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草 寫:竹塘立影 寫:勁草 寫:~天空與迅雷之對應 乃強烈不受控制,突發狀態之一種,白的說就是「外面的抗爭」二者固為合掌,意義卻不同,如左足已下,右足將如何?乃任其跛乎?。
左足與右足謂之對。左足與左足/右足與右足謂之合掌。左足已下再下之左足不跛也難。
幽默的人 幽默的批評,余實不忍再申論。
海天何遠~海天相連則近~狂浪對迅雷,內亂對外患,
詞也意也, 如何依然左足對左足?
又 咱今所用皆「今四聲」別逗了!
古四聲只存於楚詞與六朝及詩經時代
余不過堅持某些看法,疏於入聲之經營
加以初期不甚在意……印象可難一時抹滅的
末學認為勁草詞長此篇言論值得商榷。
首先,自古只有《楚辭》而無《楚詞》。雖則「辭」、「詞」有一義相通,但辭、詞乃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體。
第二,四聲並非遠古時代的死物或遺物,及至唐、宋兩代,「平」、「上」、「去」、「入」依然見於詩詞。國語之入聲脫落(或曰流失),一說指始於元朝,受女真人和蒙古人語言影響;亦有指國語入聲至17世紀還未消失。另外,入聲迄今仍見於閩南語、粵語(末學母語)、吳語、客家話、贛語以及漢藏語系。放眼亞洲,日語之促音,亦正是隋、唐時代傳入之官話入聲;而韓、越二國之入聲發音,亦與今日之南方漢語接近。詞長以國語今無入聲,而將入聲稱為「古入聲」無妨,但斷不可無視其存在。
以上乃中學生之一己之見,如有冒犯,還請海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