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訪基隆廟口,總愛看師傅出神入化的手藝,也愛吃此味小吃,故戲作此詩,敢祈各位前輩不吝指導!
穿越雲間一白龍,下凡戲鳳覓芳蹤,蝦兵蟹將隨行護,綠藻金針列隊從,
但見悟空騰浪至,忽驚墜鼎逐波溶,人間惡地魂歸去,饕客欣嚐興正濃。
宇間落塵 寫:每訪基隆廟口,總愛看師傅出神入化的手藝也愛吃此味小吃,故戲作此詩,敢祈各位前輩不吝指導!
穿越雲間一白龍,下凡戲鳳覓芳蹤,蝦兵蟹將隨行護,綠藻金針列隊從,
但見悟空騰浪至,忽驚墜鼎逐波溶,人間惡地魂歸去,饕客欣嚐興正濃。
宇間落塵 寫:每訪基隆廟口,總愛看師傅出神入化的手藝,也愛吃此味小吃,故戲作此詩,敢祈各位前輩不吝指導!
穿越雲間一白龍,下凡戲鳳覓芳蹤,蝦兵蟹將隨行護,綠藻金針列隊從,
但見悟空騰浪至,忽驚墜鼎逐波溶,人間惡地魂歸去,饕客欣嚐興正濃。
阿邦 寫:「但見悟空騰浪至,忽驚墜鼎逐波溶」
我猜測一下,是說「悟空墜入鼎中,然後溶化」??「溶」在詩中多作水盛貌,故讀起來似是「鼎忽墜入大水(或沸油)中,載浮載沉,我嚇了一跳」。
楚狂 寫:所以我的印象是對的,鼎邊趖中不擱綠「藻」。
不過這不難解決,有的店家擱「蔥」,有的擱味道更辛香的「韭」菜段。
「韭」字便是一個【上聲25有】的仄聲字。
真溶 寫:在此我不論詩作,只表達吃的心得.
小時候我在廟口吃這味時,我是好奇地睜大眼看並坐在那兒等,奇怪她為什麼還不把一鍋好料盛給我們,原來是老閭娘慢慢將米漿澆在鍋邊等它熟,才加料盛碗端給你;那不知道因由且沒耐性的,還真等不及就先走了.長大了才懂得,這鼎邊「趖」之名還真有意義哩.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