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弟子出校門口占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送弟子出校門口占

文章風雲 » 2009-10-11 12:44 PM

  同事冠旭送學生出校門後便云:「又過一天矣,歲月真如梭也。」余順口唸成二句,隔天於火車上無事,憶此,頗覺詩意盎然,復唸成二句,乃成古絕一首。

一天又一天,一年復一年。
年年送弟子,不覺霜染顛。


2009.10.9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Re: 送弟子出校門口占

文章楚狂 » 2009-10-11 04:20 PM

風雲 寫:  同事冠旭送學生出校門後便云:「又過一天矣,歲月真如梭也。」余順口唸成二句,隔天於火車上無事,憶此,頗覺詩意盎然,復唸成二句,乃成古絕一首。

一天又一天,一年復一年。
年年送弟子,不覺霜染顛。

2009.10.9



「歲月」為時間之統稱,在詞語特性為「無形」,人雖可以感受到四季景象的變化而知時間之衍替,但無法見視到「時間」快速地在天地間飛行、穿越,如何能夠稱「歲月如梭」?
至於什麼是「梭」?《康熙字典》引《正韻》做「桑何切」,機杼之屬,所以行緯。
簡單地說:梭者,織布機上往返牽引緯線(橫線)的工具,兩頭呈圓錐而中間粗,體空可容納針及紗,其形似棗核。
因此從造字法則上,「梭」字,是一形聲字,從木,夋聲;夋有逡行、往返之義;故往返於經線緯線之間的織具為「梭」。

形容時間過得很快,泰半是文人的多愁善感所致;因此形容時光飛逝,以天空中日升月落之「有形」做為比喻,猶如織布機上飛快穿行的「梭子」一般,便喚做「日月如梭」。

只是今人多半以訛傳訛,誤為「歲月如梭」,而積非成是。就好比武俠小說看多了,劍法有一招「玉女投梭」,其意亦為象徵比喻劍法之快。但同樣經常被用來「形容時間過得很快」的,還有一個詞語叫做「光陰似箭」,但我們也不能因為雜書或小說家之言讀多了,以劍法迅捷無比,就可以寫做「光陰似劍」。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風雲 » 2009-10-11 08:05 PM

在下對詞長所言不敢苟同。

詞長言:
「歲月」為時間之統稱,在詞語特性為「無形」,人雖可以感受到四季景象的變化而知時間之衍替,但無法見視到「時間」快速地在天地間飛行、穿越,如何能夠稱「歲月如梭」?

若以此理思考,「光陰似箭」同樣無法成立:
「光陰」為時間之統稱,在詞語特性上亦為「無形」,人雖可以感受到四季景象的變化而知時間之衍替,但無法見視到「光陰」快速地在天地間飛行、穿越,如何能夠稱「光陰似箭」?

不好意思,借用了詞長的話來說明。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楚狂 » 2009-10-11 09:15 PM

風雲 寫:在下對詞長所言不敢苟同。

詞長言:
「歲月」為時間之統稱,在詞語特性為「無形」,人雖可以感受到四季景象的變化而知時間之衍替,但無法見視到「時間」快速地在天地間飛行、穿越,如何能夠稱「歲月如梭」?

若以此理思考,「光陰似箭」同樣無法成立:
「光陰」為時間之統稱,在詞語特性上亦為「無形」,人雖可以感受到四季景象的變化而知時間之衍替,但無法見視到「光陰」快速地在天地間飛行、穿越,如何能夠稱「光陰似箭」?

不好意思,借用了詞長的話來說明。



漢語的詞彙,歷數代人使用,有其脈絡相承,毋須取得詞長「茍同」。
如果韓愈所謂「師者」,不能解惑,而在執著、善辯,危矣!

所謂「光陰」者,其意即在「光」與「陰」這兩個漢字;「光」指「明亮」,「陰」指「陰暗」,即用以代替「白晝」與「黑夜」,這兩者,如何是「不能見」?
因為用「光」與「陰」來指代「白晝」與「黑夜」的變化,便用做「時間」的推移,所以後世便用來代表「時間」。
南朝梁‧江淹〈別賦〉:「明月白露,光陰往來。」其意在此。

以訛傳訛之「歲月如梭」之「歲月」,如果要費詞講清楚一點,也是用兩個漢字「歲」與「月」組合;什麼是「歲月」的「歲」?
《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
《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
許慎《說文解字》謂「歲,木星也。越歴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從步戌聲。律曆書名五星為五步。」

那什麼是「歲月」的「月」?
《尚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月以為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至於「月」的原意呢?是個象形字,當然「原意」是指「天上那個陰晴圓缺變化」的「月球」。
許慎《說文解字》謂「月」者,「闕也。大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魚厥切。」

訛指「歲月如梭」之「歲月」,係把計年計月之無形體單位「歲」與「月」,可以等同比擬如「太陽」之「日」、「太陰──月亮」之「月」之有形可視之形體「如梭子」一般在天空運轉、穿行。

