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空記遊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貓空記遊

文章璐西 » 2010-01-03 10:30 AM

貓空淑景正幽幽,迆邐層峰逸興遊。

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

隔山燈火千尋閣,同座文風一點愁。

烹茗傳杯書劍論,多情明月照山頭。
璐西
會員
 
文章: 1266
註冊時間: 2006-08-24 08:55 AM
來自: 台北

文章維仁 » 2010-01-03 11:10 AM

璐西詞長吟安
最喜此聯「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大作當係秋日所作。
「迆邐層峰」銜接「逸興遊」似乎稍微隔一點點。如果用「乘興遊」之類的意思,或許會順一些。
「逸興」「同座文風」「烹茗傳杯書劍論」情致頗佳,卻在「同座文風」之後接上「一點愁」,讀者恐怕難解愁從何來。
「烹茗」「傳杯」都是「動詞+名詞」,「書劍論」卻是「名詞+動詞」,何不改為「烹茗傳杯論書劍」讓整句的形式整齊些。不過,嚴格而論,「論」字做動詞時,理論上應讀平聲,有些詩家對此較為堅持(但是也有人抱持比較寬鬆的態度)。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白丁 » 2010-01-03 05:09 PM

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

隔山燈火千尋閣,同座文風一點愁。

「一點愁」來何處?
末學若處於前三句情景下,是會有一點莫名愁緒的。這微妙的感覺悠悠而來卻頗難難究其「原因」。
如「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問他為什麼要長嘯?也許是胸中一絲苦悶也許不是,誰知?
倒是一點愁來自於「同座」而非自己卻令末學有點錯愕了。
以詩言事,以詩言志
我寫歷史,我為歷史作見證
白丁
會員
 
文章: 812
註冊時間: 2009-01-05 02:05 PM
來自: 台北

文章璐西 » 2010-01-03 08:25 PM

維仁 寫:璐西詞長吟安
最喜此聯「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大作當係秋日所作。
「迆邐層峰」銜接「逸興遊」似乎稍微隔一點點。如果用「乘興遊」之類的意思,或許會順一些。
「逸興」「同座文風」「烹茗傳杯書劍論」情致頗佳,卻在「同座文風」之後接上「一點愁」,讀者恐怕難解愁從何來。
「烹茗」「傳杯」都是「動詞+名詞」,「書劍論」卻是「名詞+動詞」,何不改為「烹茗傳杯論書劍」讓整句的形式整齊些。不過,嚴格而論,「論」字做動詞時,理論上應讀平聲,有些詩家對此較為堅持(但是也有人抱持比較寬鬆的態度)。



先祝維仁詞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D



修改一下!!
貓空淑景正幽幽,迆邐層峰乘興遊。

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

隔山燈火千尋閣,同座文風一點愁。

烹茗傳杯論書劍,多情明月照山頭。

我選擇”論”從寬 :-)


本詩的確是秋日遊貓空所作,秋天本來就是個多愁善感的季節了,而當日同座文人,在論及當今政府對"文化創新"的預算始終不多,大家都感慨萬分,因此,在美好的聚會上,不僅染上了一點愁緒 :-(
最後由 璐西 於 2010-01-03 08:34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璐西
會員
 
文章: 1266
註冊時間: 2006-08-24 08:55 AM
來自: 台北

文章璐西 » 2010-01-03 08:30 PM

白丁 寫: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

隔山燈火千尋閣,同座文風一點愁。

「一點愁」來何處?
末學若處於前三句情景下,是會有一點莫名愁緒的。這微妙的感覺悠悠而來卻頗難難究其「原因」。
如「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問他為什麼要長嘯?也許是胸中一絲苦悶也許不是,誰知?
倒是一點愁來自於「同座」而非自己卻令末學有點錯愕了。


祝白丁詞長新年快樂!!
因為,這一點愁是由友人的談話內容而來的,現在對岸積極從事文化運動,且地方政府相對文化預算的補貼也多,反觀,我們...,怎能不讓那些文化教育工作者憂愁呢?
璐西
會員
 
文章: 1266
註冊時間: 2006-08-24 08:55 AM
來自: 台北

文章維仁 » 2010-01-03 10:08 PM

謝謝璐西詞長!
也祝詞長新年快樂!

