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半島晨昏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Re: 沁園春‧半島晨昏

文章練習生 » 2013-08-30 11:54 PM

潘柏詞長我有空啦.再來聊
閣下著小弟舉例,還是由您自己隨便翻翻這版的沁園春大詩人自然會分曉. >這是就三字句中第二句的領字而言?微吟罷,征鞍無語,往事千端。晚已懂您的意思,是指沁園春裡面三字句的第二字,平和仄的都有人寫,全宋詞當然也收錄了例子>所以我比較欽定詞譜和龍榆生的唐宋詞律,您覺得晚在老師面前是不是就所知實話實說?

除了領字可討論外,還有令‧引‧近‧慢‧變‧遍‧片‧段‧疊‧促拍‧減字‧偷聲‧攤破‧添字‧轉調等,我還有很多不懂意思>若能由老師再次引導,相信晚的功力必定大增.只不知老師願意收我當學生?

至於沁園春大詩人是那位?我還不知道>可否私下告訴我,我一定去學習, 若不懂您還得教我.我還要問大詩人>宋·辛棄疾沁園春其二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雙調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二句五平韻.這九個韻為何分屬兩部

不過印象中只要我上此壇,不管那版的作品我都一一拜讀,很少遺漏,不然長夜漫漫如何打發?
您說沒有譜調可依,那弟子願服其勞.那怕千方百計?最後願老師喜樂相隨.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沁園春‧半島晨昏

文章潘柏 » 2013-08-31 05:03 AM

練習生 寫:
1晚所知領格字以仄字為佳,宜用去聲,這是我學得理論,然若依欽定譜蘇軾沁園春範例:
征鞍無語,他是說填入仄聲字亦可填入平聲字,所以其譜式為中平中仄,[憑]在詞林正韻是下平十蒸韻,至於是否敢說 蘇的領格字不對而自打嘴巴,我想也許可以有一點存疑的空間,那就是即便詩家不會錯,那手民?君讀此闕當讀過[用]舍由時,那請問[用]是仄或平.欽定譜是仄平平>龍榆生唐宋詞格律的詞譜是仄平平.該依誰?若有所本就沒錯,若錯也是跟著錯,總不至於惹來殺身之禍!呵呵比較就知不同:
沁園春>宋•蘇軾
微吟罷,征鞍無語,往事千端。>身長健,優遊卒歲,且斗樽前。
中平仄,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欽定詞譜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龍榆生詞譜
沁園春>宋•辛棄疾
渾如此,汝於知己,真少恩哉!>杯再拜,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中平仄,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欽定詞譜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龍榆生詞譜
沁園春>宋•劉辰翁
江南好,夫君何事,不少留連?>風回處,一聲珍重,兩地潸然!
中平仄,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欽定詞譜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龍榆生詞譜
從以上看是不是仄聲領格字比較多?大人冤枉,小的真得是實話實說,拜託不要讓我自己掌嘴 :lol:
2[練習生詞兄說在下出言明諷暗刺,也請回頭看清楚誰打完便跑,誰在逞口舌之辯才!]
愛現的是我,晚言若真心討論當捨命陪君子,至於明諷暗刺逞口舌之辯,希望誰都不要對號入座.

3討論潘柏老師所舉例的沁園春其六送春(宋·劉辰翁)
春汝歸歟?江,煙塵暗天。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韻)。龍榆生詞譜>出律
中中平平?中中中中,中中中平(韻)。欽定詞譜>合律
為何不同?不就在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所以晚覺得倚聲要有所據,這原本是可唱的,可惜識者不多,記得以前年輕時還找李勉先生編著的唱譜跟著學,只是不懂還是不懂,否則今日說不定就能如晏殊所說:若有知音見採,不辭遍唱陽春.>潘老師您願意收我當學生?

