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 寫:先向楚狂詞長拜個晚年!
淺見以為頷聯的新舊二字重出相對效果似乎不大。
風雲 寫:多謝詞長解說,敝人的確不知「舊院」也可當專有名詞,思考多日,或是敝人駑鈍,仍覺第二個「舊」字略微累贅。
關於拙作〈金陵圖〉頷聯:「從來舊院追歡舊,每到新亭對泣新。」
用金陵(南京)兩個地名:「舊院」對「新亭」,是個人特意對仗,寫得不甚俐落,乃生疑義。
至於拙作的第二個「舊」是「依舊」之意,第二個「新」乃「翻新」之解。
在唐、宋詩人的創作裏,以「新」對「舊」這種鮮明的反差對仗,尚蠻多見的。
(當然,鄙人舉這幾例不是在論辯說「舊」字可不可以對「新」字。)
例如:
例一(出現在首聯):
卷200_76唐‧岑參〈故河南尹岐國公贈工部尚書蘇公挽歌〉二首其一
河尹恩榮舊,尚書寵贈新。一門傳畫戟,幾世駕朱輪。
夜色何時曉,泉台不復春。唯余朝服在,金印已生塵。
【註】次句「尚書寵贈新」之「書」,「疑」犯孤平。
說「疑」的原因,「尚」字收入「去聲23漾」;但《全唐詩》中有許多例「尚書」似乎讀作「常書」,其中包含許多名人、大家的詩作。
故:存疑。
因為「孤平」不是此篇討論中心議題,故不佔篇幅;有空、有興趣,改天再聊。
例二(出現在頷聯):
卷543_2唐‧喻鳧〈元日即事〉
斂板賀交親,稱觴詎有巡。年光悲擲舊,景色喜呈新。
水柳煙中重,山梅雪後真。不知將白髮,何以度青春。
例三(出現在頷聯):
宋‧梅堯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二詩癖〉
人間詩癖勝錢癖,搜索肝脾過幾春。囊橐無嫌貧似舊,風騷有喜句多新。
但將苦意摩層宙,莫計終窮涉暮津。試看一生銅臭者,羨他登第亦何頻。
例四(出現在頸聯):
宋‧劉克莊〈再次竹溪韻〉三首其一
小詞落拓逼希真,未典春衣未是貧。窮肯磷緇久幽操,老猶熏沐不貲身。
營巢燕熟飛來舊,脫褲禽癡喚著新。蜀口塵清江浪白,息頭重作太平人。
例五(出現在末聯):
宋‧方回〈晚雜書〉三十首 其二
三月三十日,唐有窮詩人。惜春不肯舍,共坐夜達晨。
此得守風意,事愚意已神。寸陰以分計,一分直千囷。
竊慮假寐頃,倏忽失我春。今此九月晦,虛叟尤酸辛。
搖落始云悲,回首忽復陳。詎忍棄菊舊,遽喜迎梅新。
拙作用「從來舊院追歡舊」對「每到新亭對泣新」,除了以特有的「地名」對「地名」,亦藉前朝(或現世)耽於歡樂昧於局勢(君臣民渾噩依舊),對比於坐致陸沉之悲(歷史重演、翻新)。
因為頷聯有了第三四字的借「地名」特意對仗,方有第七字的重出對仗。
筆力未到,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