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繁體簡體字之優劣 敏翔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論繁體簡體字之優劣 敏翔

文章敏翔 » 2006-03-30 09:41 AM

論繁體簡體字之優劣 敏翔

三大原則:
1.平心靜氣討論,無需辯論;就字論字,幽默不傷和氣。
2.重點品評優劣,是文字學;語不重複,不涉入政治學。
3.兩岸學者文人、集思廣益;協商存廢問題,尋求結論。

敏翔 曰: 只保留《說文解字》中,古今通字;新造的簡體一律廢止 ( 03./24./)
1.真正認識中文的形音義的人都反對簡體字,而主張保留繁體字(有根有源、道道地地的國粹)。連橫《臺灣通史序》說:『國可滅,史不可滅』。滅人之國,必先滅其文字;我說。老美想毀滅你的國粹;你還蒙在鼓裏;可悲!

2.周有光專家說:「簡體字好不好,小學老師說了算,因為簡體字真的讓小學生容易 認、容易寫」簡體字好不好 ?, 您可要去問問文字學家或國學大師,中文系學生; 可千萬別問小學老師。周有光為了容易認、容易寫。那就上了老美的當。這是聯合國想消滅中文的第一步詭計。

3.部分簡體字我贊成 例如『古今通字』 :漢、許慎《說文解字》一書中;通行的古體字全部可以保留。
古今字:禮通礼、 彊通強、 從通从 、 豐通丰、灋通法、僊通仙、幾通A、坤通堃 、協通劦、草通艸、 个作個(箇)、雲作云、氣作气、這作这、 野古作埜 E.T.C. 像這些簡體字,本人都可以接受。

4. 日本人喜歡吃拉麵。 我問您 :『 麵 』字簡體字寫成『 面 』, 拉麵簡體字寫成【拉面】;面字通【下 面】 的『 面 』可以嗎?。
一個日本觀光客來到中國餐館, 問他:這位客官您要吃甚麼 : 『 Ra Men 』。 廚師說:『 好!我下面給您吃?』,嚇得日本客拔腿而跑 。

5.文字並不是筆劃少就好,好寫不一定實用。那麼我得問你:銀行為何不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而必需採用『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呢?不用繁體字行嗎?倘若你用阿拉伯字,那更慘嘞,你寫『 1 』,人家可以改為『 4 』;方便極了!

6. 『 歡 』可簡成『 欢 』,那麼『灌』亦可簡為(三點水加又)嘞?『 溪 』簡成(三點水加又), 『漢』簡成 (三點水加又), ETC 亂七八糟 ;莫此為甚! 不勝枚舉的困擾在其中, 簡直在胡鬧!反正筆劃多的部份一踏括子用【又】來代替。於是乎『龍』簡成『竜』;『鳳』簡為『凤』(鳥兒飛走了)。『凤』不像『鳳』,『竜』又不像『龍』(既不像烏龜、又不像蚯蚓、四不像);『龍的傳人啊!』您在那兒呀?

7. 造字得依據《六書》的 原則;照著商、周、秦、漢、晉(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楷書)演進而來的字,纔是有根源的正統字。簡體字像:書(书)、簡(简)、寫(写)、則(则)、馬(马)、鳥(鸟)、館(馆)、國(囯、国)【國之三要素:武器、人口、土地】;只剩下一個大王的(囯),和一塊玉石的(国)有啥用?以上皆借『行草』來簡化的字太草率。
絕不容許把『釣魚臺』從中國分割出去。

8. 凡不依《六書》原則,隨便借用『行草』的筆劃來簡化的字,總有一天自生自滅淘汰掉。故聯合國先消滅有根的繁體,等到無根的簡體字自然生滅,便是『全盤西化』之日,老美的文化侵略,終告成功!拭目以待罷!凡愛護中文的人民起來吧!老美為何跑到臺灣、香港來學習繁體中文。台諺曰:『說破就不值錢』。





明月 曰 : 明月認同這篇文章的說法。一併給大家參考。 (2006 ./ 03 ./ 24. /)
[2006/03/24]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9版]
《咱的社會》求快文化 忽略繁體字價值
--------------------------------------------------------------------------------


