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四首】
(別鄉)
十六仍生澀,華城似染缸。
沉迷深有悔,歲月本無雙。
得失終需淡,胸懷未肯降。
鄉心嫌善感,一月落千江。
(征途)
自估才智好,應可馭飛黃。
射虎弓無力,登台袖不長。
迷茫知浩瀚,潦倒體炎涼。
家業中年穩,奔波尚未央。
(添歲)
流光如惡獸,分秒噬青春。
屢逐無窮夢,徒勞有限身。
已將垂老者,況是倚閭人。
愧疚三更淚,非因嘆苦辛。
(返鄉)
故里春花燦,焉能一季看。
客途期未盡,島北地猶寒。
知足心同富,退居身可安。
何時從此住?漫步詠銀盤。
一善 寫:【游子四首】
(征途)
自估才智好,應可馭飛黃。
射虎弓無力,登台袖不長。
迷茫知浩瀚,潦倒體炎涼。
家業中年穩,奔波尚未央。
楚狂 寫:一善 寫:【游子四首】
(征途)
自估才智好,應可馭飛黃。
射虎弓無力,登台袖不長。
迷茫知浩瀚,潦倒體炎涼。
家業中年穩,奔波尚未央。
一善詞長,新年快樂!
「估」這個字,是上聲7麌獨用,沒有其他聲調。
所以第二首的首句「自估才智好」→「仄仄平仄仄」,聲調要修改。
首先聲明一下:近來少在網上管他人的「近體詩」格律、用韻是否合律,因為貼文上來者自認為寫的是古典詩詞,那麼作品必須符合古典詩詞該有的格律要求。然而人耳是否聽、容得下建議,各有不同,因此「可言者與言」。
一善詞長雅量,此中少有。一善詞長過去給我的訊息,已讀。
與「估」字近似的造字裡,在平水韻書裡收有:
【上平七虞‧沽】買、賣。做「賣酒」時同「酤」。
【上聲七麌‧估】市稅;又論物貨也。(上聲獨用)就這麼一個「公戶切」的音,無論是廣韻或平水韻裡沒有第二種讀法、用法。
今、古用字聲調讀法、用法不同。特殊的例子,唐宋人的詩例讀過就不會忘了;所以一看到今人所寫不符近體格律要求時,是直覺有誤。
另,不干用字聲調,第六句意思很容易理解;但就因為如此,個人覺得「體」字用得不到位、不精確。
一善 寫:迷茫知浩瀚,潦倒體炎涼。
楚狂 寫:一善 寫:迷茫知浩瀚,潦倒體炎涼。
頸聯的對句「潦倒體炎涼」的「體」字,在詩中應當是「體悟」之類的用法;
「體」字於對句中相對於「知」顯然是個動詞;但相似的詞「體認、體知、體會、體驗、體悉」或「體悟」本身,是否可於詩中精省成一個「體」字,個人持保留意見。
→所以個人才說:「『體』字用得不到位、不精確。」
近體詩,相對於散文,是個「減法」的藝術;五言相對於七言,又更難上一層。
因此用字精省過頭,沒有打在蛇身七寸之上,猶如潛深淵而不見驪龍。
參考,參考。
月底飛離開臺北處理一些事務。
一善詞長故鄉迓媽祖盛會,會返鄉否?憶起年輕時北港城開不夜,流水席開串街連巷那種熱鬧的氣氛.........。
一善 寫: 基本上我家鄉的迓媽祖盛會如果不是有重要事情要忙我一定會回去
楚狂兄若有意一遊定要通知我這個地主^^
楚狂 寫:一善 寫: 基本上我家鄉的迓媽祖盛會如果不是有重要事情要忙我一定會回去
楚狂兄若有意一遊定要通知我這個地主^^
非常謝謝!
因為今年三、四月我必須待在福岡,未能有北港旅遊計劃,残念です。
我提起北港迓媽祖,是憶起年輕時應朋友之邀,子夜時在廟埕前石獅上觀看神轎三進三退拜廟的熱鬧景氛。
現在人事皆非,不免有些懷念。
年輕,真好!
希望下回有緣相聚!
一善詞長寫詩的感情,是豐富的,是真切的,這是許多讀 一善詞長詩作的人所體認、曾寫下的評語。
真感情,便有感人之作。
像個人讀網上詩作、或有人在我與詩友FB上留帖的,有不少是「陳腔濫調」的泛泛之作:同樣的詞語「一再反覆」出現在不同的詩題詞句裡→一語以蔽之,就是「造作、詞窮」;也有那種隔岸觀火、隔靴搔癢的矯情之作;→現在只要看到作者及詩題,都可以猜出彼人會寫啥內容東西,可以省略不讀,用以養護眼睛。
因此,對於 一善詞長感情豐富、率性奔流之作,審慎思考之後應當可以用「情溢於辭」簡單概括;
每個人都想「情盡於辭」,但那境地畢竟不是人人都能一蹴可躋。而「情溢於辭」不是貶語!因為你的遣詞用語只寫出了你心中感情的70%、80%,還有一小部份沒有「盡情盡性」發揮出來。
「食米粉喝燒」容易!家己咁有辦法?
呃,我會試著建議讀一些名家的詩集,尤其是近人的近體詩集;例如《藥樓近詩選》......等等,詩集裡面的寫情、寫景、寫實、用字、用語,會貼切我們生活的世界。學習前賢的架構、造境、下筆運文,久了就會有心得;文字就會像佈陣、遣將、調兵一樣,得心應手。不會像古人詩作那種情觸,如霧裡看花。
試試看吧。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3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