風雲詞長如要堅持「歲月如梭」是「正確無誤」,鄙人憂之。如果方便的話,也可查查「光陰」一詞的原意與衍替。

鄙人只是一介鄉野狂夫,不是教師,腹笥甚窘,也僅能敬達如此而已。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風雲 » 2009-10-11 11:07 PM

多謝楚狂詞長指教!
詞長學富五車,自稱一介鄉野狂夫,太謙虛了,在下聽聞詞長乃師大某教授,應是教師才對。(也或許我道聽途說了)

詞長言:漢語的詞彙,歷數代人使用,有其脈絡相承,毋須取得詞長「茍同」。
在下同意此言,在下乃一介凡夫,實無舉足輕重地位,在下只是表達己意而已。

詞長言:如果韓愈所謂「師者」,不能解惑,而在執著、善辯,危矣!
如此則言重矣,並非執著與善辯,乃兩人見解不同,討論罷了。

關於「光陰」可不可見的問題,詞長之解釋,在下可認同,以此作例子是在下欠缺考量了。

我想我們兩人的看法不同乃在於「抽象的概念能否比喻成具體的事物」,詞長認為不可,故曰「歲月如梭」有誤,淺見認為可通,故云無不可。或許最初真只有「日月如梭」之成語,但若衍生出「歲月如梭」(時間的消逝如同"梭"一樣快速),在下認為並無不可,於修辭學上有所謂轉化法,若以此視之便可通,若不可,則前人許多作品便都得改字了。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楚狂 » 2009-10-12 11:18 AM

先致個歉,以前好讀《東坡詞》,曾引詞中「歲月如梭」與師友辯「日月如梭」,受師友教誨,以致印象深刻、先入為主;今日思之,人事凋零,歎風流雲散,此身雖在堪驚。

邇來拜網路發達,教育部部編版〈成語典〉既收「日月如梭」,亦收「歲月如梭」,則鄙人之詞「以訛傳訛」自為武斷不當,一揖。

蘇東坡〈減字木蘭花‧送趙令〉: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歲月如梭。白首相看擬奈何。
故人重見。世事年來千萬變。官況闌珊。慚愧青松守歲寒。

但東坡的友人,趙宋宗室,編著有《侯鯖錄》一書的趙德麟在《侯鯖錄》卷二中寫到:「織烏,日也,往來如梭之織。」

台灣教育部編版《成語典》同時收有「日月如梭」與「歲月如梭」兩條;並以「日月如梭」轉注「歲月如梭」,「釋義」解為「猶『日月如梭』。見『日月如梭』條。」

引用教育部版成語典「日月如梭」的【典故說明】:
梭,是織布時用來牽引緯線的器具,兩頭尖,中間粗,形似棗核,絲束放於中空部分,織布時,梭子就來來往往地快速運行,所以後來常以「梭」來比喻極快速的樣子,如以「穿梭」指往來次數頻繁,以「擲梭」比喻時光飛逝。「日月如梭」一語亦是如此,日與月的交替便代表一天的消逝,而日與月以梭子運行的速度交替,便象徵時光流逝地極為迅疾。
宋人高登在〈朱黃雙硯〉文中說道:「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朱黃」原指古人校點書籍時用來圈點的朱色丹砂與黃色雌黃。整句話是說:時光消逝地如此迅速,文章書籍卻如大海般廣博,根本來不及深入研究,如何能敢怠惰學習?
後來「日月如梭」被用來形容時光消逝迅速。如《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中有段描述:張勝受雇於張員外為線鋪主管,一日,員外夫人無故贈予張勝許多財物,張母認為事有蹊蹺,為免生事端,便要張勝不要再到舖裡去,在家待著,但「時光迅速,日月如梭,撚指之間,在家早過了一月有餘」,身上的錢都已用盡,只好另謀生計。
再如《水滸傳.第六二回》:「三十餘個上廳頭領,每日輪一個做筵席。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早過一月有餘。」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果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二十年。賈廉訪已經身故,賈成之得了出身,現做粵西永寧橫州通判。」
都是以「日月如梭」來形容時光流逝之速,而且在這些例證裡,我們可以觀察到這個成語均非單獨出現,分別有「時光迅速」、「光陰荏苒」、「光陰似箭」等詞語置於前,由此可知,「日月如梭」常會與其他同為比喻時光流逝的詞語搭配使用。

請參考:
http://dict.idioms.moe.edu.tw/pho/fyc/fyc00871.htm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文章風雲 » 2009-10-12 10:12 PM

敝人亦要向楚狂詞長致個歉,首次回帖時借詞長之言舉例說明,此舉有欠禮貌,失禮了。

在求學上,敝人認為師長所言未必全對,學問再淵博的人也可能有失誤之處,有時則是觀念或見解上的差異,若對某問題存有疑慮,個人會自己小心求證,但仍會避免與師長起衝突,了然於胸便可。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2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