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撥雲開日竟藏,羔羊從此敢驅狼。
平原走過沙輕易,孤樹昂來雨倍嘗。
草木風中一見骨,身名利下多無剛。
人非入世生香舍,自是由君綻此芳。
潺蟬 寫:未撥雲開日竟藏,羔羊從此敢驅狼。
平原走過沙輕易,孤樹昂來雨倍嘗。
草木風中一見骨,身名利下多無剛。
人非入世生香舍,自是由君綻此芳。
李廷玉 寫:請教 楚版 「潭影空人心」之空 可否作閒字解 去讀 盼聆 教
潺蟬詞長 恕罪則箇
廷玉一揖
楚狂 寫:潺蟬 寫:未撥雲開日竟藏,羔羊從此敢驅狼。
平原走過沙輕易,孤樹昂來雨倍嘗。
草木風中一見骨,身名利下多無剛。
人非入世生香舍,自是由君綻此芳。
頸聯出句用「下三仄」(一見骨),乃「七言仄起出句拗第五字」,仍合律;
但若對句用「下三平」(多無剛)去對「下三仄」(或詞長以為是「救」),則出律。
「下三平」是古風,不用在「近體詩」裏;若用在近體詩裏,當有特殊原因。
雖然《唐詩三百首》收有一首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頸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以「下三仄」對「下三平」,係帶有古風的五律,五律近古,唐人偶為,今人不用;若非特殊因素或體裁,用則違律。
另,若有人來嚴求「羊、昂、香」三字犯韻,笑笑即可。
潺蟬 寫: 頸聯中的"多"字本欲用"更"、"俱"以合平仄,惟覺"更"與"俱"似乎太過,畢竟當世仍有不少人不輕屈利字之下(在下所寫的仗義者便是其中)。填"多"字無關抝救,只因合意。
倒是孤陋寡聞,不曾得知"犯韻"一事。雖想過非韻腳處用同韻字,或有不妥,卻未加詳查。多謝楚狂詞長指點。
(以上統計數例若有誤,是某在幼稚園時算術沒學好,敬請斧正,謝謝!)楚狂 寫: 「犯韻」一說忒無謂也。
後來的人過度解讀沈約「四聲八病」之說所致,且沈約此說,在提出時即已被鍾嶸批評。
宋‧嚴羽更在《滄浪詩話‧詩體》裏提到:「作詩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據也」。
(宋‧嚴羽《滄浪詩話》全文有電子版,請自行搜索;並查找前引文句。)
故不必抱殘守缺,或跟著人云亦云。
一本《唐詩三百首》裏收錄的近體詩,要找到所謂「犯韻」的作品,不是一例、兩例,如:
首字犯韻的就至少有七首
次字犯韻的就至少有五首
第三字犯韻的至少有四首
第四字犯韻的至少有五首
第五字犯韻的至少有四首
第六字犯韻的至少有七首
且犯韻的都是「名家」,如老杜。
若再論一部《全唐詩》中相關詩例,那就更不勝枚舉。
小發 寫:俱字是平聲,於律亦不合。
此處可用辭彙不少,細細推敲當有合意之字。
如,總、遂、半、竟、漫‧‧‧
或可參考一二。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1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