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依然釜裡蒸~蒼穹頃刻化龍騰
濃雲慘慘銜天際~隱隱電光竄密層
一時遍野垂白練~遠近橫斜舞素綾
若道傾盆失千里~翻江倒海略能朋
………………………………………
暫別急於拿量尺作精密的「格放」比對
請先感受那種「大雨像爆開的感覺」……
寫詩,當「千里快哉風」飄然而至時,頓覺人生一切美好
真的會被自己感動的。
實在不忍東挪西換,壞了氣氛。
諸詞長們,在這裡說聲失禮了。
芝言 寫:維仁 寫:寫詩,當「千里快哉風」飄然而至時,頓覺人生一切美好,真的會被自己感動的。
個人也很認同這種感覺!個人也很喜歡這種感覺!
但是忍不住要提醒詞長:
每個人欣賞的角度不同,有時候能感動自己的作品,不見得別人也會跟著感動。
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閱讀自己的作品,可能現在能感動自己的作品,不見得以後也會感動。
實在不忍東挪西換,壞了氣氛。
個人則不認同這句話。古今詩家論詩都強調「推敲」「錘鍊」的工夫,很多喜歡創作古典詩詞者也都很享受這種「推敲」「錘鍊」的樂趣。
請恕在下直言了。
~~~~~~~~~~~~~~~~~~~~~~~~~
說到「推敲」典故,大家總會浮現和尚深夜返寺時之畫面……
我一直不解,和尚夜歸悄悄推開門進去就是了,深更靜寺的敲門
動作是否太突兀了?
迨偶然發現原詩~題李凝幽居~才恍然大悟:
閒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原。鳥宿池邊樹, 風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復言。
因為是風,要虛擬一個動作,所以推敲才難定;一則以嚮同好。
詞長前輩的語氣 平緩中透著堅定,平易中點出哲理讓人自然而然的接受而不勉強,作詩做人皆適用。感謝!
阿邦 寫:杰 寫: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原。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應是僧敲月下門,僧就是賈島。賈島半夜到李凝家,先敲敲門,應該沒問題吧?
芝言 寫:阿邦 寫:杰 寫: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原。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應是僧敲月下門,僧就是賈島。賈島半夜到李凝家,先敲敲門,應該沒問題吧?
太妙了!一直把月下門當作和尚自己的僧宅或廟寺的想法已經先佔為贏了,殊不知峰迴路轉原來是李家。
不過如果用敲字似乎表示兩人還不很熟,用推字又恐李凝認為和尚太不尊重他…結果呢?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