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續)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6-06-06 02:07 PM

維仁 寫:昔日台灣政壇多有擅長舊詩者,中央如監察院長于右任、考試院長賈景德等人,地方如宜蘭縣長盧史雲和陳進東、高雄縣長陳皆興等人,皆以詩名。
晚近政壇似乎少有能寫舊詩者,辜振甫是其一,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也能寫舊詩,除此之外政壇上不知還有誰寫舊詩,請知道的詞長補充一下,謝謝。

我讀高中時,民國55-57。省主席黃杰好詩,只苦了各廳處長,私聘師爺與主席唱合。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Re: 回應

文章壯齋 » 2006-06-07 10:42 AM

夜風樓主 寫:我讀高中時,民國55-57。省主席黃杰好詩,只苦了各廳處長,私聘師爺與主席唱合。


這個有趣....以後要重建戰後古典詩壇,這點應該寫進去....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6-06-11 09:32 P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49)
詩無達詁,詩學之所由興也.詩無達詁,詩學亦因以而毀矣.何也?有志於詩學者,以此砥礪,以此窮盡詩境,則詩學興矣.尸居於此道者,以此為護符,以求混於群中,濫竽充數.詩學之毀,指日可待矣.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6-06-15 02:36 A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50)
偶過海濱,見蟛蜞舉螯嚇於余前。細視之,以余過其洞也。余不以為意,適興而過。近日至研究生研討會講評,會中有感而發曰:「解詩至難。以余作詩五百,讀詩近三萬,猶有誤解之時,可知詩學之深。」有生某以余露才揚己,連日於網路上咒余「屠夫」、「倚老賣老」、「不知溫柔敦厚之詩教」云云。余素不喜溫柔敦厚之詩教,以其難應此世,故此其言未假。其他諸語,又豈是余意?作詩五百,實情也。詩學之深,又豈是讀詩三萬可知乎?忽憶舊事,豁然而解。蟛蜞之所以嚇余者,以其僅守一洞。遊人跨之即過,彼猶忿然怒視也。詩心若蟛蜞者,尚不及遊人,又豈能知江海之心,體天地之化哉!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6-07-17 06:37 A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51)
鹿港宿儒洪棄生有〈老婦哀〉一詩,膾炙人口.其詩云:"出門逢老婦,白髮蓬壓眉。婑兵蹴之行,哀哀泣路歧。乞食不得飽,眼淚垂作糜。問婦何所苦?嗚咽不成辭。有室無可歸,殘年喪子兒。一家八九人,遭殺不勝悲。大者能扶耜,小者僅知饑。愛女倚房居,刺繡手牽絲。大婦在炊下,淅米玉如脂。一夕聞兵來,悚息淚交頤。聚泣共吞聲,忽有兵人窺。闖入掠衣飾,索錢勒藏貲。刀槍交股下,大者死階墀。回頭視幼子,身首已分肌。女婦駭啼走,并命於一時。縷陳不及終,哭聲已漣洏。更端問老婦,搖首不聞知。旁人紛紛說,甲乙亦如斯。甲家益酷死,饋婑為婑欺。遺下數頃田,蕪穢草差差。復存數間屋,入夜棲鳶鴟。東家絕炊火,西舍遊鹿麋。亦有婑人宿,連甍臥豺羆。破壁繫鞍馬,折門煮牲犧。行人不敢過,迂路且鞭笞。世衰人物賤,不死皆便宜。翹首望蒼天,言之有餘噫!歎息百年上,琛賮朝四夷。民物皆豐貴,雞犬亦雍熙。草野無知覺,聽我吟哀詩。"論者多以詩史稱之,故言此事為實.然持此論者,實不解詩人之心也.何者?試觀此詩,多有不合理之處.日軍既已殺戮其全家,又何庸俘老婦哉?此其一也.二者,日軍初入台地,未熟語言民情,又豈能放任老婦對外哭訴乎?實則老婦之設,詩人之用心也.杜甫<石壕吏>以老婦對差吏,用以突顯差吏之橫暴.而洪棄生以老婦對日軍,亦如斯也.故其事雖虛,然其情真確,此即文學之妙處,非歷史所可比擬.若干號稱新文學者,言古典詩少有文學意味,請觀諸此詩,應自慚己讀詩之少矣.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6-07-19 10:55 AM

