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2008年戊子正月初二登中山陵明孝陵有感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七律2008年戊子正月初二登中山陵明孝陵有感

文章鴻賓 » 2008-02-12 02:05 PM

紫金棧道冷風遒,明孝中山盡白頭。
萬曆斷垣今日雪,六朝瑣事史家餿。
孫文靈柩空仁愛,玄武湖冰別莫愁。
劫難古都憑吊遠,夕陽未落淚先收。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02-12 09:44 PM

紫金棧道冷風遒
棧道是專指在懸崖上 先鑽孔插入木條 再在木條上鋪板的懸空路 多在陜西通四川間 紫金山無棧道 上中山陵走的是石階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鴻賓 » 2008-02-12 10:20 PM

夜風樓主近日未登中山陵、明孝陵吧。步行上紫金山,可走近日已修的棧道。另將明孝中山改為“虎踞龍盤”。
紫金棧道冷風遒,虎踞龍蟠盡白頭。
萬曆斷垣今日雪,六朝瑣事史家餿。
孫文靈柩空仁愛,玄武湖冰別莫愁。
劫難古都憑吊遠,夕陽未落淚先收。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文章鴻賓 » 2008-02-12 10:24 PM

 南京太平門到明孝陵之間有一條“九曲十八彎”的路,老百姓俗稱“龍脖子路”。昨日,記者從中山陵園管理局獲悉,這條西起太平門路東到明孝陵,全長2.4公裏的龍脖子路人行棧道將於本月28日竣工,十一對市民開放。據了解,棧道在施工時對方案略作了調整,整個棧道分成三段淩空架設,分別穿越竹林、樹林和植物園橋,其中穿越竹林段最長,長達325米,工程造價600萬元。

  棧道棄地面改為走溝底

  長期以來,“龍脖子路”這條道路人車混行,險象環生,龍脖子路上翻車的事故經常上演,一年會發生十多起事故。記者昨天來到施工現場,路旁的機動車是一輛輛擦身呼嘯而過。

  中山陵園管理局餘副局長介紹說,人行棧道今年7月10日動工,龍脖子路口拐彎處,原計劃是沿著快車道地表建人行棧道,後來請了地質專家對該處地質狀況進行了勘測,發現這裏的地質標准只有1.1左右,離國家標准1.3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在地表上再施工建設的話,時間一長路面會發生坍塌事故,同時對明城牆也造成一定的破壞性影響。於是,又重新調整方案,繞開龍脖子路拐彎處,走溝底架設“天橋”,穿過竹林、樹林。僅此項方案的調整,工程造價就比前一個方案多花300萬元。

  人行棧道有三層樓高

  記者在現場看到,人行棧道在設計上非常人性化,由於落差的原因,棧道共有3個臺階。考慮到人行上下臺階的舒適度,每個臺階一次性不超過5級。站在棧道上,竹林觸手可摸,人仿佛置身在竹海裏,別有一番風情。

  竹林人行棧道高達9.43米,人走在棧道上,能真正體會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餘副局長介紹說,龍脖子路人行棧道共有3處是淩空架設的,總長度553.2米,其中穿越竹林的人行棧道長約325米、樹林人行棧道128米,植物園橋為100.2米。在這幾個棧道中,索道到琵琶湖之間有個深溝,落差達到10米,也是最高的棧道,到棧道建好後,准備在索道入口處立個牌坊,牌名“紫金山人行棧道”。

  人行棧道“身高”省內第一

  中山陵園管理局建設處朱處長介紹說,據了解,“紫金山人行棧道”目前是省內最高的人行棧道。為了安全起見,棧道將用掉200噸鋼材、1500噸的鋼管,僅水泥就用去200車罐。此外,棧道在選材上也特別講究,棧道欄杆采用仿木欄杆,是永久性的,防腐年限30年不變而且抗推打力也非常強。在棧道木板的選擇上,采用了北歐赤松鋪設,每塊木板厚度6厘米,長3米,與棧道同寬。值得一提的是,木板是經過特殊處理的,首先是將木料烘幹、抽脂、再進行防腐液加壓8小時後晾幹,抗擊、抗壓能力非常強。朱處長給記者開了個玩笑說,就是坦克在上面開過去也沒有問題。另外,為防止高峰期棧道上人員過多產生擁擠,有關部門設計時在竹林處專設了兩個應急緊急通道,疏散人群。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Re: 七律2008年戊子正月初二登中山陵明孝陵有感

文章 » 2008-02-12 10:48 PM

鴻賓 寫:紫金棧道冷風遒,明孝中山盡白頭。
萬曆斷垣今日雪,六朝瑣事史家餿。
孫文靈柩空仁愛,玄武湖冰別莫愁。
劫難古都憑吊遠,夕陽未落淚先收。


拜讀鴻賓詞長大作!

頸聯「莫愁」是否南京的莫愁湖?

末學是中山人,中山陵因為路途遙遠還沒一遊。 :roll:
伊始為詩漫上坡,利鋒還待細彫磨。沙沉石落方稱絕,伯仲之間豈剎那?

雕蟲軒 http://hkpoem.org/samwingkit
會員
 
文章: 3735
註冊時間: 2005-06-28 11:16 PM
來自: 香港

文章鴻賓 » 2008-02-13 09:50 AM

已改正的為准:
紫金棧道冷風遒,虎踞龍蟠盡白頭。
萬曆斷垣今日雪,六朝瑣事史家餿。
孫文靈柩空仁愛,玄武湖冰別莫愁。
劫難古都憑吊遠,夕陽未落淚先收。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02-14 03:23 PM

謝謝鴻賓詞長教導
我是從電視上看中山陵  我作過土木工程 在古代工程史上 
拱橋 棧道 生物橋基 都是中國人可傲世的發明
生物橋基 唐代在泉州海口築洛陽橋 因海浪大 不能立基 於是先拋石成堆 在將牡蠣養在上面 過一年牡蠣分泌物將石結成一個穏固的橋基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鴻賓 » 2008-02-14 05:16 PM

那到實地來看看吧!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