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這場陣雨…複製現場的情境(再解)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文章李凡 » 2007-07-23 08:48 AM

因曾開宗明義,只談〔京兆〕,故其他不談.
數詞不是枰斤論兩的.若是,則京兆亦難了百里狂雨.
但兩字億萬已是無限,一個千秋可成永恆.古稱萬歲,乃長生不老.幾千年的詩歌曲詞,不是沒人識京兆之意,而是覺得無此必要.
即是日常之事,印尼華人在貨幣上亦只用一百兆,一千兆,一萬兆.實指尚且如此,更論虛擬詩詞.
我那聯比擬,只是說明,略開玩笑.詞長讀錯典故會錯意.〔走馬章臺〕說的也是同一京兆尹張敞.雨露除了場景之外,或可作弦外音聽.所以戲為重色輕友.
灞水原欲用灞柳的,但因不想折,就用水了.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芝言 » 2007-07-24 02:01 AM

李凡 寫:因曾開宗明義,只談〔京兆〕,故其他不談.
數詞不是枰斤論兩的.若是,則京兆亦難了百里狂雨.
但兩字億萬已是無限,一個千秋可成永恆.古稱萬歲,乃長生不老.幾千年的詩歌曲詞,不是沒人識京兆之意,而是覺得無此必要.
即是日常之事,印尼華人在貨幣上亦只用一百兆,一千兆,一萬兆.實指尚且如此,更論虛擬詩詞.
我那聯比擬,只是說明,略開玩笑.詞長讀錯典故會錯意.〔走馬章臺〕說的也是同一京兆尹張敞.雨露除了場景之外,或可作弦外音聽.所以戲為重色輕友.
灞水原欲用灞柳的,但因不想折,就用水了.


很值得,問一問題而開枝散葉兼得。
詞長舉例其生動無比,點化癥結尤其可讀性高,會忘了原為解惑而來的。但無妨,寓教於樂又收額外知識,真的感謝您。

京兆二字,詞長的看法是真無用武之處囉?是死詞了吧?現實中用不著而詩詞中取用者比比皆是,無非就是借代,或「看起來」比較有古味,或根本只是像藥引子一般,有了總有點作用。

和諸多堪稱死詞相較,從視覺觀點出發,你會有「稱斤論兩」的感覺嗎?

百里狂雨是講雨勢之大而且廣,那是磅礡的用法;「京兆眼」專為某一區域內之某一特定標的而用。如果意涵上、對仗上都好過其他字眼,是否還有必要因其生、冷、僻而刻意避開?
字有實、意也有實,生冷僻非刻意而用時,反倒如一碗綠豆湯加幾顆花生,效果如何就看每人的感受了。
芝言
會員
 
文章: 309
註冊時間: 2007-06-28 09:42 AM
來自: 台北市

文章李凡 » 2007-07-24 07:02 PM

說實話,本來只想談數目字京兆的看法,并不想談詩的內容.因為自己寫不出暴雨傾盆的磅礡氣勢,所以亦無謂論評.
但既然詞長一再說明原委,很多還是對我說的,只好說說自己意見.
詩厭解釋〔除特定環境,典實〕,我一直這樣認為.寫與讀可以有不同的認知...最重要是好詩.

我不是說京兆用錯了,只是說有太多通俗數字,不必尋僻.當然,用字是作者的權利,沒人可以左右的.我提供的另一借對,非用於大作,只是老生常談,工部的七十對尋常即是例證.
但也說明〔京兆〕并非死詞.而且可以活用得很有趣.
〔數詞不是枰斤論兩的.若是,則京兆亦難了百里狂雨.〕是針對〔雨點實在不是一般量詞容易形容的,非萬千、京兆當何以狀其多?〕而言.

大作除首聯以〔坼,驚,雷,洶湧〕讓人在字面上有所領會外,其他處似可商榷. 
〔地坼天崩,山枯海泣.〕史可法這崩其實更好,不過詞長可能不想太相同而用驚.但驚與坼并不太合拍.地,重字了,應可避.
我不知道茫茫中可否見到涯涘,川瀉.
也不肯定車推水浪寫成雪浪是否合適,漫漫,蜂飛,簟紋虺走,眼,罍,如夢,以形容暴雨氣勢始終不及.
孟浪猜,浪重字了,這三字已非驚天地動鬼神的感受,恐更多了點輕佻率意.鬼域與仙宮連結亦不明白.

古人寫暴雨的詩讀得不多,但一首夢遊天佬山吟留別之欲雨未雨至今乃讓我震慄.因我自己確實有著相似的經歷.或者可以讀讀.

李凡不慎言.
平凡丹藥維他命;
薄命紅顏怨李凡.
李凡
會員
 
文章: 5043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58 PM

文章芝言 » 2007-07-25 03:42 AM

李凡 寫:說實話,本來只想談數目字京兆的看法,并不想談詩的內容.因為自己寫不出暴雨傾盆的磅礡氣勢,所以亦無謂論評.
但既然詞長一再說明原委,很多還是對我說的,只好說說自己意見.
詩厭解釋〔除特定環境,典實〕,我一直這樣認為.寫與讀可以有不同的認知...最重要是好詩.

我不是說京兆用錯了,只是說有太多通俗數字,不必尋僻.當然,用字是作者的權利,沒人可以左右的.我提供的另一借對,非用於大作,只是老生常談,工部的七十對尋常即是例證.
但也說明〔京兆〕并非死詞.而且可以活用得很有趣.
〔數詞不是枰斤論兩的.若是,則京兆亦難了百里狂雨.〕是針對〔雨點實在不是一般量詞容易形容的,非萬千、京兆當何以狀其多?〕而言.

大作除首聯以〔坼,驚,雷,洶湧〕讓人在字面上有所領會外,其他處似可商榷. 
〔地坼天崩,山枯海泣.〕史可法這崩其實更好,不過詞長可能不想太相同而用驚.但驚與坼并不太合拍.地,重字了,應可避.
我不知道茫茫中可否見到涯涘,川瀉.
也不肯定車推水浪寫成雪浪是否合適,漫漫,蜂飛,簟紋虺走,眼,罍,如夢,以形容暴雨氣勢始終不及.
孟浪猜,浪重字了,這三字已非驚天地動鬼神的感受,恐更多了點輕佻率意.鬼域與仙宮連結亦不明白.

古人寫暴雨的詩讀得不多,但一首夢遊天佬山吟留別之欲雨未雨至今乃讓我震慄.因我自己確實有著相似的經歷.或者可以讀讀.

李凡不慎言.

*鬼域仙宮意指斯時斯地之感受*

也幸好,詞長終於肯為末學解禁了。只不曉得,分明就有滿腹絕學在,也明白我真心請益,何至於單挑京兆兩字說?
詞長今日所臚列末學詩作諸多缺失,我無可再表。因為句句中肯、拳拳到肉,理至意至,非皮相之評也。儒雅風範尤其難能而可式可敬也!然則,若非「忍無可忍」,今日我大概還是無緣聆教了。可不?
前已識詞長真才學故而相延請把脈,不意僅繞著小疵轉,卻好似內文不妥可輕放,而格律無瑕反倒更重要了?
孟浪言、放肆語,再感謝前輩包容。
芝言
會員
 
文章: 309
註冊時間: 2007-06-28 09:42 AM
來自: 台北市

上一頁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1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