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

此地歡迎古典詩詞新秀發表初學作品﹐請多加油!

版主: 李德儒, 一善

春色

文章Aaron Yu » 2013-03-07 08:42 AM

入眼妝容盡彩描
嫣紅黛綠兩爭嬌
春風莫負青霜鬢
且待花前醉一宵
Aaron Yu
會員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03-07-29 05:06 PM

Re: 春色

文章楚狂 » 2013-03-07 09:27 AM

Aaron Yu 寫:入眼妝容盡彩描
嫣紅黛綠兩爭嬌
春風莫負青霜鬢
且待花前醉一宵

三句有可再研之處。
蓋「霜鬢」指鬢毛若「霜」,是花白色,年華老去也;「青霜鬢」之「青」原意為萃取自藍草之深色,故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霜」一詞多義,可指斑白頭髮,絕不會是指「深色髮絲」;若「青絲」才是指「黑色頭髮」,故太白云:「朝如青絲暮成雪」。
「辜負」一詞,其意為「違背他人好意」之解。
故,「春風莫負青霜鬢」一句,指「春風不要辜負老去的歲華」?或「春風不要違誤了斑白的鬢髮?」
好像是不起作用的,人之年歲、容貌、髮鬢,若可如離離原上草,春風來便可再生、回青,古往今來不會有那麼多青春之歎。

前賢有例,倒可參酌,見剛好在【詩薈】裏引用的稼軒詞:
宋‧辛棄疾〈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祿,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歎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註:三句末字原為「左革右彔」,箭室之意;《新唐書‧兵志》用「胡祿」二字。)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春色

文章Aaron Yu » 2013-03-07 09:50 AM

謝楚狂兄腸教,獲益良多,吾意本為莫負春光,讓我這半百之年亦可盡情賞花而已,試改第三句如下:

入眼妝容盡彩描
嫣紅黛綠兩爭嬌
春風莫青霜鬢
且待花前醉一宵



入眼妝容盡彩描
嫣紅黛綠兩爭嬌
青霜莫負春風意
且待花前醉一宵
Aaron Yu
會員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03-07-29 05:06 PM

Re: 春色

文章冬夏 » 2013-03-07 10:48 AM

Aaron Yu 寫:謝楚狂兄腸教,獲益良多,吾意本為莫負春光,讓我這半百之年亦可盡情賞花而已,試改第三句如下:

入眼妝容盡彩描
嫣紅黛綠兩爭嬌
春風莫青霜鬢
且待花前醉一宵



入眼妝容盡彩描
嫣紅黛綠兩爭嬌
青霜莫負春風意
且待花前醉一宵


感覺【春風莫笑青霜鬢】,此句【春風】如果是主語,也應是下句【且待花前醉一宵】主語,否則上下兩句各述其意,有脱離之感。主語是春風,【春風且待花前醉一宵】,感覺便有矛盾。三句若是倒裝,青霜鬢的人不要笑春風,可解,但為何笑,不甚明。
【青霜莫負春風意】,此句【青霜】必是主語,不過它代指青霜鬢的人似乎也不妥。

原句【春風莫負青霜鬢】感覺可解。前四字倒裝,主句必然是【青霜鬢的】人,意思是【青霜鬢的人莫要辜負春風之美意了】,銜接下句【且待花前醉一宵】,便可通了。

在下多言。不知對否?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冬夏
會員
 
文章: 1762
註冊時間: 2012-03-12 04:32 PM

Re: 春色

文章Aaron Yu » 2013-03-07 11:27 AM

可否改成五言,詩意更簡潔清楚.

春色盡彩描
紅綠兩爭驕
半白青霜鬢
花前醉一宵
Aaron Yu
會員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03-07-29 05:06 PM

Re: 春色

文章楚狂 » 2013-03-07 02:34 PM

冬夏 寫: 感覺【春風莫笑青霜鬢】,此句【春風】如果是主語,也應是下句【且待花前醉一宵】主語,否則上下兩句各述其意,有脱離之感。主語是春風,【春風且待花前醉一宵】,感覺便有矛盾。三句若是倒裝,青霜鬢的人不要笑春風,可解,但為何笑,不甚明。
【青霜莫負春風意】,此句【青霜】必是主語,不過它代指青霜鬢的人似乎也不妥。

原句【春風莫負青霜鬢】感覺可解。前四字倒裝,主句必然是【青霜鬢的】人,意思是【青霜鬢的人莫要辜負春風之美意了】,銜接下句【且待花前醉一宵】,便可通了。

在下多言。不知對否?

