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韻和今韻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平水韻和今韻

文章李凡 » 2013-12-03 09:38 AM

認真的說,下面文字只是一大抄.但雖在數萬文字中刪節成了幾百字,其中仍有三分之一是自己的觀點.因此錯誤和可辯之處定必不少.歡迎指正.

對平水韻不認同的理由主要是古今語音之差異.必須指出,此種理由不自今日起,大概宋以後一直存在.
但:詩韻輾輾轉轉至隋漸歸匯聚,由〔切韻〕始.切韻是古漢語音系的一次歸納〔一般認為切韻編撰者是隋.陸法言〕.唐宋之韻書皆源於此.是書韻部劃分細緻,故逐步取代以前韻書.後來206韻的〔切韻〕於1223年金朝由平水人王文鬱〔此點有歧義,另一說是劉淵.有人以為王只是傳承者〕合併成107韻的〔平水韻〕.這部韻書在近體詩的創作中一直沿用至今.〔現大都用106韻/上聲的「拯」、「迥」兩部合併〕.

〔平水韻〕一直是一種被詩家普遍接受的書面文學語音系統,它始終和任何時期漢語口音,語音存在著距離.
很多人以為,一開始平水韻的語音和當時實際口音是完全相同的,這是誤解.切韻分韻原則是「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以...捃選精切,除削疏緩」〔見:切韻序〕.及至以後平水韻都並非代表一時一地的.而是既反映了當時長安周遭,黃河上下方言的特色,也在解讀之前古詩中保存了相當多的古音成分,且參雜了當時一些南方方言特色.這部韻書實際是古漢語的全面總結和調和.這說明,近體詩所採用的詩韻,在音韻結構上一開始就和口音存在著一定差異.這個問題,唐宋以來的詩家都明白:平水韻只是一個用於詩作的書面音韻系統.
可以認為,切韻及之後平水韻是為近體詩度身定做的.平水韻在唐宋後更因科舉而發揚光大.平水韻和現代漢語〔包括國語和方言〕在語音系統是有著密切聯系,因此掌握平水韻並不難〔對我這南方人甚至比今音更容易〕.許多平水韻的韻部在現代漢語中仍然是相近相似或一致.對於一些音差太大者,出色的詩者會考慮避開.今人寫古體詩詞,是因為古詩所表現的古樸風雅,使用平水韻對於古詩的表現力是有意義的。當然,就歷史而言,詩音口音之差異愈來愈大,放寬或用新韻,或是發展的方向.但古典詩之式微,令大詩家不易出現,沒有權威的人物,改革始終不易得到認同.現在有一本上海古藉出版社的〔詩韻新編〕是承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改革而編撰的.一些較資深詩家,即是寫新韻也會依其韻部.但新加入者多是隨口音而為了.〔詩韻新編〕有很多問題,但是唯一本較比認同的今韻書.新的有意於詩韻改革的朋友,實可以平水韻分離合併再新造韻書.但一個式微的,甚至以後可能會逐漸成為國粹的東西,研究的人雖多,但創新越來越少,天才的,權威的人質素相對少了低了.這事可能要幾代人才能得以較大進展,或者繼續以往...
除大陸地區以外,全世界華人地區都是以平水韻為準繩的,這也是平水韻以存在的理由.要知道,在大陸,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能寫古典詩者大多是1949年之前已掌握古典詩詞者,這些人也是用平水韻的.古典詩在大陸幾乎斷層達三十年之久,只是在港臺澳及外國華人圈子得以延續.而這些地區都是用平水韻.而在互聯網初期學古典詩詞的朋友〔大約2003年之前〕也基本用平水韻.
大中華的文字語音衍變因元,清近四百年的統治而使更多少數民族的方言特徵滲入其中.國語的四聲系統明白說明了這一點.但無可否認,漢文字語音乃是主導的決定的因素,而非相反.我曾接觸過不少少數民族的大學生,他們的方言國語我甚止要用了二年時間才聽得懂〔此情況因為人口流動的關係改善不少〕.這說明了為什麼今日讀古詩乃不感覺詰屈聱牙的原因.但無可奈何的是:已經有所改變的文字語音重新逆轉已是不可能了.
但在古典詩韻中,平水韻一直主導了詩壇.頑強的抗據入侵者.明〔洪武正韻〕之編撰者更是清一色的南方人.清〔佩文詩韻〕等繼承了此一堅持.〔無論是粵語九聲或閩臺八聲,也未能完全反響,這是詩韻和語言始終有差距的反證〕.
總結一句,我真誠希望詩韻得以改革.也相信從寬可能是方向.但我是一個對詩沒有抱負的人,詩於我是玩具和抒懷的工具,所以我比較熱心於湊句抒懷而少了理論的探索.在詩韻未得到統一之前,我還是用平水韻,但會多用拗句,當句對,錯縱對..借音,借意字,當然以現代詞匯入詩,擴展自己的空間.我的隨情隨意及我行我素的作詩態度,可以使自己不受束縛〔但愈走愈上白話道,非典派,至今都不知好或不好〕.
我再重申,我不反對新韻,但至少新韻也要有書可依.中國太大,方言太多,我是南方人,我就無法掌握普通話的發音.而我亦認為文學語言和口語還是要有差別,即使不願意,但事實如此,誰也阻止不了.
詩韻不可以以文字改革的方法進行,割裂歷史文化的底蘊並不符合文學音韻的衍変規律...

〔此文因與人討論平水韻而鍵〕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36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Re: 平水韻和今韻

文章李凡 » 2013-12-04 08:48 PM

他網一個熟悉朋友說:
漢字的音樂美已經潦倒半壁,格律詩詞作為古樂體,還是要保證其能夠歌詠的本質至少要有人願意衣缽承繼
----
吾答之并寄此網朋友:
前面的文字倒回答您的疑惑〔也是我的〕:
一個式微的,甚至以後可能會逐漸成為國粹的東西,研究的人雖多,但創新越來越少,天才的,權威的人質素相對少了低了.這事可能要幾代人才能得以較大進展,或者繼續以往...

  另再補充一下:
  一.古典詩已不可回復盛時,而只會由式微而國粹.
  二.自古以來,古典詩都是少數人的玩意,於今如是.
  三.普及化不能提高詩之質素,只能提高受眾,有志於詩者不會因門檻高而放棄.
    欲在低門檻入行者,大多對詩並無誠意.誠意於今更重要,因詩是只蝕不賺的.
  四.古典詩不會失傳,因除了歷史文化因素之外,古典詩亦被視為文化人的最高修為,    是名氣另一標幟.這也解釋為什麼詩的散文化白話化道路艱辛的原因.
  五.網絡讓古典詩得到暫時興旺,但不能改變其沒落的命運.至今,網絡詩只有高低之    分,並無經典之作〔即可以留傳千古的作品.〕〔除了因政治原由〕.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36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