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訪中臺,車過集集鎮,有數景焉,余素聞之,因尋其址而一一訪之,皆有可觀。雖以相機存真,猶未盡興,乃撰文略抒情懷,文章又不足以盡之,更復為詩,足成四章,是為序。
其一
暮至「綠色隧道」,車行其中金翠交眼,時有樟香撲鼻。
曲徑青青綠樹遮。就中枝葉卻疏斜。分金入地光搖影,交翠懸空風逐車。
殊色一川非我有,奇香無限向誰賒?窗前好景須沉醉,將取新詩赴晚霞。
其二
過明新書院。書院乃百多年前所立,弘儒倡學,今側有永昌國小,校鐘悠揚,能繼遺風。
風前誰問文章事?一脈書香百許秋。明德不須天外覓,新民應向物中求。
樹人授藝研經熟,倡學掄才為國謀。朗朗詩聲猶在耳,校鐘共此韻悠悠。
其三
訪「化及蠻陌」石碣。碣在集集特有生物中心東側的巷弄中,唯地處偏僻,尋之不易。上書:「欽命布正使銜署台灣兵備道陳方伯撫番開墾處。」撫番云云,雖有開墾之功,終不免歧視之嫌。
繾綣江山世已殊。功勳換得一杯無?事如春夢銅駝巷,草滿秋風石碣途。
蠻陌何曾是蠻陌,荒蕪終究盡荒蕪。我來還作滄桑嘆,對此長歌傾酒壺。
其四
鎮中有樟樹,歲七百,粗可數圍,號樟樹公。騰身而起,拔起高數丈,狀若龍飛入雲。枝繁葉茂,蔭之廣也。
擎天巨擘號通神。化作虯龍不俗身。但看蕭蕭頻入眼,豈隨殷殷始驚春。
散葉恩威無限廣,開枝氣象一番新。七百年來頭未白,青青猶自蔭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