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遣興
此生虛擲去如梭,悲喜覺來春夢婆。
霜菊冰心同抖擻,箋詩匣劍兩蹉跎。
十千觴醉等閒事,百八腸回空浩歌。
久罷的盧慚髀肉,蘆花冷撲鬢邊多。
頸聯雙拗
楚狂 寫:馬額有白毛者,曰「的盧」,或作「的顱」,一稱「戴星馬」。
-------------------------------------------------------------
認為「的盧」為「凶馬」者,不少。
《晉書‧庾亮傳》:「初,亮所乘馬有的顱,殷浩以為不利於主,勸亮賣之。」
庾亮曰:「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
此段記載另見《世說新語‧德行》。
清末民初北京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引伯樂《相馬經》:
「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凶馬也。」
另,
《三國演義》第34回記劉備座騎「的盧」來由:
劉備依荊州刺史劉表,討張武、陳孫。
「在門旗下,望見張武所騎之馬,極其雄駿。玄德曰:『此必千里馬也。』
言未畢,趙雲挺鎗而出,徑衝破陣。張武縱馬來迎。
不三合,被趙雲一鎗刺落馬下,隨手扯住轡頭,牽馬回陣。」
後劉備見劉表亦欣賞其馬,便欲以的盧贈與劉表。
蒯越引其兄蒯良相馬之言,稱的盧「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
張武為此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
劉表便將的盧還給劉備。
-------------------------------------------------------------
亦有視「的盧」為「良馬」者。
先秦《易‧說卦》:「震……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的顙。」(馬後左足白曰「馵」,音ㄓㄨˋ)
「的顙」即「的顱」,亦作「的盧」。
三國劉備所騎的馬,即名「的盧」。見晉‧郭頒《世語》:「(劉)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
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
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
備急曰:『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乘浮渡河。」
這一段,《三國演義》第34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鋪衍的很詳細,不細贅引。
(劉備那段話,經羅貫中潤飾押韻成→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盧!的盧!今日妨吾!」)
-------------------------------------------------------------
東坡有一首七古,述劉備躍馬檀溪之事:
老去花殘春日暮,宦遊偶至檀溪路。停驂遙望獨徘徊,眼前零落飄紅絮。
暗想咸陽火德衰,龍爭虎鬥交相持。襄陽會上王孫飲,坐中玄德身將危。
逃生獨出西門道,背後追兵復將到。一川咽水漲檀溪,急叱征騎往前跳。
馬蹄踏碎青玻璃,天風響處金鞭揮。耳畔但聞千騎走,波中忽見雙龍飛。
西川獨霸真英主,坐下龍駒兩相遇。檀溪溪水自東流,龍駒英主今何處!
臨流三歎心欲酸,斜陽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渾如夢,蹤跡空留在世間。
-------------------------------------------------------------
個人甚喜稼軒詞中一闋詞語悲壯的中調〈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絃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劉先主、蘇東坡、辛稼軒等人,不以「的盧」為凶。
顯然,以馬首「白章」論馬之「吉凶」,正如台灣民間俗以「白爪蹄」論黑狗(或貓)之吉凶。
而國人論「黑狗白蹄」者,依白蹄深淺尚有「雪中送炭」、「踏雪尋梅」之雅稱。
天道無吉凶,唯人自迷。
謙謙君子,當努力!
-------------------------------------------------------------
鄙詩不入大人耳目。
用「的盧」不過記以前騎的一輛Giant越野車。
或可兼代所有「年輕時的喜好、事物、運動」。
風雲 詞長新婚燕爾,男子結婚後,發福之始。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