【周群英/桃園八德/研究生】
據新聞報導,二○○八年以後聯合國將僅用簡體字,廢除使用繁體字。這其實不是「新」聞,因為它是一個可以預估的趨勢。從歷史來看,文字作為人類最重要的溝通媒介之一,它必然將隨著人與人之間日益頻繁的互動而被要求加快傳播速度。如今則輸入幾個按鍵便可輕易修改和傳送的電腦螢幕上,這一路過來,反應的是以「交換價值」為首要考慮。
然而,文字作為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要素之一,它並不只有「交換價值」,還包括「使用價值」,這一點尤其表現在象形文字上。象形文字不僅具有美感,而且富於結構。因此,在古代,當人們說某人的詩詞寫得好,指的並不只是其筆下的高妙意境,還包括文字排列在一起而構成整體的視覺美感,而這種美感甚至可能引發人在倫理層次上對善的追求。
從「交換價值」的角度來看,簡體字自然比繁體字有競爭力多了。它筆劃少、好寫、好學。但是,若從「使用價值」的角度來說,簡體字又大大不如繁體字那樣蘊含文化與美學的深度。只是,仍然位居文化第三世界位置的中國文字,若想要在當今一切強調速度和效率的世界得到現身的機會,那麼從對繁體字的書寫轉向對簡體字的使用,似乎成了必要的妥協。
然而,還以中文為母語的華人,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的妥協?會不會對妥協產生焦慮?對於自幼便讀、寫繁體字長大的人來說,在目睹將來繁體字可能成為歷史的現實時,會有一種複雜的感覺就是,人尚且在世卻已經看見自己的墳墓。

飄 曰 : 蘇軾的韓文公廟碑中說 (2006 ./ 03. / 25. /)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曆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複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現在中文面臨的浩劫,已經不是道喪文弊,而是其根本受到嚴重的毀壞!
身為中華民族,為我族之文化,每個人都有責任要捍衛我們的文化呀!

金牛子 曰 : 歷史中我看到的中文,是在進化
歷史中我看到的中文,是在進化,讀過國學常識都知道,甲骨文→金文→孔璧古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繁體中文,而簡體中文,是ㄧ種退化,就生物學的觀點,有一天退化的東西成為優勢種的話,他會生存下來,但是大家都知道文字,他不是生命,有支持的是用它的是人,但是他今天淘汰他的理由,就是實用好學,我便不以為然,那大家都改用象形文字的,ㄧ眼就懂,估計老外學中文輕鬆個千百倍,他們可樂了,我們呢?看著老祖宗,千錘百煉的ㄧ套文字系統,變回原來的一塊石頭。
人類想取代上帝,不是ㄧ天兩天了,基因科技讓人也能創造生命,搶了上帝的權柄,而今日,他們更想代替時代,對中文做天擇。
而我實在不想看繁體中文消失,就像我對ㄧ字多音痛心疾首ㄧ樣,在我而言,這些都是惡搞,造字法則,轉注、假借、形聲、會意,中文的每ㄧ個字、聲、韻,都是千年下來許多人的心血,ㄧ筆ㄧ畫,都有他的內涵,簡體中文!那是什麼東西,刪的字不相字,我看得懂,他跟繁體有些相似,但是...他的內涵不見了,轉注、假借我不懂,但是好多字不能形聲了,好多字不能會意了!一字多音,搞的動名詞模糊,古文變的更加艱難,多虧了學者專家了,學生難學,刪,他們想造就一些什麼,又不是在敎白癡(我話用粗了,傷眼抱歉!)這就是人嗎?是誰說要面對困難的,這就是面對困難的方法,原來逃避也是ㄧ種面對,神啊!真是神!果然是『學者專家』,就是不一樣。
這篇文章最後由 金牛子 在 2006/03/25 23:41:30 重新編輯!(傳統中國文學網)

秋靈 曰 : 簡體轉繁體最常出現的錯誤或混淆字: (2006-03-01 09:21. 天下文壇)


