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花博四詠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台北花博四詠

文章璐西 » 2011-01-06 09:43 PM

(一)
九秋花博暖寒天,圖畫鵑城濃淡妍。
奇變中西揚藝宴,楚蘭陶菊不知還。

注:楚國屈原為蘭花花神,陶淵明為菊花花神。

(二)
北臺爭艷蕊宮歆,貝塚巢空有古音。
蝶舞謳吟非幻景,遊人總向夢中尋。

注:蕊宮:指蕊珠宮,意指花宮。貝塚為圓山古蹟。

(三)
鳥飛花海夕陽中,夾岸光雕綠映紅。
入眼青青天地闊,三千汗馬立奇功。

(四)
花博稱雄四海揚,節能綠化吐芬芳。
聲光科技無倫比,藝術人才獨領航。
夢想館中圓夢想,仙鄉境裏逐仙鄉。
今逢傲世繁華會,不問風塵共舉觴。

詩評:有三

一、採三首絕句一首律詩組詩,稍嫌雜亂,[color=blue]下回修正[/color]

且排版未加校正,漏掉「其四」一行,乃其大意處。如上並無漏掉

二、第一首押一先韻,卻於末句雜用刪韻之「還」字。一先韻之「還」音義同「旋」。
~~查闡微p97一先韻"還==復返也通作旋;p90十五刪韻還==復也

三、第三首末句「三千汗馬」不知何解,作者或可稍加註釋。
依評審建議:
注: 三千:喻很多人; 汗馬立奇功:指*汗馬*功績(比喻工作的辛勞與成績); 感謝那麼多工作人員的辛勞.使台北花博榮獲多項世界第一
璐西
會員
 
文章: 1266
註冊時間: 2006-08-24 08:55 AM
來自: 台北

文章樂齋 » 2011-01-06 11:28 PM

未明言則"三千"一詞未必能使人知,
如誤以為修飾"汗馬"則不知所指.

白樂天作詩必使老嫗能解.
吾人雖不必然,
然評審必嫻於詩詞者,不能使之見而必知,
不為無疵.
淺見如是,莫怪莫怪.
<悅讀幽夢影十分鐘>,五南出版社,2013/05/25
樂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113
註冊時間: 2004-01-17 08:54 PM
來自: 樂齋

文章璐西 » 2011-01-07 06:04 PM

樂齋 寫:未明言則"三千"一詞未必能使人知,
如誤以為修飾"汗馬"則不知所指.

白樂天作詩必使老嫗能解.
吾人雖不必然,
然評審必嫻於詩詞者,不能使之見而必知,
不為無疵.
淺見如是,莫怪莫怪.


謝謝樂齋版主郢正!!
然,璐西最大的疑惑是詩評第二點:第一首押一先韻,卻於末句雜用刪韻之「還」字。一先韻之「還」音義同「旋」。

璐西當時用"音韻闡微"來寫,在p97一先韻"還"中有註解:集韻(復返也',通作旋)卻被評為一大缺失,令璐西疑惑,難道"音韻闡微"一先韻的"還"不能作"返"?不知版主可否釋疑??以免日後又犯相同缺失。

反觀,第二名作品的詩評

第二名〈花博采風〉:

一、部分用詞稍嫌生硬,如「馨憶續」、「芳榭華」、「迆坡來」。

二、第二首頸聯「敞亮」對「無窮」稍欠工整。結句「寶磚」不知何解,作者或可稍加註釋。

三、第三首第五句「澹水蓮姿濕墨出」一句下三仄,然亦無妨;第八句「絕妙靈思來盞茶」,情韻稍有不足,且「思」字用作名詞作仄讀,此為格律不叶,是為小疵,然時下部分詩家率將其歸於平仄兩用。又同首而押「花、華」而意義亦同,是屬一病。

且不論用詞稍嫌生硬,對仗欠工整,格律不叶是為小疵...等部分。就自璐西到雅集學習格律以來,在各位版主及詩友的指導下,印象所及~~近體詩的格律,應忌諱"下三仄,下三平,孤平等",然此詩作,卻評"無妨",更何況是參賽作品,非一般習作,而能名列前茅,莫非,近來各界已放鬆標準??如此詩評讓璐西等眾人滿腔疑惑,百思不解,故提出疑問,可否請各位詞長討論,否則,我等日後作詩將無所依循。
璐西
會員
 
文章: 1266
註冊時間: 2006-08-24 08:55 AM
來自: 台北

文章樂齋 » 2011-01-07 07:23 PM

格律非我所長,不敢妄言.
雖然,
嘗於書中見"下三平"嚴於"下三仄"之說,
此"無妨"說之所從來乎?