4再論潘柏老師所舉例的沁園春其二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宋·辛棄疾)
雙調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二句五平韻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
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

更憑歌舞為。算合作平居鴆毒。況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
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

晚跟著學,有疑惑?請教潘老師這九個韻為何分屬兩部>
【第三部】十灰半>雷媒杯
【第五部】九佳半>骸埋,十灰半>哉猜災來
辛棄疾會不會跟戈載算帳?若能教導,感激不盡>夜安


練習生詞兄果然是有心人!
1 古人用古音做譜寫詞,他們懂得曲譜多于現代人.所以嘛,練詞兄說的手民錯誤,造成蘇東坡 “憑”領格的跟著錯,這個說法恐怕只是想當然. 如此相當然, 放大到其他詩詞偏格,豈不是都可降罪給手民?
2 什麼對號入座? 根本不是詩詞愛好者的討論點. 重要的是對號對得好,有章法有理劇地入座的話, 那怕有人對號入座?
3 古人喜歡用去聲字領格,是為了讓音韻可以抑揚頓挫. 但是,今天寫古詞,我們已經無原本樂譜參考,所以在下領格字不規定用平仄. (練詞兄您和我說的什麼欽定詞譜,龍詞譜都可能一早給手民弄成這麼多問題!),因為很多人重視詞的文學部分,多過早已沒落的音樂部分.
4 練詞兄說的很妙. 您說 倚聲要有所據,這原本是可唱的
好一個 “原本” 啊!
想問一聲,既然您也同意 “識者不多”,那為什麼硬要從曲譜入手?

詞兄鍥而不舍的搞減字偷聲之類的東西之前,不是不可,但我建議閣下先用實踐的方法,
弄清楚字詞本身. 這是我對自己學生的一貫主張.

練詞兄好像不多寫詩詞.問的問題好像著重理論.您是怕出錯才從音律方面入手?
何不幹脆直接評論在下的,李凡的,沁水園公子的,或冬夏的沁園春大作?
沁園春這譜子,在下和弟子們有相當認識和體會
寫幾首給在下看看好嗎?

詩詞文學首要任務是實踐.寫順手筆,從錯誤中學習,再向難度挑戰才是上策呢!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沁園春‧半島晨昏

文章練習生 » 2013-08-31 12:16 PM

潘柏 寫:
練習生 寫:
1晚所知領格字以仄字為佳,宜用去聲,這是我學得理論,然若依欽定譜蘇軾沁園春範例:
征鞍無語,他是說填入仄聲字亦可填入平聲字,所以其譜式為中平中仄,[憑]在詞林正韻是下平十蒸韻,至於是否敢說 蘇的領格字不對而自打嘴巴,我想也許可以有一點存疑的空間,那就是即便詩家不會錯,那手民?君讀此闕當讀過[用]舍由時,那請問[用]是仄或平.欽定譜是仄平平>龍榆生唐宋詞格律的詞譜是仄平平.該依誰?若有所本就沒錯,若錯也是跟著錯,總不至於惹來殺身之禍!呵呵比較就知不同:
沁園春>宋•蘇軾
微吟罷,征鞍無語,往事千端。>身長健,優遊卒歲,且斗樽前。
中平仄,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欽定詞譜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龍榆生詞譜
沁園春>宋•辛棄疾
渾如此,汝於知己,真少恩哉!>杯再拜,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中平仄,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欽定詞譜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龍榆生詞譜
沁園春>宋•劉辰翁
江南好,夫君何事,不少留連?>風回處,一聲珍重,兩地潸然!
中平仄,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欽定詞譜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龍榆生詞譜
從以上看是不是仄聲領格字比較多?大人冤枉,小的真得是實話實說,拜託不要讓我自己掌嘴 :lol:
2[練習生詞兄說在下出言明諷暗刺,也請回頭看清楚誰打完便跑,誰在逞口舌之辯才!]
愛現的是我,晚言若真心討論當捨命陪君子,至於明諷暗刺逞口舌之辯,希望誰都不要對號入座.

3討論潘柏老師所舉例的沁園春其六送春(宋·劉辰翁)
春汝歸歟?江,煙塵暗天。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韻)。龍榆生詞譜>出律
中中平平?中中中中,中中中平(韻)。欽定詞譜>合律
為何不同?不就在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所以晚覺得倚聲要有所據,這原本是可唱的,可惜識者不多,記得以前年輕時還找李勉先生編著的唱譜跟著學,只是不懂還是不懂,否則今日說不定就能如晏殊所說:若有知音見採,不辭遍唱陽春.>潘老師您願意收我當學生?

