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弔三峽
大塊文章繫夢看,猿聲未共兩山攔。
彤雲鐍峽蒼巖黯,白帝沉江碧水寒。
八陣圖隨潮汐壞,三閭魄付雨煙殘。
千秋史韻應猶在,不見當年李杜還。
【用韻】仄起首韻,上平十四寒。
【註1】末句原做「欲見當年李杜難」,自覺氣勢不宏,改用「飛雁出群」格,借「上平十五刪」──「還」。
【註2】三峽大壩蓄水後,白帝城遠看成一孤島,有文史「陸沉」之歎,感慨賦此。
維仁 寫:「彤雲鐍峽蒼巖黯,白帝沉江碧水寒。」十四字對仗之中,巧妙鑲入「彤」「蒼」「白」「碧」四顏色字,卻又表現自然而不覺勉強,甚是妙筆。在下佩服讚賞之餘,惟對「鐍」字頗感艱澀。「鐍」字想必是錘鍊之後才下的字,淺見以為「鐍峽」對照於此作其他詞句,稍嫌生硬而不夠自然。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