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 訪柳永故裏

古典詞創作發表區﹐須合於詞牌格律﹐發表請於標題填寫詞牌和作品名。

版主: 樂齋, 碧雲天, 醉雨, 故紙堆中人

八聲甘州 訪柳永故裏

文章天沐 » 2020-01-05 10:47 AM

武夷山柳永文化節記事

11月19日,天沐和長安青蓮,海韻,及漳州葉麗蓉師妹以及漳州文聯簡老師等人(可惜的是成都重慶的兩撥詩人因單位開會,無法前來,要是周末就好了),應邀參加了武夷山柳永文化節,鵝子峰下楊柳岸,長亭,溪流,烏篷船,還有武夷山漢服同袍沿途陳設琴樂活動,古琴,古箏,琵琶等,翩翩漢女,斟茶相候,花道香道,田野裏的耕牛都成了攝影家鏡頭裏的風景。開幕式上,著名越劇演員王君安現場演唱了越劇《柳永》片段,中國柳氏宗族後人激情發言,武夷山詩詞楹聯協會王會長展示了巨幅《望海潮》,漢服同袍最後是載歌載舞。天沐有幸代表西安成都重慶龍巖漳州等地的詩友們發言祝賀。
這是一個籌劃已久的活動,記得2015年在武夷山水千口茶廠袁廠長安排下,認識了武夷山詩詞楹聯協會王會長,我們在壹起,最多的共同話題,就是希望武夷山有關方面開發保護柳永故裏上梅鄉白水村,尤其希望柳永祠堂或紀念館,能從景區遷移至柳永故裏,甚至可以考慮建壹個柳永衣冠冢,以便國內外詩詞愛好者前來參觀、拜謁宋代偉大的詩人柳永,無論如何高度評價柳永對宋詞的貢獻,都不過分,事實上婉約詞豪放詞的鼻祖,都是柳永,同時也是宋詞創制詞牌詞曲最多的詩人兼作曲家。
後來,應該是2016年吧,王會長告訴我個好消息,上梅鄉白水村來了一位常書記,對於柳永文化非常感興趣,有誌於保護發掘柳永故裏的柳永文化遺跡,並把常書記的微信推給我。可惜的是,我們都低估了常書記的熱情和能力,沒有抽出更多精力參與早期策劃,尤其沒有估計到柳永故裏會有如此大的改變。他作為壹個不過兩千余人的村書記,也利用省委宣傳部的資源,短短兩三年,就將柳永故裏面貌渙然一新。回想起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村各級政府的不作為,任憑輞川山水被高速公路肆意切割,破壞殆盡(天沐當年有專文痛斥)。柳永故裏從無到有,輞川王維故居從有到無,真是天差地別,這也許就是衣冠南渡後的福建崇安人更加重視先祖文化遺存,和陜西藍田對於同樣是唐宋最偉大的詩人故裏故居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常常開玩笑說,我們可能是匈奴鮮卑人的後代,否則,我們為什麽沒有家譜沒有祠堂,沒有宗族文化的教化和約束?還有西安南郊長安區的杜甫祠堂,依舊龜縮在幾面窯洞裏,而成都的杜甫草堂是成都的第壹歷史文化景觀,陜西熱衷於保護帝陵和廟宇,對於李白杜甫王維這些在長安開始名揚天下並為官居住多年的歷史文化現象,熟視無睹。
總之,我們感受到了武夷山人對於柳永故裏的保護發掘的熱情,楊柳岸,鵝子峰,中峰寺,柳永少年時代的足跡可以壹壹追索,還有劉勉之,胡安國,吳介吳麟等歷史文化名人,都有據可尋。我們在柳永文化節次日,登中峰寺,導遊是吳介後人,給我們講解了胡安國的山莊和宅院遺跡,小吳對於柳永等白水歷史文化名人故事如數家珍。他帶我們去中峰寺附近高地亭舍遺跡,說當年柳永在這裏和中峰寺僧人壹起飲茶,我問他有何依據,他說在劉姓家譜裏有記載,因為柳永少年時代是當地有名的神童,所以他的故事出現在同時代家族的族譜記載裏,合情合理,也難能可貴。所以,為了追思這個寶貴的故事,我們也特地在此處飲茶,懷舊思古,追憶前賢。宋代中峰寺據記載,後來明朝改為青雲觀,清代又改為遇仙庵,總之,作為宗教的遺址,意義非凡。
長安詩友青蓮,返回西安前一晚就思潮湧動,寫出了關於柳永故裏的長詩,十分感人。天沐推至今日,方完成作業,最喜歡柳永的八聲甘州,所以填詞一首,也是對武夷山第壹屆柳永文化節的祝賀,希望明年辦的更好:

八聲甘州 訪柳永故裏

嘆夕陽遠照鵝子峰,千年不減妝。正金風婀娜,秋山嫵媚,紅漫松崗。清淺溪流石上,柳岸多霓裳。 莫是汴京女,琴瑟謝娘?
不忍中峰寺破,剩殘垣竹隱,僧苑草藏。覓前賢蹤跡,卻是文定莊。苦一生、淒婉仿徨。淺吟處,千種問蒼茫。兩京小,春秋絕譜,誰著淒涼?

2019年11月30日於龍巖新泉鎮西村觀嵐山莊。
意味新丰酒,神思烽火楼。
太白一万尺,积雪过千秋。
天沐
會員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2009-11-15 07:49 AM
來自: 长安

Re: 八聲甘州 訪柳永故裏

文章樂齋 » 2020-01-13 07:47 PM

上半下半映襯絕佳
<悅讀幽夢影十分鐘>,五南出版社,2013/05/25
樂齋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113
註冊時間: 2004-01-17 08:54 PM
來自: 樂齋


回到 詞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1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