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一下,儒儒詞長提到的桂馥,是清代說文四大家之一。應該也算是南山子詞長所言「學問之道為尊」的人之一吧。(雖然我並不知道還有哪些人。:P)
「姜君元吉言在甘肅見女子以丈餘彩帛結兩頭,雙手持之而舞,有如流星,問何名,曰劍器也。乃知公孫大娘所舞即此。」
姜元吉不知道是誰,不過既然認識桂馥,應該不會是唐代人吧!
儒儒 寫:受南山子詞長之託,代貼桂馥的原文:
桂馥《札樸.劍器》:
「姜君元吉言在甘肅見女子以丈餘彩帛結兩頭,雙手持之而舞,有如流星,問何名,曰劍器也。乃知公孫大娘所舞即此。」
一方 寫:以上只是在下的外行人語。期待南山子、儒儒及樂齋詞長的考證。
南山子 寫:李白對這個謝先生,詩中再三、再四的提到,瞭解這典故及這個人對李白的關係(甚至簡單說「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是何意思?翻成白話就好。),您就不會說杜甫用李白的典故了。
「劍走輕靈」的話,下次您可以表演證明一下。(為了要有劍光,要提出鞘的表演喔)
《宋史》原文似是「器仗」二字。器仗,在這段文中,套今天的話是「舞具」(或舞臺道具)。如是帶劍就直書「帶劍」。
一方 寫:傅小姐的文中亦提到用 <練 > 字的意義:「絲織品具有柔細滑膩的質感和光澤,且有不同的花紋與顏色,帶給人一種優美柔和的聯想。」這裡可能是我錯了,因我覺得絲織品是有光面和啞面的。
一方 寫:我再檢查李白及杜甫詩中含有 < 清光 > 的句子。但就不能將 <練 > 與 < 清光 >聯繫上來。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