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字平仄之商榷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沽]字平仄之商榷

文章風雲 » 2007-02-11 11:30 PM

將[沽]字列入平聲,而無仄聲用法之韻書:
1.[增廣詩韻全璧]
2.[佩文詩韻釋要]
3.[詩韻合壁]
4.[[詩府韻粹]

辭源的資料:
沽 = 谷鳥切 音孤 虞韻,「論語」求善價而沽諸,賣也。「詩」有酒沽我,買也。
沽 = 姑五切 音古,古誤切 音酤,義同。
酤 = 谷鳥切 音姑 虞韻
又 胡五切 音戶 麌韻
又 古誤切 音顧 遇韻 買、賣‧義同。



假面兔詞長言:

今人寫詩,但知對韻書,卻不知符合韻書之餘還要校正韻書.奉勸今之寫詩人養成一個習慣,就算韻書看似對了,還是回頭查查廣韻.因為韻書之所以以「沽」入平,本是方便詩人用字,換言之,以「買賣」之意的沽字開為平讀者,往往就依詩家用語之慣例反其隅而已.那是古之學者以音讀之寬而納詩人,不料今之學者卻以音讀之窄而繩詩人了.

的確,「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而且明明白白指之「音孤」.然而這些都是指「水名」!

至於通「酤」(別作酤)的,若非公戶切(廣韻),就是古五切(集韻,韻會),公五切(正韻).

這些聲韻學上的證據顯示:但凡是買賣之意,就是仄聲.歸平收平另有原因,是由於這個「沽」原來本是個破音字,就是指河流名稱.但是因為有破音,而破音卻正是巧妙的通融和可資運用的技法,唐代大詩人寫甚麼「應官去」還有甚麼「中興時」都讓他用了不是嗎?就連「但」字「請」字這種在今天看絕對不是破音字的字都還可以「從注讀平」呢,可見對詩人的體貼了.
最後由 風雲 於 2007-02-11 11:51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風雲 » 2007-02-11 11:44 PM

對於韻書的由來,在下所知如下(若有錯誤,歡迎指教):

隋代的陸法言寫了一本「切韻」的韻書,後來唐代的孫愐修改了那本書,編成了一本「唐韻」的韻書,這是官方最早的韻書。宋代的皇帝又找人修改了「切韻」,編成了「廣韻」,同時也多編了「集韻」、「禮部韻略」這兩本韻書作為科舉考試的統一韻書。金代的時候,住在平水(地名)的王文郁稍微修改了「禮部韻略」,編了一本叫做「壬子新刊禮部韻略」的韻書,大家都稱它為「平水韻」。元代的陰時夫又修改了平水韻,編成了「韻府群玉」。明代的人沿用這本韻書,到了清代,有人按照那本書編成了「佩文韻府」,而現在的「增廣詩韻集成」就是它的化身,簡單來說,現在最通行的韻書就是「增廣詩韻集成」。

假面兔詞長講的[廣韻]與平水韻不同,平水韻是由「禮部韻略」演變而來。
一個字的讀音本來就可能因地區與時代而異,而「禮部韻略」是官定的統一韻書,如何能肯定該字讀音是編者弄錯?或許「禮部韻略」(或是後來的那幾本韻書)正是有意要統一該字之讀音,將原本有爭議的讀音統一起來,以方便科考。就像最近幾年的台灣教育部也將一些字音作了統一。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白雲齋
風雲
版面管理員
 
文章: 8225
註冊時間: 2002-03-02 11:10 AM
來自: 紫諠谷

文章李德儒 » 2007-02-11 11:54 PM

沽字用廣東話讀完全是平聲。
李德儒
版面管理員
 
文章: 14428
註冊時間: 2002-02-25 11:34 AM
來自: 紐約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