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鏡回眸望舊身,韶華逝水不留人。
環山綠蔭誰摧盡?願朽生花又再新。
故紙堆中人 寫:篋裡冬衣雨裡身,
格是二字不甚明瞭,不知是否為詞長筆誤,抑或別有意義
吳欽友 寫:顧況〈霞青竹杖歌〉:「……忽見揚州北邙前,只有人還千一錢。亭亭筆直無皴節,磨捋形相一條鐵。市頭格是無人別,江海賤臣不拘絏。垂窗掛影西窗缺,稚子覓衣挑仰穴。家童拾薪幾拗折,玉潤猶沾玉壘雪。……」
白居易〈聽夜箏有感〉:「江州去日聽箏夜,白髮新生不願聞,如今格是頭成雪,彈到天明亦任君。」
韓偓〈夜坐〉:「天似空江星似波,時時珠露滴圓荷。平生蹤跡慕真隱, 此夕襟懷深自多。格是厭厭饒酒病,終須的的學漁歌。 無名無位堪休去,猶擬朝衣換釣蓑。」
從這些引文來看,就知格是為「已是」的意思。
維仁 寫:在下試著用網路版全唐詩搜索〔格是〕二字,整套全唐詩四萬八千首似乎只有這三首用了〔格是〕,而且在辭典中也查不到這詞,著實冷僻了些。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2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