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大學時代為中文系的國樂隊友整理的簡易平仄推演法,哈~~倒是忘了當年那些氣質美女受用之餘給了我這電機豺子啥好處了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後來我也曾用這法子教子侄輩推演,他們掌握得蠻快蠻好的!
因為簡單到幾乎不用記憶,所以知曉後就永遠不會忘記了

標準格式的近體五言詩只採取兩種穩定的平仄音序組合
○○○○○與○○○○○
(若○是平聲,○為仄聲。若○是仄聲,○為平聲)
七言詩則在兩種由五言句式的前頭加上兩字平仄相反的字音而成的音序
○○+○○○○○與○○+○○○○○
絕句推演的基本口訣是:對~~換~~對
一、第一二句的平仄兩兩相對
二、第三句的格式換另一種
三、第三四句平仄兩兩相對
現就以○代表平聲,●代表仄聲來推演
若第一句為
○○○●● (平起)
第二句一定是
●●●○○ (與第一句相對)
第三句換另一種音序,所以一定是
●●○○●
第四句對成
○○●●○
同樣的
若第一句為
●●○○● (仄起)
第二句就對為
○○●●○
第三句換另一種音序,必須是
○○○●●
第四句對成
●●●○○
(眼尖的看倌一定會發現,豈只基本音序只有兩種,絕律的基本格式也僅僅只有兩種而已,其他林林總總都是由此權變衍生的)
再舉一個七言式為例
若第一句為
○○●●○○●
第二句就對為
●●○○●●○
第三句換另一種音序,必須是
●●○○○●●
第四句對成
○○●●●○○
真的很簡單吧?所謂『舉一反三』是也!
(只要定了其中一句的音序格式,整首的格式就可自然推演出來了)
初入門的看倌不妨試試推演其他格式,蠻有意思的ㄜ
進階:
一、第四句的音序格式套用在第一句,便是首句入韻式
二、絕句音序格式重複一次即成律詩,兩句兩句依次延展即為排律
變格(抝與救):
可就近參考敝人從【詩階述唐】摘錄整理的舊貼文,或參考版上其他詞長的大作及其所列參考書籍
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php?t=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