1.複、復兩字簡體皆為"复" 字,易生混淆。 2.裡、裏,簡體同為"里"字。

3.干、乾、幹,簡體同為"干"字。 4.系、係、繫,簡體同"系"字。

5.僕、仆,簡同"仆"字。 6.隻、只,簡同"只"字。

7.撲、扑,簡同"扑"字。 8.雲、云,簡同"云"字。

9.掛、挂,簡同"挂"字。 10.蔔、卜,簡同"卜"字。

11.鹹、咸,簡同"咸"字。 12.郁、鬱,簡同"郁"字。

13.欲、慾,簡同"欲"字。 14.衝、沖,簡同"沖"字。

15.須、鬚,簡同"须"字。 16.遊、游,簡同"游"字。

17.髮、發,簡同"发"字。 18.幾、几,簡同"几"字。

19.誇、夸,簡同"夸"字。 20.采、採,簡同"采"字。

21.稜、棱,簡同"棱"字。 22. 制、製,簡體同"制"字。

23.歷、曆,簡同"历"字。 24.餘、余,簡同"余"字。

25.闢、辟,簡同"辟"字。 26.蘇、甦,簡同"苏"字。

27.蒙、濛,簡同"蒙"字。 28.困、睏,簡同"困"字。



敏翔 曰 : 中文的字根(部首、邊旁、聲符)不可隨意刪減 (03./ 26. /)

9. 它、佗,簡同“它”字。敏翔按:『佗』字古作『它』,通『他』字。《連橫、語典》:『佗,何也』。國語『你去那裏?』;標準台語寫成:『儞去佗位?』。杜教育部長自稱是本土文學的專家。還早呢!問他『你去那裏?』台語怎麼寫,他恐怕會寫成『你去叨位?』錯了!『佗位』者『何位』也。多麼文雅的辭句呀!台音自有台音字。借問部長:『拍馬屁』台語怎麼寫?在國會質詢一定又是『拒答』有種試試看!。詳拙著《詩學發微》曾考證其典故出自《詩經:豳風、狼跋篇》。


敏翔 曰 : 名不正 則言不順:『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 ( 03. / 27. /)
14. 云、雲,簡同“云”字。今人稱『雲』字為【繁體字】;『雲』字為【簡體字】,不知始於何許人耶?大錯而特錯。名不正則言不順;難怪老美要想『全盤西化』;先消滅中文。在我看來,字類可分:『古字』『正字』『俗字』『錯字』『別字』五類。『云』字不是『簡體字』,應稱為『古體字』。何以故?『云』字結構:篆文象層雲舒卷之形。【象形】:後又加雨作『雲』。假借為『曰』,如『詩云』。『雲』字更不應該稱為『繁體字』,而該稱為『正體字』纔對。
例如:云(雲)从(從)劦(協)个(個、箇)气(氣)义(義)仪(儀)、、、、這(这)些字在秦代以前就有的字【小篆】,誰說它是『簡體字』呢?不對的了。名不正嗎!古代就有的字,誰把它簡化了呢?沒有呀!云字古已有之!
從今兒個開始簡體字應該【正名】為『古體字』(最初造成的字,文字學上的術語叫做初文)纔對!


敏翔 曰 : 何謂『亂體字』? (2006./ 03. / 28. / )
16. 【定義】:一般人所謂『簡體字』,包括『古體字』和『亂體字』兩種。古體字乃中文的文化遺產,應該好好兒地保存;千萬別讓聯合國隨意毀滅。凡不顧『六書』造字原則,不保留字根的『形、音、義』;將筆劃多的部分僅以『又』字簡化之中文謂之『亂體字』。讓炎黃子孫的後代,學習中文時造成困擾,以致於無法欣賞中文之美妙者皆謂之『亂體字』。
一般人皆以為『體』字是繁體字;『体』字是簡體字。錯了!我可以告訴各位:『体』字是『體』字的俗字。以前聯考常常擔任國文科閱卷委員,擬定評分標準時,我就規定:作文寫錯字、別字、俗字、都要扣分。『進步』的『步』多加一點扣一分;『歩』(錯字):『按部就班』寫成『按步就班』這叫寫別字,扣一分;『體育』寫成『体育』寫俗字扣一分。


17. 【例證】:正體字『華』字係象形文字。《漢、許慎、說文解字》:『華,艸木華也。從艸從夸』。徐灝曰:『華乃古象形文。上象蓓蕾下象莖葉。小篆變為夸(夸字去除大字)耳』。按『華』字原是象形。甲文用為祭名。秦人或加艸為意符。遂有華字。及後華借用為光華意。秦漢人乃另造荂。荂見《方言》。六朝人又另造花字。日久而華字為借意所專。荂字少用。花字遂獨行。
換言之:『華』(f l o w e r)正體字象形本來像一朵花那麼美,因為『花』是美麗的(b e a u t y),『華』字就被借為『華麗、美麗』的意思。於是乎『華』(f l o w e r)這個字就沒有了。到了六朝,乃另外創造一個新字『花』(f l o w e r)。久而久之,『華』字專門解釋做『華麗』,後來(f l o w e r)這個字,就只用『花』字來代表。

