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曾開宗明義,只談〔京兆〕,故其他不談.
數詞不是枰斤論兩的.若是,則京兆亦難了百里狂雨.
但兩字億萬已是無限,一個千秋可成永恆.古稱萬歲,乃長生不老.幾千年的詩歌曲詞,不是沒人識京兆之意,而是覺得無此必要.
即是日常之事,印尼華人在貨幣上亦只用一百兆,一千兆,一萬兆.實指尚且如此,更論虛擬詩詞.
我那聯比擬,只是說明,略開玩笑.詞長讀錯典故會錯意.〔走馬章臺〕說的也是同一京兆尹張敞.雨露除了場景之外,或可作弦外音聽.所以戲為重色輕友.
灞水原欲用灞柳的,但因不想折,就用水了.
李凡 寫:因曾開宗明義,只談〔京兆〕,故其他不談.
數詞不是枰斤論兩的.若是,則京兆亦難了百里狂雨.
但兩字億萬已是無限,一個千秋可成永恆.古稱萬歲,乃長生不老.幾千年的詩歌曲詞,不是沒人識京兆之意,而是覺得無此必要.
即是日常之事,印尼華人在貨幣上亦只用一百兆,一千兆,一萬兆.實指尚且如此,更論虛擬詩詞.
我那聯比擬,只是說明,略開玩笑.詞長讀錯典故會錯意.〔走馬章臺〕說的也是同一京兆尹張敞.雨露除了場景之外,或可作弦外音聽.所以戲為重色輕友.
灞水原欲用灞柳的,但因不想折,就用水了.
李凡 寫:說實話,本來只想談數目字京兆的看法,并不想談詩的內容.因為自己寫不出暴雨傾盆的磅礡氣勢,所以亦無謂論評.
但既然詞長一再說明原委,很多還是對我說的,只好說說自己意見.
詩厭解釋〔除特定環境,典實〕,我一直這樣認為.寫與讀可以有不同的認知...最重要是好詩.
我不是說京兆用錯了,只是說有太多通俗數字,不必尋僻.當然,用字是作者的權利,沒人可以左右的.我提供的另一借對,非用於大作,只是老生常談,工部的七十對尋常即是例證.
但也說明〔京兆〕并非死詞.而且可以活用得很有趣.
〔數詞不是枰斤論兩的.若是,則京兆亦難了百里狂雨.〕是針對〔雨點實在不是一般量詞容易形容的,非萬千、京兆當何以狀其多?〕而言.
大作除首聯以〔坼,驚,雷,洶湧〕讓人在字面上有所領會外,其他處似可商榷.
〔地坼天崩,山枯海泣.〕史可法這崩其實更好,不過詞長可能不想太相同而用驚.但驚與坼并不太合拍.地,重字了,應可避.
我不知道茫茫中可否見到涯涘,銀川瀉.
也不肯定車推水浪寫成雪浪是否合適,漫漫,蜂飛,簟紋虺走,眼,罍,如夢,以形容暴雨氣勢始終不及.
孟浪猜,浪重字了,這三字已非驚天地動鬼神的感受,恐更多了點輕佻率意.鬼域與仙宮連結亦不明白.
古人寫暴雨的詩讀得不多,但一首夢遊天佬山吟留別之欲雨未雨至今乃讓我震慄.因我自己確實有著相似的經歷.或者可以讀讀.
李凡不慎言.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1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