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續)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文章李雨 » 2007-07-07 08:57 PM

正需消氣,才發現詞長此欄,子細讀過,甚喜,氣也消了,大概不會失眠吧!詞長言之無不有理,令人服氣,重點在言須合理,畢竟是評論啊!此外,維仁詞長提到的陳進東縣長,夫婦乃家母好友,偶寫詩贈家母,其詞風淺白,未結集成冊.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維仁 » 2007-07-07 09:17 PM

多謝李雨詞長補充。
但是李詞長可能記錯了,陳進東縣長著有《南湖吟草》。這本集子前幾年被龍文出版社翻印收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三輯。
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php?t=14348
維仁也出生在宜蘭,先外祖父之兄與陳縣長交好。從您的敘述看來,您應該是同鄉前輩。鄉晚向您問好。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李雨 » 2007-07-07 09:29 PM

維仁 寫:多謝李雨詞長補充。
但是李詞長可能記錯了,陳進東縣長著有《南湖吟草》。這本集子前幾年被龍文出版社翻印收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三輯。
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php?t=14348
維仁也出生在宜蘭,先外祖父之兄與陳縣長交好。從您的敘述看來,您應該是同鄉前輩。鄉晚向您問好。
我高中開始就住台北多,且那時不留意舊詩之故.今得知好消息,至少可具體懷念長輩们,謝謝同鄉詞長!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李雨 » 2007-07-16 05:21 PM

李雨 寫:維仁詞長提到的陳進東縣長,夫婦乃家母好友,偶寫詩贈家母,其詞風淺白,未結集成冊.
再謝維仁詞長:已得<南湖吟草>,讀之乃大改觀點.原來是縣長體貼家母只讀日語,故所贈皆刻意淺白,其實風格不盡如此.特此更正.(值得收藏!)舉例:

飛花點點亂心思 , 萬里薰風拂面時.
碧水連天春去早 , 白雲橫海月來遲.
觀潮更感靈胥憤 , 低首空懷宋玉悲.
撫古觀今情未盡 , 南來戰地作軍醫.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李雨 » 2007-07-17 07:21 PM

補充:
<南湖吟草>編目識語指出:"原本無序跋,亦無版權頁;未著印行年,亦未署編輯人".蓋因結集當時作者年已將近九十,重度中風,斷絕應酬久已,故未廣為發行,僅供老人家等方便翻閱.又言"卷四收民國六十八年二月至六月間之詩詠,時所作除少數有詩題外,餘皆有詩無題",在下則於此卷中發現一首無題者,正是特為家母所題詠.原雕刻於一座臺灣玉石,題<贈陳愛珠女士>:

自古薰陶禮樂先 , 欣聞桃李共爭妍.

琴聲細和蕭聲處 , 知汝辛勤不為錢.

(請查頁一二二,四月二十七日稿.)

順便一提:書中有酬詩者徐阿富先生,當時乃擔任羅東鎮成功國小校長,也正是我的校長,一位難得的教育家!
最後由 李雨 於 2007-07-18 05:08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李雨 » 2007-07-17 07:32 PM

頁一二三,四月二十八日:

瘋女復來欲說情 , 無奇不有是人生.

久說豔福原非福 , 偏惹青樓薄倖名.

補充:此詩所言,乃鎮上一名患有妄想症,俗稱"桃花瘋"的女子,每年春天就出現於大同醫院,當著眾病患前,要陳醫師娶她為妻,竟至賴臥於地上,實不勝其擾故.
李雨
會員
 
文章: 2343
註冊時間: 2007-01-17 02:56 PM

文章壯齋 » 2007-12-21 11:12 A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61)
典故不煩,然學者尤須用心。清康熙年間,陳璸有〈澄清台〉一詩云:「逢時誰不願為材,步上澄清御史台。廌斧英聲能破柱,埋輪正氣欲驚雷。目空所向何依倚,心欲憑高自溯洄。滄海魚龍千變化,一般收拾付吟懷。」當中「廌斧英聲能破柱,埋輪正氣欲驚雷」之句,某以「砍殺野獸」釋「廌斧」,「擊潰敵軍」釋「埋輪」,其謬大矣。想全詩皆以御史角度出發,豈能越俎代庖而行將軍之事乎?前句典出《後漢書•黨錮傳》,後句典出《後漢書•張綱傳》,皆言執法之事也,豈能與行伍之事混雜。
最後由 壯齋 於 2007-12-22 04:21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4 次。
得今朝之快意,察萬古之傷心
壯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7-12-21 10:56 PM

