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從小聞雞起舞,並常年於舞台上演出,直到高中北上方才罷舞,而家姐則專舞彩帶(不藏柄),深覺一方詞長言之有理.一方 寫:練是指柔軟潔白的絲絹。李白詩句中有
1. 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2. 馬如一匹練,明日過吳門
3. 誰道此水廣,狹如一匹練
4. 漢水澄如練,孤鴻迥帶霜
5. 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在四五句中,練是用來比對江水的澄,但五句中都沒有用練來表示光。
南山子詞長說﹝罷如江海凝清光﹞是取「水如一匹練」、「澄江靜如練」之意鎔鑄而成。在下有點懷疑。一來 <練> 缺光也。二來杜甫用典會否化用李白的詩句呢?三來 < 江海 > 用典的話,照理對句 < 雷霆 > 也會用典。敢問 < 雷霆 > 是引何典?
劍走輕靈,故舞動時的某些動作會與絲帶舞相似,但絲帶舞只有柔的一面,而舞劍會柔中帶剛及光。竊以為杜詩中四句舞動描述用於舞劍較貼切。
我在長城文化網 http://www.meet-greatwall.org搜尋有關 < 器杖 > 一詞的古典文章 ,似乎此詞是指兵器或僧侶的法杖居多。又該網站刋有宋史志第九十五樂十七 http://www.meet-greatwall.org/sjfz/sj/sons/sons142.htm。其中描述《劍器》曲、隊舞之制及女弟子隊等,很高參考價值。形容舞隊的器材有 “帶杖器、奉綉球、執蓮花、執旌節、鶴扇、球杖”等。可見 < 器杖 > 指絲帶類的器材可能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而宮廷舞亦不限於絲帶舞。
以上只是在下的外行人語。期待南山子、儒儒及樂齋詞長的考證。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