對學新文學的朋友用古體比興方式作的詩他門很難懂加上用典之詩那就更不懂也不問直接說沒有文學味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壯齋 » 2006-07-19 09:00 PM

不只如此,最讓我擔心的是,目前研究古典詩的學位論文,很多都無法突顯古典詩的美感(大部份都把修辭分類誤認為美感研究,結果李白用過譬喻,杜甫也用過譬喻,這根本無法顯現詩歌之美),甚至還有博士論文解詩都解錯了.或許我們都應該多去參加相關的學術研討會,好好鞭策研究者.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回應

文章夜風樓主 » 2006-07-23 12:16 AM

科舉時代任一級考試﹝詩﹞是必考,所以文官一定會作詩。現在國研所入學不考詩,造就一批不會寫詩的國文博士,等他們當上教授又如何要學生寫詩?是不是可以成立一個基金會,用獎學金補助研究詩的博士生?
夜半低吟 樓歌繾綣迴江渚
風中細語 主客相思寄去鴻
夜風樓主
會員
 
文章: 24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2:04 PM
來自: 台北內湖夜風樓

文章壯齋 » 2006-07-28 11:39 P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52)
近觀洪棄生之古風,多有感發。非感於所書之事,而感於詩人之經營。其〈入市書所見〉云:「入市躃躠纔數步,撈蝦賣槳如走兔。碎裂粥鼓折餳簫,蠔筐滿地錢滿路。蓬頭亂髮捉向官,皤叟啼哭黃童怖。青春白晝此何為,官役執鞭處處怒。旁人嘶聲向我云,沿途販賣例罰布。鞭扑尚覺施小徵,重則科條須禁錮。市上有門門有亭,小販須從此中停。牟利之夫蠅頭聚,公徒歛錢一一經。此錢為汝謀衛生,民愚不知自犯刑。日斜市遠無人過,肉味螻漏魚鬱腥。我聞斯故三歎息,營求錙銖比盜賊!」向者多以此事為實,鋪陳其事,讀之則如嚼蠟。詩乃精鍊之文字,每字必有用意。此詩旁人之設,實為全詩之關鍵。若無旁人,以詩人之口述與讀者,兩造相對必有隔閡。然藉旁人之口述與詩人,同時即已述與讀者。此時詩人讀者有若比鄰,雖距百年而同歷其境,此即詩人之用心矣。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53)
研讀詩者,必賴創發,詩學方能振興。近日夜風樓主詞長言:「何不以膏伙資助博士生?」余深以為然。近日翻閱近十年來相關研究,多雷同一響,即可見詩學未有進步。然獎助應在大在精:獎助金額大,方能吸引學者;論文不必多,發矇者一篇即可。且必聲明須有創發詩學之功,方得獎助。如此,纔能見效。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6-08-02 04:53 P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54)
詩非史也,所以言詩史者,亂世無史不得已而代之,然其實猶詩也.史者,必縱橫以觀,方為信史.然詩者,取其片段,砥礪之,凝鍊之,方可稱為佳作.取譬於石,史如巨岩,仰見而崇敬;詩若璀鑽,光輝而耀目.所同者,皆可歷千年而不磨矣.近人不察,多以詩為史,以史解詩,讀其解有如嚼蠟.史未可盡棄,然以史解詩豈能發揚其光輝?杜甫<石壕吏>之所以感人,非為史也,在弱婦與強吏之對比也.塑其景,論其情,此方為詩人之職事,解詩者宜思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文章壯齋 » 2007-02-26 06:14 PM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55)