更糟的是教育部編成語典  與  國語詞典時  又多引用這些博士的說法去解釋古文 創出 一些新解 移害後世 當然現在學門越分越細 也不能要求太多 我有一個以前的方法 可供參考
我當兵時 所發的 陸軍野戰準則 如有人能指出錯誤 每更正一條 獎金一千元 當時 二等兵月薪280元 少尉980元 但是並不會影響原作者已發獎金 此法似可供教育部參考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壯齋 » 2008-01-20 09:31 P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62)
「詩幟」一詞,昔日詩壇常見,前人詩作中多有述及。如楊爾材云:「一竿高樹颺吟風,掩映長隨旭日紅。搖曳騷壇開白戰,翩翩奪得屬豪雄。」盧少白云:「一幅琳瑯錦繡多。高懸吟壘影婆娑。心旌我亦同搖曳。嘔出珠璣七字哦。」蘇友讓云:「珠璣滿幅韻琅璫。海內騷人藉激昂。獵獵搴風傳白戰。受降城外墨林香。」以詩觀之,當為聯吟大會奪冠之獎勵象徵。然未見實品,疑為虛擬想像之物。近日翻閱《詩文之友》,見詩壇前輩曾文新先生,曾於詩人大會中掄元而獲頒詩幟一面,並留影刊載於雜誌。由此知「詩幟」應真有其實也。

附:詩幟照片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63)
「詩幟」雖有其物,但應為後來者所做,前人所言仍多為虛擬者。如林朝崧〈羅蔚村孝廉秀惠有事渡海,紆道見過,出示漫游留別諸作,次韻奉贈,即送其行〉一詩云:「識君名字自童蒙,當日騷壇拔幟雄。」謝汝銓〈次久保天隨博士移居龍安陂原韻〉云:「騷壇拔幟敵多降,高臥羲皇日暖窗。」許五頂〈席上賦呈竹修詞長謹步瑤韻〉云:「任意揮毫羨右軍。騷壇拔幟久傳聞。」皆以「騷壇拔幟」稱許詩人,此應為「詩幟」之原型。後擊缽日盛,援引為白戰奪幟者,製成實物以資獎勵。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64)
「詩幟」一詞,亦代指詩社。如林臥雲〈詩幟〉云:「絕島騷壇林立甚。吟旌遠勝酒帘多。」〈祝菼社第十七回總會〉云:「螺陽文物總翩翩。詩幟高標十七年。」陳壽垣〈春禊〉云:「稻江詩幟南來日。携手東風趁早春。」邱坤土〈蘆墩吟社創立週年紀念〉亦云:「揚風詩幟動,應夢筆花妍。」可知「詩幟」之義,多矣。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65)
「詩幟」亦代嘗指詩人本身。如鄭文治〈祝林子惠社兄喬遷〉云:「騷壇詩幟高鯤島。瀛社吟鐘響鷺洲。」楊笑儂〈應社小集賦呈席上諸公〉云:「枉教詩幟張吾土。慚愧詞多缺性靈。」呂蘊白〈壽鶴亭社長古稀〉云:「芹香早掇傳中府。詩幟高標領一軍。」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66)
以上皆為「詩幟」之意,然未若用之代指詩作風格者。如蔡漁笙〈詩幟〉云:「指揮餘子壯山河。李杜門前展捲多。炎宋騷盟誰管領。鮮明一字繡東坡。」鄭文治〈吟旌〉:「一竿詩幟献霞雲。五字城頭樹獨芬。自古風高揚李杜。聲聲搖動至今聞。」謝國文〈詩幟〉云:「指揮騷雅世推尊,雲散風流采幔翻。漢武柏梁麾下集,建安又變楚辭源。」詩之有幟,非徒文字以干獎品者。應有風格,別樹一幟於詩壇,方可流傳後世,詩壇亦藉此復興。
得今朝之快意,察萬古之傷心
壯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8-01-20 11:21 PM

看到詩幟照片 映象中在民國61-71年間 亦有詩會頒獎用錦旗的 但只寬約20公分上下約40公分 上面是直接寫 元 眼 花 等 69年詩人節教育部朱匯森部長頒青年詩人獎亦用此錦旗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上一頁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