常用字。

單舉兩例:

卷533_2唐‧許渾〈姑蘇懷古〉
宮館餘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荒台麋鹿爭新草,空苑鳧鷖占淺莎。
吳岫雨來虛檻冷,楚江風急遠帆多。可憐國破忠臣死,日日東流生白波。

卷614_15唐‧皮日休〈奉和魯望白鷗詩〉
雪羽褵襹半惹泥,海雲深處舊巢迷。池無飛浪爭教舞,洲少輕沙若遣棲。
煙外失群慚雁騖,波中得志羨鳧鷖。主人恩重真難遇,莫為心孤憶舊溪。
【註】詩題之「魯望」,為陸龜蒙之字;皮、陸兩人唱和甚多,一如白居易、元稹、劉禹錫之交。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張岩冰 » 2012-04-16 10:00 PM

感謝楚狂詞長雅正!

因為該詩寫實,只好保留“鴨”字。故改為:

曾聞春水翠無眠,抖落風塵撥嶺前。
桃嗅玉蘭紅釣浪,鴨痕漫出柳絲邊。
大家好!
張岩冰
會員
 
文章: 34
註冊時間: 2010-12-18 09:58 PM
來自: 北京

文章楚狂 » 2012-04-18 11:14 AM

」字在北京話,或者是北方數省的方言中,發音方式已從古漢語的「入聲字」消失,被派入平、上、去三聲中,不再擁有發音短促急收的特色。但在南方數省的方言中,尤其是河洛話裏,卻是被活生生的保留下來。

不過從唐、宋詩人的作品中,仍可見到前賢如何使用這個「入聲」字。

卷459_84唐‧白居易〈池鶴八絕句‧鵝贈鶴〉
君因風送入青雲,我被人驅向群。雪頸霜毛紅網掌,請看何處不如君。

卷459_85唐‧白居易〈池鶴八絕句‧鶴答鵝〉
右軍歿後欲何依,只合隨雞逐飛。未必犧牲及吾輩,大都我瘦勝君肥。

卷539_172唐‧李商隱〈促漏〉
促漏遙鐘動靜聞,報章重疊杳難分。舞鸞鏡匣收殘黛,睡香爐換夕熏。
歸去定知還向月,夢來何處更為雲。南塘漸暖蒲堪結,兩兩鴛鴦護水紋。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尤以坡仙這首「春江水暖先知」更是膾炙人口。

這幾個「」字,都在平仄聲律關要之處,可供參考,無須死記。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張岩冰 » 2012-04-18 04:45 PM

再次感謝楚狂詞長!

本次修改曾考慮實寫“鴨漫“。只是覺得出句已改作”紅釣浪“,對句以”痕“應之更加方便。
大家好!
張岩冰
會員
 
文章: 34
註冊時間: 2010-12-18 09:58 PM
來自: 北京

Re: 踏青

文章張岩冰 » 2012-10-14 12:54 AM

首聯修改為:

曾聞春水枕雲眠尋盡長亭撥嶺前。
大家好!
張岩冰
會員
 
文章: 34
註冊時間: 2010-12-18 09:58 PM
來自: 北京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6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