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讀杜甫蜀相詩思武侯事
杜詠武侯千載光,
神機羽扇蓋三方。
難為不已英雄淚,
可代未行貞婦腸。
若是劉禪漢皇帝,
恐遺曹賦晉文章。
明朝蜀相祠前過,
檢點詩囊與錦囊。
維仁 寫:若是劉禪漢皇帝,
恐遺曹賦晉文章。
愚意以為此兩句仍待斟酌。
一、以對仗而言,一般對偶的上下兩句之主格必須置於相同位置。
「若是劉禪漢皇帝」若勉強可解,則此句主格當在第三四字「劉禪」;「恐遺曹賦晉文章」若勉強可解,則此句主格並不在於第三四字「曹賦」,而在於句子之外的「世間」。
因此,若以對仗的角度而言,此兩句甚是勉強。
二、以遣詞而言,愚意以為「曹賦晉文章」頗為不順。
三國魏晉之間文學作品甚多,難解「曹賦」與「晉文章」究竟指稱何者?況且「曹賦」與「晉文章」二者在句中並列,何以其一冠以曹姓?另一則冠以朝代名稱?
三、以常理而言,「若是劉禪漢皇帝,恐遺曹賦晉文章。」似不合理。
即便劉禪統一天下,於所謂「曹賦晉文章」何傷?司馬炎一統天下,諸葛亮出師表依然流傳千古,並無妨礙。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