現在只因『華』字筆劃太多,乃另造一個簡體字『华』(化十)。
這個字因刪除部首(艹)→(艸)→(草),無法體會其為植物類的(華、花),只好稱之為『亂體字』。
按『化』,猶『死』也:僧曰坐化、道曰羽化。《說文》凡从『歹』字旁的字兒,沒一个好東西。炎黃子孫的後代看到『华』(化十)這個字,不知啥咪死人骨頭,擱在十字架上頭,因無『艸』字頭、終究猜不透啥玩意兒,最後自生自滅。俺也說:絕不容許老美把『正體字』從國粹分割出去!

聯合國有一天開大會,問中國:你們究竟要保留:简体字(乱体字)的『华』,
還是繁體字(正體字)的『華』? Which flower is more beautiful ? 『兩个都要』;『不行不行!』 老美乘勝追擊再追問:【龍鳳】的『鳳』跟『竜凤』的『凤』呢?『俺比較喜歡 【凤】字,因為這個字筆畫少又好認好寫!』; 【凤兮!凤兮! Where is your Bird ?】 (2006. / 03. / 29. /)


http://www.naturelife.org/phpBB2/viewtopic.php?t=603 論簡體繁體


道合天人天合道;心存敬讓敬存心。
敏翔
會員
 
文章: 426
註冊時間: 2002-02-26 10:05 PM
來自: 台灣

文章一善 » 2006-03-30 10:35 AM

簡體字我大概有三成以上我是看不懂的..
不想學也不想猜..只好跳過去不看囉
奇怪..這是外國字嗎..為啥我看不懂..呵呵
寫詩難成江西派,填詞不喜花間集。
一善
會員
 
文章: 4415
註冊時間: 2002-06-30 01:33 PM
來自: 台灣

文章 » 2006-05-03 10:33 PM

......【龍鳳】的『鳳』跟『凤』的『凤』呢?......


正體「龍」,簡體「龙」,「竜」是日語漢字。
伊始為詩漫上坡,利鋒還待細彫磨。沙沉石落方稱絕,伯仲之間豈剎那?

雕蟲軒 http://hkpoem.org/samwingkit
會員
 
文章: 3735
註冊時間: 2005-06-28 11:16 PM
來自: 香港

文章霞雲 » 2006-08-06 01:14 PM

英文對我這老鄉委實太難 不知聯合國有無簡体英文?
霞雲
會員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05-05-09 01:40 AM
來自: taipei

文章斗酒诗百篇 » 2006-08-21 11:39 AM

該簡該繁,窮說無益,曆史自能證明一切。當年滿洲人入主中原,最終還不是一樣被漢人同化。使用漢字,改穿漢服。而前朝的黨羽卻還在爲要奉朱三太子還是朱五太子爲王而爭吵不休。
我們使用的是簡體,卻不排斥繁體,因爲我們一樣尊敬我們的祖先爲我們創造了文字,一樣尊重你們的文化。
我們可以認得95%的繁體字,單從字體的角度來看繁體字的確是近乎完美。可是由于曆史的問題簡體字已經在12億以上的人口中流通,您認爲在時代的洪流中誰將會被沖刷掉?

小弟無理回複,得罪了,請多多海涵。
斗酒诗百篇
會員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06-08-20 03:51 PM

文章斗酒诗百篇 » 2006-08-21 11:42 AM

霞雲 寫:英文對我這老鄉委實太難 不知聯合國有無簡体英文?


WTO? WC?CEO?此非簡乎?
斗酒诗百篇
會員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06-08-20 03:51 PM

文章壯齋 » 2006-08-21 01:47 PM

斗酒诗百篇 寫:該簡該繁,窮說無益,史自能證明一切。當年滿洲人入主中原,最終還不是一樣被漢人同化。使用漢字,改穿漢服。而前朝的黨羽卻還在爲要奉朱三太子還是朱五太子爲王而爭吵不休。
可是由于史的問題簡體字已經在12億以上的人口中流通,您認爲在時代的洪流中誰將會被沖刷掉?