4再論潘柏老師所舉例的沁園春其二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宋·辛棄疾)
雙調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二句五平韻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
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

更憑歌舞為。算合作平居鴆毒。況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
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

晚跟著學,有疑惑?請教潘老師這九個韻為何分屬兩部>
【第三部】十灰半>雷媒杯
【第五部】九佳半>骸埋,十灰半>哉猜災來
辛棄疾會不會跟戈載算帳?若能教導,感激不盡>夜安


練習生詞兄果然是有心人!
1 古人用古音做譜寫詞,他們懂得曲譜多于現代人.所以嘛,練詞兄說的手民錯誤,造成蘇東坡 “憑”領格的跟著錯,這個說法恐怕只是想當然. 如此相當然, 放大到其他詩詞偏格,豈不是都可降罪給手民?
2 什麼對號入座? 根本不是詩詞愛好者的討論點. 重要的是對號對得好,有章法有理劇地入座的話, 那怕有人對號入座?
3 古人喜歡用去聲字領格,是為了讓音韻可以抑揚頓挫. 但是,今天寫古詞,我們已經無原本樂譜參考,所以在下領格字不規定用平仄. (練詞兄您和我說的什麼欽定詞譜,龍詞譜都可能一早給手民弄成這麼多問題!),因為很多人重視詞的文學部分,多過早已沒落的音樂部分.
4 練詞兄說的很妙. 您說 倚聲要有所據,這原本是可唱的
好一個 “原本” 啊!
想問一聲,既然您也同意 “識者不多”,那為什麼硬要從曲譜入手?

詞兄鍥而不舍的搞減字偷聲之類的東西之前,不是不可,但我建議閣下先用實踐的方法,
弄清楚字詞本身. 這是我對自己學生的一貫主張.

練詞兄好像不多寫詩詞.問的問題好像著重理論.您是怕出錯才從音律方面入手?
何不幹脆直接評論在下的,李凡的,沁水園公子的,或冬夏的沁園春大作?
沁園春這譜子,在下和弟子們有相當認識和體會
寫幾首給在下看看好嗎?

詩詞文學首要任務是實踐.寫順手筆,從錯誤中學習,再向難度挑戰才是上策呢!

敬覆潘柏詞長>老師出題目, 學生依題回應:
1練詞兄說的手民錯誤,造成蘇東坡“憑”領格的跟著錯,這個說法恐怕只是想當然.
詞長僅以“憑”領格字說晚自相矛盾自掌嘴巴,我保留存疑空間,引譜例讓您比較其不同,是想告訴您有所本,依譜填式可也;至於領格字原則上填入仄聲字宜用去聲,您還可以比較其他有用領字的詞,觀其用法亦可分曉.至於您教學生領格字不規定用平仄,那是您自由心證,誰也管不著?晚之言也是供參,不勉強您跟,亦不會拜託您從.

2什麼對號入座? 根本不是詩詞愛好者的討論點. 重要的是對號對得好,有章法有理劇地入座的話, 那怕有人對號入座?
晚希望誰都不要對號入座.那是晚就老師所言:請回頭看清楚誰打完便跑,應去問那些 “大詩人”,為什麼不敢接受深入理性討論, 為什麼[龜縮]?相信老師說得話還留版上:詩詞討論歸討論,沒必要爭意氣.>然若主觀意識理念不同,辯之何用?可老師用詞是否不悅,何人不明?

3 古人喜歡用去聲字領格,是為了讓音韻可以抑揚頓挫. 但是,今天寫古詞,我們已經無原本樂譜參考,所以在下領格字不規定用平仄.
詞長既是老師,當明白:詞是入樂文學,以詞從樂,句子的長短,要根據曲調的節拍而訂,故或長或短,參差錯落,講究抑揚頓挫平仄格律和用韻,今天寫古詞,雖無原本樂譜參考,但還有詞牌名可作為文字結構的定式依譜填詞,否則豈不辜負萬樹撰《詞律》和清代王奕清編《欽定詞譜》。

4 練詞兄說的很妙. 您說 倚聲要有所據,這原本是可唱的,好一個 “原本” 啊! 想問一聲,既然您也同意“識者不多”,那為什麼硬要從曲譜入手?詞兄鍥而不舍的搞減字偷聲之類的東西之前,不是不可,但我建議閣下先用實踐的方法,弄清楚字詞本身. 這是我對自己學生的一貫主張.
晚想說:樹有根,水有源>有關詞的起源,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或源於樂府詩>或認為由近體詩配樂時經過加減字演化而成,或溯源於上古歌謠和《詩經》,或認為由胡樂(西域音樂)和民間小調中產生.不識其根本,何能暢言「長短句」、識「琴趣」、明「樂章」

5練詞兄好像不多寫詩詞.問的問題好像著重理論.您是怕出錯才從音律方面入手?何不幹脆直接評論在下的,李凡的,沁水園公子的,或冬夏的沁園春大作?沁園春這譜子,在下和弟子們有相當認識和體會寫幾首給在下看看好嗎?
您想我會不會寫?您想我會怕出錯?錯了何妨?您怎知我沒看李凡冬夏沁水園公子的沁園春>通常我先分辨格律,有確定訛誤必留言提醒供參,聽不聽從隨他,晚只是盡讀者本份回饋.

