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齋詩話[山抹微雲之卷]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壯齋詩話[山抹微雲之卷]

文章壯齋 » 2002-10-12 11:25 PM

(1)
山抹微雲者,藝文專業BBS網站之稱也,架設於中山大學.其風格特立不群,未與他站相連,真如群山遊雲之間也.余丙子年與同儕生隙,自放於天地以尋知音.適站中有古典詩創作板,唱和之音不絕,因以駐足聞道,自號曰"浪人".然自庚辰年以降,賡歌漸息.余不忍諸家詩作堙沒,故取其佳者收入詩話,亦使來者能知昔日之勝.古來詩作,或口耳相傳,或刊刻成冊,然後得以流傳於世.今之網路便利,詩家名作多有張貼其上者.然物有其利,則必有其弊.稍不經心,則佳句名聯瞬息失之矣.故作詩話加以評點保存,此亦一功也.
最後由 壯齋 於 2002-10-14 10:54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2-10-14 10:53 PM

(2)
山抹微雲古典詩創作板原板主bai者,原名白子易。古、新詩俱佳。自錄其古詩之作,名《白氏見笑集》。自謙曰:「才疏學淺,唯求形似,粗於音律,故曰見笑。」以其受業於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系所,加以平日多遊於勝景之間,故多有自然之氣。丙子年有〈遊茂林風景區老鷹谷龍頭山〉五律,詩云:「雲嶂矗蒼松,千山踞臥龍。長穹飛羽影,急水白鱗蹤。覽勝詩情縱,窮幽野興濃。煙溪經我眼,歷歷盡存胸。」見詩真如倘佯於青山白水之間。山水之作,必有千山萬水存於胸臆,方能動人。故其詩不僅只於山水佳作,詩中「煙溪經我眼,歷歷盡存胸」之句,亦可作一篇詩法讀也。茂林者,位臺灣高雄縣茂林鄉也。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2-10-14 10:54 PM

(3)
丙子年,白子易又有〈屏東行腳〉組詩五首,其中多有新意。有〈經瑪家水庫預定壩址〉一詩:「昔聞築壩隘寮汀,今臨瑪家天昏暝。山川橫漫自成理,俗子渟易逆威靈。」其序云:「預定興建中之瑪家水庫位於屏東縣隘寮南北溪交會處,大武山自然保留區邊緣,其位於斷層帶,且因大武山岩壁土質疏鬆,地震時堪慮。而建瑪家水庫之興建,將令魯凱族及排灣族世居之伊拉村、好茶村二原住民部落永為水庫吞噬,沉浸壩底,致魯凱族之發源地遭劫。為政者應慎思之。」臺地山高水急,曩昔多以水庫攔阻用水。多年以來,漸覺不行。蓋山坡林貌日稀,源水多帶泥沙。又兼之地震頻繁,一旦決堤則沿流生靈堪虞。故近主植林固源,而反築堤成庫。子易此作雖本於所學,然亦本於新時代之新思想,為古典詩創作之新道路也。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2-10-15 01:25 AM

(4)
白子易〈屏東行腳〉中有〈來社溪谷地一遊〉詩,記其二月四日遊於來義管制區。此區需甲種入山證方可通行,故可免於人為殘害。幸子易有原住民Asiyang攜行,方得入內。行至來社溪上游谷地,有原住民結廬炊食以販山客。其見該地山明水秀有如桃源,故作詩云:「峭谷活泉激熠暉,氤嵐淺露點青薇。清虛萬籟空音響,鬱莽深林眾鳥飛。五柳桃源覓妙境,王丞輞口安荊扉。山川不語明真性,且結茅廬就此歸。」作中雖於聲律對仗未見工穩,然余愛其尾聯,未忍割捨,故錄而述之。夫人雖萬靈之長,猶為猿猴一類。山川自然者,即人生之本也。前有陶彭澤「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之句,足見山川感人之深也。此詩之作,是子易多情耶?或為山川本即有情耶?留待讀者親訪而體之也。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2-10-18 12:51 AM

