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南京大屠殺
今朝回首金陵恨,
華夏江山仍痛傷。
更是寇讎猶訕笑,
吾人莫把國殤忘。
載道無用
假藉汝名真鬼形,
自由民主盡羶腥。
萬千黔首皆沉醉,
載道文章催不醒!
雁字回時 寫:秋水先生 寫:問安諸君。僕思及這事實:當下絕大多數敢論政之九州讀書人,無數次用歐美資源,少有承黃梨洲(宗羲)統緒之儒俠。彼等既不承梨洲統緒,「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
秋水先生:
抗戰勝利後的八十年間,耍弄巧舌而惑人者亦多矣。當然很多問題都可以拿出來討論,如臺灣光復的「光復」在用字上是否不夠嚴謹?改為脫離日本殖民的呼聲也很高。個人是覺得保持歷史的中立,是讀書人應該做到的。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