滿人若穿的是漢服,那今日那來的旗袍,就算是長袍馬褂唐裝也稱不上是漢服.從文化論述上來看,滿清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運用大一統的論述,將自身的文化植入漢文化中,而讓漢人毫不自覺的接受.用現代生物科技的話語來說,就像把生物的基因置換,再利用生物本身的複製能力去擴大族群.所以要說滿漢是誰同化誰,那還得細細探討.
但討論文化的東西,最好不要訴諸廉價的歷史主義與民粹想像,從五四以來,這些論述就不斷的被使用,而造成文化的空轉.古典文學的場域就是這樣被搞掉的."四萬萬人都在看白話文學",這種說法不過是種假想性的論述,也讓文化人的專業完全崩解.因為每個人的心中有四萬萬人的想像就好,還需要文化人幹什麼.文化的東西不能媚俗,從儒家的說法就是要行教化.簡體字也不是自開天闢地以來就有十二億人在用.

從我這裡看,歷史的歷都是錯字.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斗酒诗百篇 » 2006-08-21 09:05 PM

敏翔 曰: 只保留《說文解字》中,古今通字;新造的簡體一律廢止 ( 03./24./)
1.真正認識中文的形音義的人都反對簡體字,而主張保留繁體字(有根有源、道道地地的國粹)。

汉字简化,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从仓颉造字始中国文字的创造衍生和发展到现在仍在继续,现代首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Google搜了一下“是在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而首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是在五四时期,钱玄同钱GG宣扬中文字笔画太多,过于繁复,在学术和教育界使用时有诸多不便,开始把汉字简化及拼音化的研究,在1935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现代简体字80%是从历代的草书中挑选而出。简体字的主要参考来源是王羲之的正草十七帖。年龄在1500年左右。

連橫《臺灣通史序》說:『國可滅,史不可滅』。滅人之國,必先滅其文字;我說。老美想毀滅你的國粹;你還蒙在鼓裏;可悲!

就字論字,不涉入政治學。。。8要扯蛋

2.周有光專家說:「簡體字好不好,小學老師說了算,因為簡體字真的讓小學生容易 認、容易寫」簡體字好不好 ?, 您可要去問問文字學家或國學大師,中文系學生; 可千萬別問小學老師。周有光為了容易認、容易寫。那就上了老美的當。這是聯合國想消滅中文的第一步詭計。

本身简体就是正草的写法。俺明白那些专家的疑问,他们是认为是否有必要把正草这样一种很高的艺术成就来教给大众,替代他们的日常写读之用。如此普及,恐怕太滥。老先生们歇一歇吧,回香豆会15种写法的年头过了。

3.部分簡體字我贊成 例如『古今通字』 :漢、許慎《說文解字》一書中;通行的古體字全部可以保留。古今字:禮通礼、 彊通強、 從通从 、 豐通丰、灋通法、僊通仙、幾通A、坤通堃 、協通劦、草通艸、 个作個(箇)、雲作云、氣作气、這作这、 野古作埜 E.T.C. 像這些簡體字,本人都可以接受。



4. 日本人喜歡吃拉麵。 我問您 :『 麵 』字簡體字寫成『 面 』, 拉麵簡體字寫成【拉面】;面字通【下 面】 的『 面 』可以嗎?。 一個日本觀光客來到中國餐館, 問他:這位客官您要吃甚麼 : 『 Ra Men 』。 廚師說:『 好!我下面給您吃?』,嚇得日本客拔腿而跑 。


还TMD让步让人活了???看那个繁面俺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还要俺写!!!

5.文字並不是筆劃少就好,好寫不一定實用。那麼我得問你:銀行為何不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而必需採用『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呢?不用繁體字行嗎?倘若你用阿拉伯字,那更慘嘞,你寫『 1 』,人家可以改為『 4 』;方便極了!

