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G老师的电邮

古典詩詞相關論述專用。

版主: 五葉, 壯齋

CKG老师的电邮

文章固伦 » 2005-11-11 10:52 AM

下面贴的是ckg老师给我的电邮,我看了好几遍,没发现有什么“秘密”,所以又替他“曝光”了。嘻,您咳别骂我啊!


邮件收到,我之所以不再回复那些贴子,是因为感到气氛不怎么对头啦,只是对不起古道热肠的哀先生啊。没办法,也只好如此了。
我答复你两个问题:“对偶”和“点评”。
一、关于“对偶”:其实我没什么可说的,打开前人的诗话之类著作,这方面的叙述太多啦,今天我们这些人再去说它,最多也不过是拾人牙慧,不会(不是难得)有什么发明或发现。我建议你去认真看看张中行先生的《诗词读写丛话》“对偶(二)”一节,(虽然也在“炒剰饭”,可人家炒的是“扬州炒饭”,有味啊。)
至于“宽对”,张先生书中谈得中肯,你自己看吧。不过千万别去信那种“是名词就能对”的胡话。不信,你去用“罗卜青菜豆腐”对“杏花春雨江南”,或者把幼儿读的《笠翁对韵》改成“瑜对地、亮对风、大陆对黄忠” 试试看啊。自己胡来,不过及身而已,如果去影响他人,则将“误尽苍生” 啦。(不过别怕,就我们这些人,谁都没有王衍那样能量啊)
二、至于“评点”呢,说句到地的话,玩玩而已。“假语村言莫当真” 啊。本来,写不写诗、诗写得好坏,是你自己的事,“干wo何事”啊。说两句奉承话,和大家一起抬抬轿子,你好我好大家好,多顺溜啊。要是说了几句不大顺耳的话,那就要再分析啦。如我辈初学的、非专业的或有点自知之明的,听了别人的批评,不会有多少抵触;可是你若不幸碰巧捋了虎须(粗俗点叫“摸了老虎屁屁”),那了不得,可有你的“好果子”吃啦。就拿我们的那位乾隆大帝来说吧,一生好几万首“诗”,说老实话,可真找不到多少象点样的玩意来。尽管那时候有象朱彝尊、沈德潜、厉鶚、袁枚、赵翼等好多诗学大家、诗学名家,也全是一片颂扬啊。(我想到了“依稀丝竹之声,仿佛兰麝之气” 的笑话)如果有谁胆敢“提个意见”试试,那可不是问你几乘几等于几了,要掉脑壳啦,还要搭进去家人亲党的性命。“诗阀”,你听过吗,尽管爱新觉罗弘历在诗的学养、诗的造诣、诗的成就各方面都还远不足“阀”,可他自以为写了这许多诗篇,得到某某权威的称许,得到好多中听的赞誉,飘飘然而不只其所之。在思想和作风上先“阀”起来啦,成了早熟的怪胎。悲夫!
本来,对大千世界的所有一切,乐山乐水、见仁见智,应容许种种观点。尤其写诗的人要有素养、有雅量,忌粗暴、尖刻。(有时候我在受了他人的尖刻的时候,也回敬“尖他一刻”,这正暴露自己“修养”差啊)。听过现代京剧《沙家浜》吗,阿庆嫂有段道白“大主意您自个拿,我不过是替司令着想啊。”这大概是我看别人诗文的态度。好相与的,谈谈玩玩,交流交流。不怎么好相与的,我敬而远之吧。(你的大作我不看总可以吧,我不信在汉魏以降数以十万计的诗篇里找不到我想看的,你比李商隐、杜牧、姜夔、王士祯还要好?)
古人相互交流的佳话太多了,什么“推敲”啊、什么“一字诗”啊。我但愿天真善良的固伦永远别沾上“阀”风。
三、再加一点:“异端”是什么,不用我来诠释,也不用去查什么《广韵》、《玉篇》。大概中学生就能说清楚吧。是的,稍微读过几本古书的就能举出《论语》的那段话,我之所以舍而另用杜元凯的《春秋序》,是怕人以为我要号召去斗争“阶级敌人”啊。
好了,不说啦。不知道你对这样的答复是否满意。
固伦
會員
 
文章: 12
註冊時間: 2005-10-22 09:17 PM
來自: 白云乡

文章ckg103 » 2005-11-11 09:45 PM

固伦君:你惹麻烦了吧,惟仁斑竹向你警告啦。事已至此,我就担起责任来,算我“授权”你转贴的吧!—:)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谢谢你啊!
ckg103
會員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05-10-14 07:21 AM
來自: 镇江

文章固伦 » 2005-11-11 10:11 PM

陈师:您在线啊,真巧。我刚才QQ您啦,您没回啊。
没事的,维仁老师是维护仁爱宗旨的,不会计较我这个女孩的。嘻!
我差不多忘了是在个文人的网站了,使出了在MU游戏里的脾性。(我在奇迹是有名的侠女啊)对不起维仁老师和陈老师您啊,下回我可不敢了,原谅一回吧!我谢您们了!!!!!!
固伦
會員
 
文章: 12
註冊時間: 2005-10-22 09:17 PM
來自: 白云乡


回到 詩詞小講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