至於用字鍊句內容評論,晚只能揣摩作者心境,從不敢妄言批評,吾信王國維云: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人能於詩詞中不為美刺投贈之篇,不使隸事之句,不用粉飾之字,則於此道 已過半矣。更何況事非經過難分明,若讀者的意識.邏輯.經驗.能力不能和作者一樣,焉得同理心,正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晚始終相信:篇有無窮之格,句有無窮之調,字有無窮之義;審問明辨,而後旨趣可得.

要我寫沁園春讓您看,乾脆殺了我吧!那是您們大詩人才會的事>我之前不是講過寫,不大會寫;讀,頗有興趣.更何況沒有獎金的誘因,也沒有感動的體會.確有惹禍的感覺.唉!彼此沒交集,害我抄來抄去,寫了那麼多字,早知道該去換點稿費或鐘點費.言至於此,報告潘柏老師晚不是龜縮,晚是隱身.緣起緣滅.

對了!請教潘老師所舉例的(宋·辛棄疾)沁園春其二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這九個韻為何分屬兩部>【第三部】十灰半>雷媒杯【第五部】九佳半>骸埋,十灰半>哉猜災來>
這是我出得考題>您如何跟您學生說?善寫沁園春的過路君子有興趣亦可回答.
願潘老師沁園春裡人不老.
最後由 練習生 於 2013-09-05 05:13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Re: 沁園春‧半島晨昏

文章潘柏 » 2013-09-04 05:20 AM

練習生 寫:請教潘老師所舉例的(宋·辛棄疾)沁園春其二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這九個韻為何分屬兩部>【第三部】十灰半>雷媒杯【第五部】九佳半>骸埋,十灰半>哉猜災來>
這是我出得考題>您如何跟您學生說?善寫沁園春的過路君子有興趣亦可回答.
願潘老師沁園春裡人不老.


敬答練習生詞兄

古音和現代音,時代不同,變化會很大.
即使只說現代,南北東西的音韻都有很大分別.

比方說,新韻和平水韻,為什麽分歧那麽大?
兄臺怎說?

沁園春.致練習生誠邀賜詞


線上英雄,對號迷思,喚雨呼雲.
任天花亂墜,人言亂報,
詩經巧弄,樂韻難純.
據地阿諛,臨屏附會,理屈詞窮怨手民.
愛率性,將平凡學問,寬己嚴人.
爭鋒那像斯文?
靠實踐傳承雅鄭芬.
常風騷韻律,難逃實踐,
低微對罵,幾許瘟神.
創作憑心,端莊習性,雅集何需錢誘因?
旁觀者,應出言謹慎,莫失斯文.
潘柏
會員
 
文章: 257
註冊時間: 2011-11-08 04:03 AM
來自: 北美洲東岸

Re: 沁園春‧半島晨昏

文章練習生 » 2013-09-05 02:59 AM

潘柏 寫:
練習生 寫:請教潘老師所舉例的(宋·辛棄疾)沁園春其二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這九個韻為何分屬兩部>【第三部】十灰半>雷媒杯【第五部】九佳半>骸埋,十灰半>哉猜災來>
這是我出得考題>您如何跟您學生說?善寫沁園春的過路君子有興趣亦可回答.
願潘老師沁園春裡人不老.


敬答練習生詞兄

古音和現代音,時代不同,變化會很大.即使只說現代,南北東西的音韻都有很大分別.

比方說,新韻和平水韻,為什麽分歧那麽大?
兄臺怎說?

沁園春.致練習生誠邀賜詞


線上英雄,對號迷思,喚雨呼雲.
任天花亂墜,人言亂報,
詩經巧弄,樂韻難純.
據地阿諛,臨屏附會,理屈詞窮怨手民.
性,將平凡學問,寬己嚴人.

爭鋒那像斯文?
靠實踐傳承雅鄭芬.
風騷韻律,難逃實踐,
低微對罵,幾許瘟神.
創作憑心,端莊習性,雅集何需錢誘因?
旁觀者,應出言謹慎,莫失斯文.