扯了不是,技术问题问银行,一看就是文科生。不知道很多汉字其实没有繁简之别的吗,如:一班小朋友在玩耍。。。你写个繁体出来

6. 『 歡 』可簡成『 欢 』,那麼『灌』亦可簡為(三點水加又)嘞?『 溪 』簡成(三點水加又), 『漢』簡成 (三點水加又), ETC 亂七八糟 ;莫此為甚! 不勝枚舉的困擾在其中, 簡直在胡鬧!反正筆劃多的部份一踏括子用【又】來代替。於是乎『龍』簡成『竜』;『鳳』簡為『凤』(鳥兒飛走了)。『凤』不像『鳳』,『竜』又不像『龍』(既不像烏龜、又不像蚯蚓、四不像);『龍的傳人啊!』您在那兒呀?

老先生们说的这有道理,正草的发展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沉淀上的,一篇流传千古正草的成形对文字的声、形、象、数、理都要有深厚的功力,8是乱画的。。。老先生们我们回家吧。

7. 造字得依據《六書》的 原則;照著商、周、秦、漢、晉(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楷書)演進而來的字,纔是有根源的正統字。簡體字像:書(书)、簡(简)、寫(写)、則(则)、馬(马)、鳥(鸟)、館(馆)、國(囯、国)【國之三要素:武器、人口、土地】;只剩下一個大王的(囯),和一塊玉石的(国)有啥用?以上皆借『行草』來簡化的字太草率。 絕不容許把『釣魚臺』從中國分割出去。

说到国,俺倒知道这个字是汉字中写法最多的一个字,据人统计有四十一种之多,太平天国的“国”写成“口王”,不信去苏州的太平天国忠王府去看。武则天造字,先是“口武”,后来可能是觉得有自己给困在里面的意思,不吉,改成“口八方”〔上八下方〕。最奇怪的一种写法是三个“秦”垒一块,大概是汉初的一种写法,取“三秦”之意。有意思吗?说句大白话,简化字从来不是某几个人自创的,有空翻翻书,每一个字在确定简化字时,当年遵循的一条总原则是:“述而不作”,即只整理古来或民间的写法,不自创。

8. 凡不依《六書》原則,隨便借用『行草』的筆劃來簡化的字,總有一天自生自滅淘汰掉。故聯合國先消滅有根的繁體,等到無根的簡體字自然生滅,便是『全盤西化』之日,老美的文化侵略,終告成功!拭目以待罷!凡愛護中文的人民起來吧!老美為何跑到臺灣、香港來學習繁體中文。台諺曰:『說破就不值錢』。

一种文字能使一个国家分裂,这个国家首先是一块豆腐
斗酒诗百篇
會員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06-08-20 03:51 PM

文章儒儒 » 2006-08-22 01:05 PM

斗酒詞長:
這裏是文學網站,請注意措辭。
又,文中〔8〕字是否為〔不〕字?
不知是否為輸入法的問題,請不要如此使用,謝謝!

關於文字發展的方向,恐怕不是單一面向就可以說明的問題,
語言和文字一樣都是表意的工具,
人們在尋求簡便的過程中,還是要維持辨義的功能,
有人就認為,官話的語音雖然較古代大為簡化,
相對的,複音詞也大量增加了,
這是因為語音系統的簡化使許多原本語音有區別的字變成了同音字,
為了避免造成混淆,而使構詞系統變得較以往複雜。
在文字方面,我也曾聽人說簡體字把許多有區分的字詞混淆了。

除此之外,從歷史上看,文字也不見得是趨簡的,
如果從現存的記錄來看,漢字的數量是愈來愈多的,
雖然說數量的多寡和筆劃的繁簡不一定有關,
但許多新生的字實際上是從舊有的字增生的,
剛才想到《論語》「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其中的〔舍〕字,現代應該寫作〔捨〕,加了手旁,
這不就是筆劃由簡趨繁了嗎?

其實,我也曾聽到過一種論述,
認為大陸推行簡體字造成了文化的斷層,
因為學習簡體字的人無法直接閱讀古代文獻。

如果我的理解沒有錯,當初會推簡體字和拼音,
是認為繁體字不好學,造成中國教育不普及,國家才會衰弱。
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兩岸識字率和教育程度的統計,
看看是使用繁體字的臺灣比較高,還是使用簡體的大陸比較高,
如果是臺灣比較高的話,
表示識字率和教育程度跟繁簡體字沒有多大的關係,
當初推動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抱歉,這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並未完全針對斗酒詞長的說法回應,
寫的也有點雜亂,請見諒。
儒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535
註冊時間: 2002-02-26 07:46 PM
來自: 臺灣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