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空淑景正幽幽,迆邐層峰逸興遊。
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
隔山燈火千尋閣,同座文風一點愁。
烹茗傳杯書劍論,多情明月照山頭。
維仁 寫:璐西詞長吟安
最喜此聯「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大作當係秋日所作。
「迆邐層峰」銜接「逸興遊」似乎稍微隔一點點。如果用「乘興遊」之類的意思,或許會順一些。
「逸興」「同座文風」「烹茗傳杯書劍論」情致頗佳,卻在「同座文風」之後接上「一點愁」,讀者恐怕難解愁從何來。
「烹茗」「傳杯」都是「動詞+名詞」,「書劍論」卻是「名詞+動詞」,何不改為「烹茗傳杯論書劍」讓整句的形式整齊些。不過,嚴格而論,「論」字做動詞時,理論上應讀平聲,有些詩家對此較為堅持(但是也有人抱持比較寬鬆的態度)。
璐西 寫:維仁 寫:璐西詞長吟安
最喜此聯「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大作當係秋日所作。
「迆邐層峰」銜接「逸興遊」似乎稍微隔一點點。如果用「乘興遊」之類的意思,或許會順一些。
「逸興」「同座文風」「烹茗傳杯書劍論」情致頗佳,卻在「同座文風」之後接上「一點愁」,讀者恐怕難解愁從何來。
「烹茗」「傳杯」都是「動詞+名詞」,「書劍論」卻是「名詞+動詞」,何不改為「烹茗傳杯論書劍」讓整句的形式整齊些。不過,嚴格而論,「論」字做動詞時,理論上應讀平聲,有些詩家對此較為堅持(但是也有人抱持比較寬鬆的態度)。
先祝維仁詞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修改一下!!
貓空淑景正幽幽,迆邐層峰乘興遊。
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
隔山燈火千尋閣,同座文風一點愁。
烹茗傳杯論書劍,多情明月照山頭。
我選擇”論”從寬![]()
本詩的確是秋日遊貓空所作,秋天本來就是個多愁善感的季節了,而當日同座文人,在論及當今政府對"文化創新"的預算始終不多,大家都感慨萬分,因此,在美好的聚會上,不僅染上了一點愁緒
李德儒 寫:璐西 寫:維仁 寫:璐西詞長吟安
最喜此聯「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大作當係秋日所作。
「迆邐層峰」銜接「逸興遊」似乎稍微隔一點點。如果用「乘興遊」之類的意思,或許會順一些。
「逸興」「同座文風」「烹茗傳杯書劍論」情致頗佳,卻在「同座文風」之後接上「一點愁」,讀者恐怕難解愁從何來。
「烹茗」「傳杯」都是「動詞+名詞」,「書劍論」卻是「名詞+動詞」,何不改為「烹茗傳杯論書劍」讓整句的形式整齊些。不過,嚴格而論,「論」字做動詞時,理論上應讀平聲,有些詩家對此較為堅持(但是也有人抱持比較寬鬆的態度)。
先祝維仁詞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修改一下!!
貓空淑景正幽幽,迆邐層峰乘興遊。
竹影高低搖萬壑,蛩聲遠近結三秋。
隔山燈火千尋閣,同座文風一點愁。
烹茗傳杯論書劍,多情明月照山頭。
我選擇”論”從寬![]()
本詩的確是秋日遊貓空所作,秋天本來就是個多愁善感的季節了,而當日同座文人,在論及當今政府對"文化創新"的預算始終不多,大家都感慨萬分,因此,在美好的聚會上,不僅染上了一點愁緒
若是我本人,我會用樂興遊。
這個一點愁真的太突兀了,又乘興,又暢遊、又烹茗、又傳杯、又有多情明月,如何愁得出來?同座文風一點愁,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