二二八事件,台人死傷無數。由前代閉口之禁忌,轉而成今日可論之事件,足見近年民主之進步。時人亦有詩,若葉榮鐘<哀哀美麗島>之作,已見於前。葉氏亦有<敬步灌園先生二二八事件感懷瑤韻>云:「莫漫逢人說弟兄,鬩墻貽笑最傷情。予求予取擅威福,如火如荼方震驚。浩浩輿情歸寂寞,重重疑案未分明。巨奸禍首傳無恙,法外優遊得意鳴。」詩言官場之腐敗,既未體察民意於前,復隱瞞實情於後,巨奸禍首逕自逍遙,讀之亦同切齒。然灌園先生詩集中似未見原作,疑為時局緊張,灌園先生又常為當局關注,故未錄也。文字興獄,由此可見一斑。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56)
二二八事件中,葉氏之詩友亦多罹禍,哭悼之作不斷。<哭若泉兄>云:「一命嗚呼枉死城,沉冤千古豈能平。慣將強項招猜忌,恥作奴顏乞苟生。猶憶苦言侵客夢,難忘佳句賦離情。惶惶擧世爭緘口,不禁臨風哭失聲。」其二云:「大公臺託傾心血,險阻艱難廿一年。事業留人供宰割,遺軀入地或安全。莫因慘史疑光復,頗信天堂奏凱旋。舉國輿情都憤激,茫茫恨海幾時填。」<弔耕南先生>云:「國事遙知志已灰,無端函電苦相催。平生講學稱淵博,亂世高名犯忌猜。差不多官高一切,莫須有罪遍三臺。滿城風雨人爭避,何必自投羅網來。」<弔連宗兄>云:「人物中洲失此才,誰將策馬繼登臺。輪囷膽藉危難見,旋踵禍隨名位來。小別驛亭成永訣,何時華表任徘徊。論交頗有惺惺惜,抆淚臨風奠一杯。」<弔王添灯兄> :「硬骨棱棱意氣豪,頻從虎脛擬鈍刀。實權莫禦流氓悍,虛位空懸主席高。鼎鑊自甘誠不愧,事機坐失責難逃。可憐商界稱重鎮,狼藉遺屍沒野蒿。」<哭子玉兄>云:「五十生涯唯克勤,曾無言行失溫文。年來忽作誅心語,光復聲中不忍聞。」足見當時有才有名之士,亦多罹禍。非是名士為首作亂,實當局藉故誅除名士也。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57)
葉氏<三月二日>詩云:「槍聲繁密雨聲閒,事出無心有意間。謠諑紛紜三市虎,輿情顛倒一街山。莫言攻守皆兒戲,直把肝腸動八蠻。誰起龍蛇搖地軸,罪魁功首屬紅顏。」紅顏蓋指謝雪紅也。時國共情勢緊張,謝雪紅於台中指揮反抗,正坐實國府之誣,反指此事件為共產黨之亂。然事件之後,群眾死傷無數,謝雪紅卻安然西渡,故令葉氏有所感慨。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58)
葉氏<霪雨兼旬小園花草狼藉不堪>云:「連宵雨打又風吹,滿目瘡痍亦可悲。猶有宿根摧未了,春來還可競芳菲。」蓋事件後寄託之作,期待台地民氣亦如花草之復發。後二句尤為動人。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59)
二二八事件豈為平地生波,實政局風氣使然。葉氏<憂患>詩云:「憂患中年百念灰,夜深何事獨徘徊。黨牛袒李皆兒戲,混水摸魚是禍胎。風氣已隨旗色改,危機重挾皷聲催。天心民意誰當諒,失措晴空一響雷。」黨同伐異、混水摸魚之風,前代所未見,亦為台人所不恥。然當局不思進取,復未體察民意,故有此變。

壯齋詩話[讀詩雜記之卷](60)
傅錫祺先生亦有<民主>詩,足見當時社會之矛盾。詩云:「久困齊欣一旦亨,閭閻竟感不聊生。政煩賦重人優越,民主徒然假美名。」傅錫祺,字復澄,號鶴亭,曾任櫟社社長,著有《鶴亭詩集》。台人久居日人之下,戰後卻仍居省外之下,日治抑為國府統治,於台人實無分別。故詩人有此作也。
得今朝之快意,察萬古之傷心
壯齋
壯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373
註冊時間: 2002-03-04 11:50 PM
來自: 臺灣嘉義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