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戊戌夏日黃昏
向晚海河橋頭立。
聽蟬如訴衷情。
殘陽流水半分明。
泛舟青笠子。
欸乃起三聲。
四十年來皆是夢。
此身仍繫浮萍。
心隨鷗鷺意相傾。
浪花疏影裏,
吹笛任平生。
2018.7.10
碧雲天 寫:冬夏詞長好:
此詞頗有餘味, 令人不禁惆悵
但第一句的格律似有誤, 此句應為七言詩的格律, 第六字建議應改為仄聲字.
雁字回時 寫:冬夏詞長:
拜讀閣下佳作!光陰匆匆,又到了仲夏時節啦。
蛩吟陣陣,願君夏夜好眠,不受蚊子明查暗訪的關切唷
冬夏 寫:碧雲天 寫:冬夏詞長好:
此詞頗有餘味, 令人不禁惆悵
但第一句的格律似有誤, 此句應為七言詩的格律, 第六字建議應改為仄聲字.
谢碧雲天词长指正。我在搜韵网中搜得第一句第六字可平可仄。不知对否?请方家再释疑。
本词牌共有 11 种格式,输入作品采用的格式是: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醉雨 寫:問候冬夏兄、碧雲天版主、雁字回時詞長!
冬夏兄佳作同賞!
據《御定詞譜》卷十【臨江仙】:
「....其前後兩起句俱七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賀鑄詞為主,....」
又一體 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三平韻 賀鑄
「此詞前後段第四句校張詞各添一字,宋元詞俱照此填。惟秦觀詞前段起句『千里瀟湘接藍浦』,『藍』字平聲。葛勝仲詞後段起句『今夜那愁煞風景』,『今』字平聲,『那』字仄聲,『風』字平聲,間作拗句。....」
依此,淺見認為,有疑處不在第六字,而是【拗句】定義的寬窄。
另外,詞學家施蟄存先生《詞學名詞釋義》一書,關於「詩餘」一詞有所考證,
其論述被匿名發表在百度百科【诗余】的「簡介」以下全文,聊供參考。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97%E4%BD%99
碧雲天 寫:冬夏詞長好:
此詞頗有餘味, 令人不禁惆悵
但第一句的格律似有誤, 此句應為七言詩的格律, 第六字建議應改為仄聲字.
雁字回時 寫:冬夏 寫:碧雲天 寫:冬夏詞長好:
此詞頗有餘味, 令人不禁惆悵
但第一句的格律似有誤, 此句應為七言詩的格律, 第六字建議應改為仄聲字.
谢碧雲天词长指正。我在搜韵网中搜得第一句第六字可平可仄。不知对否?请方家再释疑。
本词牌共有 11 种格式,输入作品采用的格式是: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冬夏詞長:
後學一些愚見,供閣下參考。
詞者,詩之延伸也,故言之詩餘。所以如果在通曉近體格律的基礎之上,填詞可謂之事半功倍。細觀詞譜的句法,弗論是白香、欽定,可以察覺到律句的運用比例佔絕大多數。(此處的律句,暫不考慮拗句的部分,均以正常符合格律的句子而論。)
以七言為例,通常是以下幾種句式:
一、中仄中平中仄平(假使第三字用仄,第五字須用平,以救第四字的孤平)
二、中平中仄仄平平(假使第一字用仄,第三字多用平)
三、中仄中平平仄仄
四、中平中仄平平仄(假使第一字用仄,第三字多用平)
五言句亦如此。然四言、六言句等不屬於近體範圍的句子,則偶數字的平仄交替極為常見。
因此,儘管詞譜標示首句為「中中中中平中仄」,觀賀鑄賀兄之句「巧翦合歡羅勝子」、「未至文園多病客」,不也符合律句的樣式嗎?竊以為向晚海河橋頭立的第六字頭字處,使用仄聲為佳![]()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