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多聲調

古典詩創作發表區﹐所有作品須合於古典詩格律﹐以採用平水韻為準。

版主: 維仁, 李微謙, 逄乙先生, 卞思

場,多聲調

文章鴻賓 » 2005-06-20 08:14 AM

此時此處讀上聲。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文章小發 » 2005-06-20 02:30 PM

查了幾本韻書與字典,場字,均作平聲,七陽韻,無仄讀。
潮聲聽不盡,縹緲在雲端。
小發
版面管理員
 
文章: 2032
註冊時間: 2002-02-24 10:15 PM
來自: 守一書齋

文章鴻賓 » 2005-06-20 02:54 PM

那你在生活中,一場——場,都讀平聲?但是在我生活中和《現代漢語詞典》記錄中可兩讀。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文章卞思 » 2005-06-20 10:23 PM

呵~作古典詩的標準--平水韻,本來就不是按現在生活中的口語阿,不然現在的普通話裡有入聲字嗎?

平水韻是屬於中古音,目前即便是一些南方的方言(例如廣東話、閩南話)保留了比較多的中古音,但也不是百分之百一樣的,而如果平常講的是普通話(或者在台灣叫作國語)的人,那差異性就更大了呢。:-)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鴻賓 » 2005-06-21 08:11 AM

這是一個問題,是讓生活語言服從經典,還是讓經典屈就生活,或者折中求全?如果這詩就在以平水韻為基礎的朋友圈子裏我固然服從經典,問題是我的許多朋友對平水韻並不很了解。於是我選擇折中。在 《網路古典詩詞雅集》我服從經典吧。所以請多加關照了,該改之処請多提醒。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文章卞思 » 2005-06-21 11:57 PM

其實「我手寫我口」原則上是沒錯的,問題就在這個「口」是要依誰的口,漢民族有許多不同的方言,順了你的口,就違了他的口,所以雖然民國以來就有人提倡以今語作詩,也有學者整理出幾套新韻韻書,但一直沒有一套能被普遍、共同接受。

反倒平水韻以其長久所居的詩韻標準地位而較無爭議,因此以我的看法,作詩如果只是寫給自己圈子裡的朋友看,確實無妨按照這圈子裡慣用的語言,但如果希望給很多不同場域的朋友欣賞(甚至是日韓歐美的漢學人士),那麼平水韻反而是比較共通的詩的語言了。
微雪齋
許借冰心添綠硯,紅梅枝下荷鋤來。
卞思
會員
 
文章: 3518
註冊時間: 2002-02-26 01:18 AM

文章鴻賓 » 2005-06-22 07:45 AM

所言極是!
鴻賓
會員
 
文章: 1157
註冊時間: 2003-10-07 09:22 AM
來自: 上海


回到 詩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