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札——致余英時、董橋先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詩札——致余英時、董橋先生

文章孔捷生 » 2012-05-26 12:08 AM

致余英時先生
——余先生見贈詩札,讀後有感

三千歲短覓餘子,八十年長秉一燈。
剖玉至難苔外剔,尋龍終憾甕中騰。
饒知漢祚渾如此,偏向坑灰究可曾。
嗟我士魂成琥珀,祗藏竹幕更深層。

致董橋先生
——讀余英時先生詩札《題董橋七十》,憶五年前董橋先生贈書。

弱水微茫入此瓢,書叢墨海亦漁樵。
真疑悟道七旬久,或曰開宗一箭遙。
銅雀台荒才獻賦,廣陵散絕不聞韶。
誰家畫壁旗亭唱,原是鄰人讀董橋。

(2012年春寫於赴香港旅途。)
孔捷生
會員
 
文章: 465
註冊時間: 2012-05-01 01:03 AM
來自: 美國

文章張大春 » 2012-05-26 08:17 AM

拜讀,讚個!
張大春
會員
 
文章: 1061
註冊時間: 2006-12-03 12:08 AM

Re: 詩札——致余英時、董橋先生

文章楚狂 » 2012-05-26 09:41 AM

孔捷生 寫:致余英時先生
——余先生見贈詩札,讀後有感

三千歲短覓餘子,八十年長秉一燈。
剖玉至難苔外剔,尋龍終憾甕中騰。
饒知漢祚渾如此,偏向坑灰究可曾。
嗟我士魂成琥珀,祗藏竹幕更深層。

致董橋先生
——讀余英時先生詩札《題董橋七十》,憶五年前董橋先生贈書。

弱水微茫入此瓢,書叢墨海亦漁樵。
真疑悟道七旬久,或曰開宗一箭遙。
銅雀台荒才獻賦,廣陵散絕不聞韶。
誰家畫壁旗亭唱,原是鄰人讀董橋。

(2012年春寫於赴香港旅途。)


似杜陵詩風,如大手擘荊玉。

「嗟我士魂成琥珀,祗藏竹幕更深層。」
沉鬱可撼九門。


兩首頸聯皆極佳!


拜讀。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孔捷生 » 2012-05-26 09:33 PM

謝過張、楚二詩友。
實在不敢當。
孔捷生
會員
 
文章: 465
註冊時間: 2012-05-01 01:03 AM
來自: 美國

文章二難 » 2012-05-27 12:27 PM

不知余先生當如何想,戲作一首

無補精神虛耗多,先生讀罷意如何。
提燈不為時風異,況已夜聞撾鼓歌。
二難
會員
 
文章: 1636
註冊時間: 2006-08-24 08:40 PM

文章孔捷生 » 2012-05-28 09:02 AM

多謝二難詩友,後二句甚佳。便中當轉達余英時先生。
孔捷生的个人空间
http://www.jintian.net/today/?11088
孔捷生
會員
 
文章: 465
註冊時間: 2012-05-01 01:03 AM
來自: 美國

文章王大方 » 2012-05-28 04:43 PM

網上慣見年輕寫手.
此二作則一般年命器識,不能為之. 拜服.
兩首中其一更佳. "嗟我士魂成琥珀,祗藏竹幕更深層。", 先生所謂"中國的民心輿情已有滄桑之變",只怕竹幕遲早摧枯拉朽.
王大方
會員
 
文章: 73
註冊時間: 2009-04-16 09:30 AM
來自: 加州

文章孔捷生 » 2012-05-28 11:35 PM

原來王君也讀敝人別的文字。謝過王君。
孔捷生的个人空间
http://www.jintian.net/today/?11088
孔捷生
會員
 
文章: 465
註冊時間: 2012-05-01 01:03 AM
來自: 美國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