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李雨 » 2008-02-26 08:05 PM
謝樵夫詞長!
(三)
天光語靜已他方 , 底事聲喧此日長。
元亮當時因泯境 , 更無書劍奉明王。
小記:《廬山記》卷一〈敘山北〉 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遠師送客過此,虎輒號鳴,故名焉。時陶元亮居栗山,山南陸修靜亦有道之士。遠師嘗送此二人,與語道合,不覺過之,因相與大笑,今世傳〈三笑圖〉蓋起此。 (東晉高僧慧遠,時與陶潛論道修禪,依佛家解,則桃花源乃元亮入定所見之宇宙一次元,避秦喻非同俗世,並非造作所編之想像,實定境所現。例如:言「不相往來」,表人人自足,更無自他之別。無相對境界,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