(5)
乙亥年間,台海情識緊張,白子易有〈望海書懷〉二首,言為對岸演習前夕,望海有感而作。其二云:「驚蟄行近北風微,台海料峭隱陰霏。百年濁浪滾滾至,一笑焉能泯是非。」兵者,凶器也。若有不慎,玉石俱焚。兩岸之隔,由來已久。其間錯綜複雜,非干戈可解。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2-10-18 12:53 AM

(6)
白子易又有〈遊日月潭〉詩,清新可喜。為乙亥年春,其軍中同袍楊智超、林其諺造訪,攜其至日月潭一遊。見明潭風光明媚,因有感作詩云:「春峰翠煙羅,明潭漾碧波。煙波去無影,目過疑南柯。」其章法先道山煙,後言碧波。順勢而讀,可想見群山繞水,遠近輝映之景。三句雖言煙波,實則述詩人行跡,引領末句詩人之慨。由遠至近,由景入情,倫次整齊,可以觀也。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2-10-19 09:28 PM

(7)
白子易以其學入詩,故能於詩中展現新視野。古之詩人,多於文事之外,皆不經心。故議者多譏詩者,為風花雪月而作。今世詩人所學多矣,故能轉移視角,另闢詩之新境也。子易〈鹽港溪採樣紀行〉詩,言其助曾迪華、廖述良兩教授,研究臺地水質污染問題。一日沿竹、苗交界之鹽水港溪,東起柑義,西至南港海堤,途經新豐、新城、民德、中興、南興、南隘、中隘、崁仔腳、內湖等地採樣化驗。見水質惡劣,垃圾滿目,有感而作詩七首。其三云:「東起小橋曰柑義,西終海口南港堤。途中數度聞鳴鳥,聲聲句句啼哀悽。」古者無為鳴鳥悲者,以其無有觀念。今智慧大開,可思如何入詩矣。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2-10-19 09:29 PM

(8)
白子易〈煮茗〉詩,為其與研究土木、環工、農工等學同儕至臺北貓空夜談。席間論及環保之事積弊甚重,故有感而賦詩。其二云:「流金易逝寸心荒,累弊難匡丈事茫。一別何年方得見,諸君共話舊情長。」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2-10-24 09:29 PM

(9)
白子易有詞作數首,其中〈江城子〉一首尤佳。作中述其與友朋兩三人至河口海堤夜談,同儕議論國家大事,豪壯非常。忽想卅年之後,滄海桑田。若有幸重登此處,人事可非?景物可舊?因此作詞云:「潮音漁火夜孤茫,酹千觴,傲無方。癲客臨堤,策論話幽長。滾滾暗流蛟隱躍,清風起,映天光。酒花浣劍灑春江,憶流芳,惹情傷。愁緒萬言,無以盡思量。卅載重登高語處,心殘老,鬢星蒼。」其感慨真誠,又豈「為賦新詞強說愁」之輩可類哉?詞亦稱詩餘,向來少入詩話者,以其別有「詞話」一體以述之。臺地自文明以來,詩作、詩集盈庫。然詞作不興,有如吉光片羽。余亦不善於詞,未敢擅加評點,復無意別著詞話。故列於此,使後人知子易亦有詞作也。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2-10-24 09:34 PM

(10)
山抹微雲中有dean者,自號「落魄詩人」,不知其何許人也。有〈江南秋〉一詩,詩云:「蓮姬妝卸留蓬頭,蟹將甲披鬥釣鉤。隋煬只道風光好,不知江南亦有秋。」前二句擬人形容江南之秋,新鮮生動而帶民謠之味。後二句筆鋒一轉,藉史事、實景以諷,洵有古風,聞之者足以戒矣。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2-10-25 07:45 PM

(11)每次貼都貼不上,不貼了.
最後由 壯齋 於 2002-10-26 07:43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下一頁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