漢語,不論古文、古風、近體詩,或現代用語行文,都有「倒裝」語法。
這是修辭的一種手段,目的各有不同。
但前題是:倒裝不能使語意之「主詞」、「賓詞」因倒裝語法,而產生語意完全矛盾的結果。
如:
《詩經‧周南‧汝墳》:「既見君子,不我遐棄」,「不我遐棄」乃「不遐棄我」之意,「遐」者,遠也。
鄭玄箋註此句曰:「不遠棄我而死亡。」孔穎達又註曰:「不我遐棄,猶云不遐棄我。古人之語多倒,詩之此類眾矣。」
如果隨意倒裝成「棄我不遐」,那就再見了。

同樣的,《論語‧子罕》:「吾誰欺?」就更明顯了,這也是一個倒裝句,也就是「吾欺誰?」但不能任意倒裝成「誰欺吾」。要這樣倒裝,就真的是「欺天乎?」

近體詩,有時倒裝是為了押韻,不倒裝便得改韻腳;例《唐詩三百首》收:
唐‧王維〈漢江臨汎〉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首聯便是倒裝語法。
原意為「三湘接楚塞,九派通荊門。」因為詩押用【上平一東韻】,如果詩用直接平敘語法,王維這首〈漢江臨汎〉詩,整首用韻便得從【上平一東韻】轉押【上平十三元韻】;常人腦筋可能就先打結,那還能留醉?真是茲事體大。

最有名的例子,當屬老杜〈秋興‧八首其八〉的頷聯:「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皇枝。」
連胡適都曾經質疑過老杜此詩頷聯「文法不通」。
但讀此聯,沒有人會驚恐於「會吃鳥的稻子」和「壓倒鳳凰的梧桐樹枝」。
此聯若用直敘語法作「鸚鵡啄餘香稻粒,鳳皇棲老碧梧枝。」,雖韻腳不必大幅變動,但詩味不過平平淡淡,那得「語不驚人死不休」!


若 冬夏詞長云「『春風莫負青霜鬢』感覺可解,『前四字倒裝』」。則該句回覆成所謂的「倒裝」成「莫負春風青霜鬢」或「青霜鬢莫負春風」(不論平仄,倒裝語法本就有修飾字詞平仄之用),語意是不順暢、或不完全的,即有「語病」。
「青霜鬢」要能「不辜負春風」,此「春風」當有「又綠青霜鬢」之神功。
則豪邁奔放如辛公稼軒,何須「追往事,歎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

真有此風,我再世諸葛也,必專往借之。
最後由 楚狂 於 2013-03-07 05:48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詩是文學的菁華,也是精緻的藝術品,無高度器識的人固無能力為詩,才鈍學譾者也不足與言詩。
(引自 藥樓《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楚狂
會員
 
文章: 1828
註冊時間: 2009-02-02 09:24 PM

Re: 春色

文章冬夏 » 2013-03-07 03:22 PM

【春風莫負青霜鬢】,本來我認為這一句斷句這樣斷:春風莫負啊【意指莫負青春啊】,我這布滿霜鬢的人!
現在聽楚詞長一說,也困惑了。因為自己讀詩少,找不出這樣的例句。只好再琢磨了。。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冬夏
會員
 
文章: 1762
註冊時間: 2012-03-12 04:32 PM

Re: 春色

文章Aaron Yu » 2013-03-07 04:40 PM

春風一句行文確有不當,再改如下:

入眼妝容盡彩描
嫣紅黛綠兩爭嬌
春風未能烏霜鬢
卻染枝頭慰寂寥

或改成:

入眼娉婷盡彩描
嫣紅黛綠兩爭嬌
惜花莫負春風約
且待妝前醉一宵
最後由 Aaron Yu 於 2013-03-07 07:18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Aaron Yu
會員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03-07-29 05:06 PM

Re: 春色

文章冬夏 » 2013-03-07 04:56 PM

【春風莫負青霜鬢】,個人感覺語法還是没有問題,不過一般用【莫負春光】,【青霜鬢】也少用,或用【斑鬢】,【青鬢】,【霜鬢】等。
若意思不大動,而且清楚些,可改為【春風又上星星鬢】,和下句銜接也可以,尋找一下少年時花間的樂趣。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冬夏
會員
 
文章: 1762
註冊時間: 2012-03-12 04:32 PM


回到 新秀鍛鍊場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3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