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下辭典:潘柏 寫:柳絮飛 寫:
五律 <美> ‥‥ 敬步周詞長原玉
高情安藿菽,馨德喻蘭芝。
四壁寧須愧,群經足自持。
游心聆木鐸,積學勝金匙。
彈指春光老,何勞較美媸?
"寧須愧","足自持" 失對。意義也欠清晰。
須~~~~~~副詞:
1, 應當。唐˙李白˙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白日放歌須 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2, 終究。唐˙王建˙歲晚自感詩:「一向破除愁不盡,百方回避老須來。」
3, 可是。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我須不識字,寫不得。」
4, 大概。董西廂˙卷一:「聞說貴州天下沒,有甚希奇景物?你須知處。」
須的連詞:
卻。宋˙朱敦儒˙水調歌頭˙中秋一輪月詞:「都緣人意,須道今夕別般明。」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今公子在江夏,須不在這裡。」
自的副詞:
1, 主動。如:「自覺」﹑「自願」。
2, 本來。唐˙白居易˙嵩陽觀夜奏霓裳詩:「開元遺曲自淒涼,況近秋天調是商。」
3, 自然﹑當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十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 正。」紅樓夢˙第四回:「姊姊們暮年相見,自不必說悲喜交集,泣笑敘闊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自的連詞:
1,如果,表示假設的語氣。左傳˙成公十六年:「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
2,雖然。禮記˙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惡乎用吾情?」史記˙卷三十˙平準書:「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
請問 潘柏 大教授, 如何失對了? 意義嘛, 就不必解釋了, 又不是在開堂講課, 知者自知之, 不知者自然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