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浣紗溪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訪浣紗溪

文章出龕的佛像 » 2005-12-25 06:55 PM

玉面輕紗渾不見,印屐知是有前人。水清石滑猿鳴遠,十里煙雲暮里泯。
出龕的佛像
會員
 
文章: 10
註冊時間: 2005-12-22 06:57 PM

文章卞思 » 2005-12-25 09:16 PM

歡迎詞長蒞臨雅集! :-)

提醒您一下,屐是入聲字喔~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Re: 訪浣紗溪

文章維仁 » 2005-12-25 10:37 PM

出龕的佛像 寫:玉面輕紗渾不見,印屐知是有前人。水清石滑猿鳴遠,十里煙雲暮里泯。

末句可能是簡體轉為繁體時發生偏差,或許應作「十里煙雲暮泯」。
維仁
版面管理員
 
文章: 4544
註冊時間: 2002-02-25 09:24 AM
來自: 台灣

文章出龕的佛像 » 2005-12-27 05:28 PM

卞思 寫:歡迎詞長蒞臨雅集! :-)

提醒您一下,屐是入聲字喔~

呵呵,謝謝卞兄
出龕的佛像
會員
 
文章: 10
註冊時間: 2005-12-22 06:57 PM

Re: 訪浣紗溪

文章出龕的佛像 » 2005-12-27 05:44 PM

維仁 寫:
出龕的佛像 寫:玉面輕紗渾不見,印屐知是有前人。水清石滑猿鳴遠,十里煙雲暮里泯。

末句可能是簡體轉為繁體時發生偏差,或許應作「十里煙雲暮泯」。

呵呵,我的繁體字到底不地道。
有一事告諸各詩兄:大陸的很多人正大力地提倡新聲韻,即以國語音韻去代替平水韻。一般的詩詞雜誌、論壇和比賽雖然仍以平水韻作品爲主,但並不拒絕新韻作品。有許多剛開始學時的人也就不學平水韻了。折衷一派主張“詩用詞韻”,即在保持古四聲的前提下把詩的韻部放寬到詞韻。但這種作品卻被斥為“新舊韻混用”,不被理睬。如此,幾十年後大陸詩詞便是新韻的天下了。吾尚年少,為學尚淺,連平水韻都還不能把握,故未敢從其流也。不知諸位對此事如何評價?
出龕的佛像
會員
 
文章: 10
註冊時間: 2005-12-22 06:57 PM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