多謝解說。
既然如此,或許第六句加個小註,當能解決一點愁的一點突兀。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李德儒 » 2010-01-10 10:43 AM

璐西 寫:
維仁 寫:璐西詞長吟安
最喜此聯「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大作當係秋日所作。
「迆邐層峰」銜接「逸興遊」似乎稍微隔一點點。如果用「乘興遊」之類的意思,或許會順一些。
「逸興」「同座文風」「烹茗傳杯書劍論」情致頗佳,卻在「同座文風」之後接上「一點愁」,讀者恐怕難解愁從何來。
「烹茗」「傳杯」都是「動詞+名詞」,「書劍論」卻是「名詞+動詞」,何不改為「烹茗傳杯論書劍」讓整句的形式整齊些。不過,嚴格而論,「論」字做動詞時,理論上應讀平聲,有些詩家對此較為堅持(但是也有人抱持比較寬鬆的態度)。



先祝維仁詞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D



修改一下!!
貓空淑景正幽幽,迆邐層峰乘興遊。

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

隔山燈火千尋閣,同座文風一點愁。

烹茗傳杯論書劍,多情明月照山頭。

我選擇”論”從寬 :-)


本詩的確是秋日遊貓空所作,秋天本來就是個多愁善感的季節了,而當日同座文人,在論及當今政府對"文化創新"的預算始終不多,大家都感慨萬分,因此,在美好的聚會上,不僅染上了一點愁緒 :-(


若是我本人,我會用樂興遊。
這個一點愁真的太突兀了,又乘興,又暢遊、又烹茗、又傳杯、又有多情明月,如何愁得出來?同座文風一點愁,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文章璐西 » 2010-01-10 08:06 PM

李德儒 寫:
璐西 寫:
維仁 寫:璐西詞長吟安
最喜此聯「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大作當係秋日所作。
「迆邐層峰」銜接「逸興遊」似乎稍微隔一點點。如果用「乘興遊」之類的意思,或許會順一些。
「逸興」「同座文風」「烹茗傳杯書劍論」情致頗佳,卻在「同座文風」之後接上「一點愁」,讀者恐怕難解愁從何來。
「烹茗」「傳杯」都是「動詞+名詞」,「書劍論」卻是「名詞+動詞」,何不改為「烹茗傳杯論書劍」讓整句的形式整齊些。不過,嚴格而論,「論」字做動詞時,理論上應讀平聲,有些詩家對此較為堅持(但是也有人抱持比較寬鬆的態度)。



先祝維仁詞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D



修改一下!!
貓空淑景正幽幽,迆邐層峰乘興遊。

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

隔山燈火千尋閣,同座文風一點愁。

烹茗傳杯論書劍,多情明月照山頭。

我選擇”論”從寬 :-)


本詩的確是秋日遊貓空所作,秋天本來就是個多愁善感的季節了,而當日同座文人,在論及當今政府對"文化創新"的預算始終不多,大家都感慨萬分,因此,在美好的聚會上,不僅染上了一點愁緒 :-(


若是我本人,我會用樂興遊。
這個一點愁真的太突兀了,又乘興,又暢遊、又烹茗、又傳杯、又有多情明月,如何愁得出來?同座文風一點愁,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


德儒詞長好久不見!!近來可好,新年快樂!! :-D
這一點愁末學本來有想過換掉,但是,當日情形確實如此,且同行友人也看過末學這首詩,故末學仍然還原當日情況未改. :-)
對了,德儒老師下次來台灣,可以去貓空品茗,選對茶館還可以看到101大樓,晚上很美喔! :lol:
璐西
會員
 
文章: 1266
註冊時間: 2006-08-24 08:55 AM
來自: 台北

文章李德儒 » 2010-01-10 09:05 PM

璐西 寫:
德儒詞長好久不見!!近來可好,新年快樂!! :-D
這一點愁末學本來有想過換掉,但是,當日情形確實如此,且同行友人也看過末學這首詩,故末學仍然還原當日情況未改. :-)
對了,德儒老師下次來台灣,可以去貓空品茗,選對茶館還可以看到101大樓,晚上很美喔! :lol:


現在計劃是六月來台,現在還沒未有申請得假期,如在那時拿到假,便會過來。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8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