潘柏詞長安安>您的悟性與修為,觀汝文筆可想斯人.光論個領格字您就難了>
說啥?據地阿諛,臨屏附會,理屈詞窮......爭鋒那像斯文, 誰都不識,阿諛也難?有本可據,那來臨屏附會,理屈詞窮,至於存疑手民實乃晚淺識,不知[憑]是平仄兩讀其義相同.高明如師者,怎不相機教學?昨日我有貼帖更正,後來不知為何消失了, 我花了15分鐘的鍵字也就不見了,想再寫,沒勁也就作罷!

根據資料唐宋音韻屬中古音,官方韻書胎於唐代,孫愐修隋代陸法言之《切韻》,改為《唐韻》。王仁昫之《刊謬補缺切韻》也是《切韻》的一個增修本,較《唐韻》更早。但孫愐曾利用朝廷擴大《唐韻》之影響,故《唐韻》雖為孫愐私著,命名卻帶官方性質,為當時押韻之標準。《唐韻》有206個韻,其中定某些韻可同用,故實僅112個韻。之後還有一種《廣唐韻》、《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陳彭年等人奉詔,據更早之《切韻》、《唐韻》等韻書修成《大宋重修廣韻》,即《廣韻》。此亦使《廣韻》成為中國古代首部由官方主修之韻書》,真宗景德年間編《韻略》景祐四年完成《禮部韻略》,寶元二年完成《集韻》。《集韻》為《廣韻》之修訂本,而《禮部韻略》則為《韻略》之修訂本。》。《廣韻》《集韻》《禮部韻略》又將某幾個韻同用,雖仍有206個韻,但合併可同用之韻後僅剩108個韻。元初陰時夫著《韻府群玉》定名106韻的版本為「平水韻」。明代以後文人則沿用106韻。《洪武正韻》為明代官方韻書,共16卷。《佩文詩韻》則於康熙期間編輯成書,共106韻,為清代科舉用之官方韻書,清道光間,吳人戈載又著《詞林正韻》,雖比較精密,但也只是把唐韻二百六部合併為平上去十四部、入聲五部,基本上還是和明末沈謙編的《詞韻》相同。
總之語言隨著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不斷發生變化,韻部也就跟著常有分合,但除《中原音韻》以下的北音系統消滅了入聲,和詞韻截然殊致外,其他各部還是差別不大的。

以上是說明老辛不會找老戈算帳,因為時代不同,韻書也不同,若以詞林正韻來看宋詞自有差別,目前格律詩依平水韻,散曲則依《中原音韻》押韻.宋詞公認的譜書是《詞林正韻》和《晚翠軒詞韻》,格律以欽定詞譜或唐宋詞格律為準,

詞林正韻細分較精密,以十灰韻而言,其按現代音韻或語音學來講,因為韻母(元音)不同所以分屬第三部ㄟéi 平聲與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半通用另十灰半與第五部ㄞāi九佳〈半〉十灰〈半〉通用”。
另外有好心人士看我淺識特告知我
憑征鞍無語”的“ 憑”字,是平還是仄? 練習生詞長不會硬說蘇的領格字不對吧???
練詞兄說的手民錯誤,造成蘇東坡“憑”領格的跟著錯,這個說法恐怕只是想當然. 至於練習生學得領格字原則上填入仄聲字宜用去聲,而潘柏老師教學生領格字不規定用平仄

昨日想報告潘柏老師:
凭繁体或異体字:凭憑凴>平聲十蒸韻 去聲二十五徑韻是平仄兩讀,
我在詞林正韻找到了,不是只有我不懂,看來老師也可能不明?否則怎會問我是平或仄?再次感謝您讓我有機會多學習,也讓我知道:當我學得愈多時,才了解自己懂得太少.

我會聽老師的話:旁觀者,應出言謹慎,莫失斯文.感謝邀約填沁園春,然在領格字沒有交集時,恕晚無法完稿,而真正的原因是我不懂裝懂.此外老師的雅量還有執著豈容晚冒犯.
簡單說:您的帖子,以後我就跳過讓過,祈望您創作高興就好了,別跟我一般見識,您是老師ㄝ!!!
呵呵[世味橫陳如嚼蠟,人生變滅似浮漚]祝夜安.
練習生
會員
 
文章: 509
註冊時間: 2007-04-25 09:50 AM

上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3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