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爭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春爭

文章戴金生 » 2013-03-01 05:35 AM

春爭
結彩張燈春意濃,元宵鑼響鼓逢逢。
佳餚美味嘗多種,醇酒清香飲幾盅。
欲賞地方鄉土氣,卻談朝野政壇風。
書生好論無聊事,耳赤面紅爭不同。
最後由 戴金生 於 2013-03-03 05:29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7 次。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75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春爭

文章楚狂 » 2013-03-01 08:08 AM

韻,寬了點。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春爭

文章戴金生 » 2013-03-01 08:15 AM

可否就當是孤雁出群?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75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春爭

文章楚狂 » 2013-03-01 09:02 AM

清‧汪師韓《詩學纂聞》云:「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韻字,蓋此韻原不在四韻之數,謂之『孤雁入群』。」
若「孤雁入群」格,襯借鄰韻之用,僅限「首句」句腳;若末句句腳襯借鄰韻,乃「孤雁出群」。

問題在次句的韻腳「」字,【逢】字分別收入【上平一東】、【上平二冬】及【上平三江】韻部,意義各有不同。
若「相逢」之「逢」,讀如「縫」,是「遇、值、迎」之意,收在【上平二冬】韻部。

【上平一東】之「逢」,讀如「蓬」,是「鼓聲」之意;《詩‧大雅》:「鼉鼓逢逄」。
唐‧劉禹錫〈闕下口號呈柳儀曹〉
綵仗神旗獵曉風,雞人一唱鼓逢逢。 銅壺漏水何時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上平三江】之「逢」,讀如「龐」,理當書作「逄」,韻書解作「塞」也,或做姓氏用。
元‧耶律楚材〈和許昌張彥升見寄〉(節錄):
偏師一鼓汴梁下,邏騎飲馬揚子江。良臣自有魏鄭輩,死諫安用干與逢。
少微昨夜照平水,清河國士真無雙。壯歲遊學力稽古,孜孜繼晷焚蘭釭。
註:龍逢(音「龐」),夏朝賢人,諫夏桀而被戮;比干,商紂王叔父,諫紂剖心觀竅而死。


「逢逢」另有一意解作「盛多皃」。
但,「逢逢」做「狀聲詞」,唐宋詩作亦有入【上平三江】韻者。
如:
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節錄)
中虛得暴下,避冷臥北窗。不蹋曉鼓朝,安眠聽逢逢。
籍也處閭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

宋‧蘇軾〈登州孫氏萬松堂〉
萬松誰種已摐摐,半嶺蒼雲映此邦。露重珠瓔蒙翠蓋,風來石齒碎寒江。
浮空兩竹橫南閣,倒景扶桑射北窗。坐待夕烽傳海嶠,重城歸去踏逢逢。


網路上的「韻書」,只列字,不收音義,出錯的機率不低。
上次有人用網路韻書,押韻錯用【上平三江】的「龍」(音龐)寫作「潛龍」,還硬拗許久。
死甲鳥子石更口觜巴。
最後由 楚狂 於 2013-03-01 09:31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春爭

文章一方 » 2013-03-01 09:29 AM

個人覺得 "嘗三口" 有點湊對。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3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Re: 春爭

文章戴金生 » 2013-03-01 09:33 AM

一方 寫:個人覺得 "嘗三口" 有點湊對。

的確,是有找個平聲數字對五。不過三口也有奌想說吃得少些,但酒卻多喝!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75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春爭

文章戴金生 » 2013-03-01 09:44 AM

想不出用啥字,只好抄古人的鼓逢逢了!
看來以往,就直接把逢通用東、冬的詩,都變成非格律詩了!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75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春爭

文章一方 » 2013-03-01 10:15 AM

戴金生 寫:
一方 寫:個人覺得 "嘗三口" 有點湊對。

的確,是有找個平聲數字對五。不過三口也有奌想說吃得少些,但酒卻多喝!

數字可對得寬一些,可參考李凡兄的見解。

用 "圍圓桌" 如何?
詩不厭多改
一方
會員
 
文章: 4233
註冊時間: 2004-02-18 10:35 AM
來自: 墨爾本

Re: 春爭

文章戴金生 » 2013-03-01 10:53 AM

一方 寫:
戴金生 寫:
一方 寫:個人覺得 "嘗三口" 有點湊對。

的確,是有找個平聲數字對五。不過三口也有奌想說吃得少些,但酒卻多喝!

數字可對得寬一些,可參考李凡兄的見解。

用 "圍圓桌" 如何?
多謝指導,我再想想!⋯改了!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75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Re: 春爭

文章楚狂 » 2013-03-02 10:42 AM

戴金生 寫:想不出用啥字,只好抄古人的鼓逢逢了!
看來以往,就直接把逢通用東、冬的詩,都變成非格律詩了!

其實,只要記得「相逢」的「逢」字,收在【上平二冬】韻部,餘屬罕用韻字,就好記多了。
我也不是死背,入眼記住特性,日後就可一目瞭然。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春爭

文章戴金生 » 2013-03-02 11:07 AM

楚狂 寫:
戴金生 寫:想不出用啥字,只好抄古人的鼓逢逢了!
看來以往,就直接把逢通用東、冬的詩,都變成非格律詩了!

其實,只要記得「相逢」的「逢」字,收在【上平二冬】韻部,餘屬罕用韻字,就好記多了。
我也不是死背,入眼記住特性,日後就可一目瞭然。

我本也如此,但有時看別人寫時,都混著用,也就放鬆了這條件!以後得要用對了!
戴金生
會員
 
文章: 3175
註冊時間: 2007-01-01 12:42 AM
來自: 波多馬克

下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3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