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孔子熱播之前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寫在孔子熱播之前

文章李凡 » 2010-01-23 10:29 AM

萬世師尊性豈真,千秋歷盡不同身.
孔方兄與孔夫子,現實觀看現代人.
欲儒之用因權貴,取德其緣信不仁.
於海乘桴槎遠去,何當萬事許君臣.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風雲 » 2010-01-24 11:46 AM

不敢苟同也。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李凡 » 2010-01-30 11:14 PM

風雲兄看錯題了,是電影熱播之前.并非對孔作評論,只是對熱播前的預測.
對孔子,我還是那一句:我尊重其教育家的身份,認為其政治家的形象是化妝術的結果,而非歷史上的本人.
孔子一生侍候過多少君主?但他是主張忠誠的,又主張乘桴浮於海.〔我同意此點〕這不矛盾嗎?這只是隨便點出的一例.至於儒家,一看歷史,任何朝代都尊孔,但培養那樣多願意做奴才的人就可知其大半.但我亦不想由此爭辯,那是辯不清的.
  
  六國周遊過,逢人說效忠.

真正尊儒其實由漢董仲舒〔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開始.這已是一種霸道.而董之”抑民而尊君,抑君而尊天”是明明白白的竄改.漢之前,儒學並無尊君說.而平等原亦是孔之思想,以後的封建階級論又算到他頭上.而儒學亞聖孟子的民貴君輕是儒家劃時代的發展,卻並無得到繼承.後之扭者尚有很多.
  
  千秋歷盡不同身.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風雲 » 2010-01-31 11:30 AM

竊以為〔萬世師尊性豈真〕易令人誤解為孔子的本性不真,建議改[性]為[貌].

孔子並不主張[乘桴浮於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乃孔子無奈之玩笑話,子路當真,亦被孔子罵了一頓.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子路聞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李凡 » 2010-02-03 06:07 PM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子路聞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

我的理解與風雲兄不同.一句開玩笑的話是上不了論語的.孔子一生說了多少話,論語錄取了多少?論語是有選擇性的.

我解讀是: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坐竹、木編製的小筏 子到海外去.能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啊,好勇超過了我,其他沒有什麼可取的才能.」

由之可見孔子在其時,雖然極力推行他的政體禮主張。但他是擔心自己的主張行不通,所以作了打算,可能要乘筏到海外去.他認為子路有勇,可以跟隨他一同前去,但同時又指出子路的才能不足,僅有勇而已.
而孔子自己亦確實:六國周遊過,逢人說效忠.

當然,我的解釋亦與我的人非聖賢觀點有關,無論耶穌,釋迦牟尼,孫文...都只是普通人中較有號召力的一員.

孟子曰:見大人則渺之,無視其巍巍然.我信之.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李凡 » 2010-02-03 06:09 PM

疊韻
丘者所知誰認真?春秋經曆問修身.
見之南子因何事?衷以仕途宦遊人.
教無類理應尊重,禮制精神卻德仁.
導誘天情詭天道,施於異志不忠臣.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和平信使 » 2010-02-05 12:38 PM

这样的探讨,受益匪浅。好!
和平信使
會員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06-09-05 12:08 AM
來自: 安徽.芜湖

文章淳風 » 2010-02-05 11:50 PM

夫子心如水般柔,順流逆流只是環境做成的表象。世人私心讀出百味,人之常情,故受之以“恕”
問好李凡先生、風雲君,預祝新春快樂!
詩師史示世 適勢始識時
淳風
會員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8-11-26 10:36 PM
來自: 廣州

文章李凡 » 2010-02-06 12:47 PM

亦祝風雲,和平信使,淳風諸兄新春快樂.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風雲 » 2010-02-07 08:20 PM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乃嘆大道無法推行,傷天下無賢君也,豈無意義?訓子路「好勇過我,無所取材。」訓示子路其他不足處,如此豈無意義?此解非僅我個人之見,國內儒學大家未有同兄之解也。

李兄之人生觀與弟相差甚大,再論亦必無結論,尊重李兄之見。

亦祝李凡、和平信使、淳風諸兄新春快樂。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李雨 » 2010-02-08 10:48 AM

淺見以為「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與忠誠並不矛盾.
忠誠乃心誠的自然顯現,不等同愚忠.
就好比孔子認為當逃父母之大杖,
道理是一樣靈活的!
(抱歉!僅供參考.只想進來讀風雲詞長之詩評,無意討論,也就不再進欄了!)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和 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