評詩者,格律,主旨,辭采,各佔其一,
格律之不足,餘則補之,
評審既指明其疵,固知其非視而不見也.
名次本係相較而來,無所謂放鬆標準,
惟評詩多屬主觀,遺珠難免,此又不可不知也.

雖名家之作,亦偶有格律之失.
因格律除名,遺珠尤多,故不可從.
惟詩評必明指其疵,免生誤導.
嘗見某文學獎詩評有云:"此客觀投票之結果也."
則名次由他,置諸度外可也.
<悅讀幽夢影十分鐘>,五南出版社,2013/05/25
樂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113
註冊時間: 2004-01-17 08:54 PM
來自: 樂齋

文章斷虹影 » 2011-01-07 08:05 PM

下三仄較寬鬆,乃因仄聲還有上去入變化,然「濕墨出」三字俱入聲,不宜以無妨二字輕輕帶過。
斷虹影
會員
 
文章: 117
註冊時間: 2005-09-15 12:15 PM
來自: 歙硯風櫳

文章維仁 » 2011-01-07 08:46 PM

本次台北花博詩情花藝「詩王爭霸」活動,由林正三理事長、劉清河先生、鄭明彰先生、馬銘浩教授擔任評審委員,維仁濫竽於評審之列,並受命整理評審團評語。其實本次活動投稿數量極少,而且評審委員之意見也頗為近似,所以評審過程中爭論極少,迅速取得共識。
璐西詞長所提出的問題,維仁試以個人立場回覆如下:
一、關於吾人「還」字押韻問題,試由以下幾本書籍,分辨「還」字在「刪韻」與「先韻」的區別:
◎《康熙字典》摘錄
1.讀音:戶關切;胡關切;音環。(維仁案:此屬刪韻)
意義:復也;反也;退也;歸也。
2.讀音:似宣切;旬宣切;音旋。(維仁案:此屬先韻)
意義:與旋同;轉也;又便捷貌;又速也即也。

◎《增廣詩韻全璧》摘錄
1.刪韻:還,復也,償也,先韻異。
2.先韻:還,通作「旋」,與刪韻略異。

◎《增廣詩韻集成》摘錄
1.刪韻:還,……先韻異用。
2.先韻:還,通作「旋」,與刪韻略異。


二、對於近體詩「下三仄」的問題,亦有以下說法:
◎張夢機《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五言平起出句拗第三字,與七言仄起出句拗第五字,依譜調應作平聲,如必須易為仄聲,下句也可不救,仍算合律。原因是對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第五字換平,則三平落腳,為古體詩常用聲調,為避免混淆,所以常可不救。古人律詩中常出現這種聲調。
(書中例句甚多,摘錄七言句如下)
野店初嘗竹葉酒,江雲欲落豆稭灰。(蘇軾)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杜甫)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王維)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張說)

◎林正三《臺灣古典詩學》亦引七言句例二則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沈佺期)
骨肉他鄉各異縣,衣冠今日是何年。(元好問)
維仁案:下三仄雅集亦偶有論及者
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php?t=21761
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php?t=21304
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php?t=17163

三、關於「思」字平仄
◎王力《漢語詩律學》
「思」字動詞當以用平聲為正例,名詞當以用仄聲為正例;凡動詞用仄聲,或名詞用平聲者,都該認為例外。例外晚唐以後才有。
(維仁案:思字作名詞以用仄聲為正例,然晚唐以後亦有平仄混用者)
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topic.php?t=8424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璐西 » 2011-01-08 08:45 AM

多謝樂齋詞長,斷虹影詞長,維仁詞長撥冗回覆!!
璐西
會員
 
文章: 1266
註冊時間: 2006-08-24 08:55 AM
來自: 台北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Bot], Majestic-12 [Bot] 和 1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